卷六百二十四 ◎治道部五
相关推荐
-
孔子“仁知相须”的道德实践原则
孔子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基础.孔子的道德实践主要体现在"治学""明礼""成人""为政"四个方面,而"仁 ...
-
卷六百二十六 ◎治道部七
○贡赋下 <汉书>曰:孝文时,晁错说上,令人入粟得以拜爵.边食足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足支一岁已上,可时赦,勿收农人租.如此德泽加於万人.帝从之.后天下充实,乃下诏曰:"农,天下 ...
-
卷六百二十八 ◎治道部九
○贡举上 <周礼·地官>乡大夫之职曰:正月之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辨其可任者.以岁时入其书.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 ...
-
卷六百二十九 ◎治道部十
○贡举下 <唐书>曰:贞观中,诸州所举孝廉赐坐于御前,上问以皇王政术,及皇太子问以曾参说<孝经>,并不能答.太宗谓曰:"昔楚庄王议事,君臣莫逮,退而有忧色,曰:'诸侯 ...
-
太平御览卷六百三十四 ◎治道部十五
○急假 <释名>曰:急,及也,功之使相逮及也. <汉书>曰:高祖常告归之田.李斐注曰:"告,请也.言请休谒也.宁,安也.吉日告,凶日宁也.汉律:吏二千石有予告.有赐告 ...
-
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四 ◎服章部一
○总叙冠 <说文>曰:冠,糸也,所以糸发.弁冕之总名也. <释名>曰:冠,贯也.所以贯韬发也. 董巴<汉与服志>曰:上古穴居野处,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后世圣人易之 ...
-
卷一百二十四 ◎偏霸部八
○前凉张轨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录>曰: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人,汉常山王耳十七世孙.祖烈,魏外黄令.父温,太官令.母陇西辛氏.轨少好学,明经,与同郡皇甫士安友善,拜宫守舍人.京兆杜预以 ...
-
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八 ◎服章部五
○貂蝉 徐广<车服杂注>曰:蝉取清高饮露而不食,貂取紫蔚温润而光彩不彰灼. 又曰:武官皆惠文冠,本赵服也,一名武弁大冠.凡侍臣加貂蝉,愚谓北土寒凉,本以貂皮暖附施於冠,因遂变而成饰也. 应 ...
-
太平御览卷六百二十 ◎治道部一
○君 <尔雅>曰: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易·师卦>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 <尚书·泰誓>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惟天地 ...
-
卷六百二十二 ◎治道部三
○政治一 <释名>曰:政者,正也,下所以取正也. <周礼·天官>太宰之职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读为悬.)治象之治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太宰以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