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记鲁迅,我们仍要“呐喊”!
相关推荐
-
【文艺小星星】(郭子钰)读《呐喊》有感
<文艺众家>第二期同题征文<他 (她 它)>征稿启事: 时间:2016年9月29日至10月28日.内容:可写人,可写物,爱情.亲情.友情皆可.形式:诗歌 散文 小说 书法 绘 ...
-
面对祥林嫂,就像春节返乡面对长辈 | 杨早·早茶夜读242
经过一周,「早茶夜读」与「阅读邻居」的名称互换达成.原所发属于「小说民国」之内容,此后,将移至现「早茶夜读」进行更新. 欢迎大家移个步继续关注. 本周将双号更新. 另外,打今儿晚上起,「早茶夜读」就可 ...
-
重读《孔乙己》才看懂了其深藏的东西,才理解鲁迅为什么最喜欢它
鲁迅先生很擅长刻画人物,他的作品中基本都是以形象特征很明确的人物为主导,推动故事进行.引导出内在的深层含义.祥林嫂.华老栓.闰土.阿Q等等人物,都是能体现社会现象的经典形象. <孔乙己>是 ...
-
少年说||默默(49):《孔乙己》读后感
我最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孔乙己>.这一篇小说讲了一个四五十岁的"童生"身上发生的事. 小说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孔乙己首次出现时的情形.第一句"孔 ...
-
我们都是鲁迅笔下的那些看客
我们都是鲁迅笔下的那些看客
-
鲁迅的《呐喊》,喊的到底是什么—雨晴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有<呐喊>,毛泽东曾评价他:"鲁迅是中华文明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 ...
-
假如没有短视频,你会读几本书吗?听听3个人的真心话
多年不见的几位好友趁假期带着孩子来我所在的城市游玩,顺道来我家小住了几天. 刚进我家门他们都表现得无比"诧异",从他们的口中大致我听出了诧异的原因: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人在家里摆这 ...
-
张佳玮无非求碗热汤喝——鲁迅之吃《呐喊》
<呐喊>里多有浙江乡间风物,很见写实.<狂人日记>最吓人的一句是说蒸鱼:"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quo ...
-
彷徨呐喊两悠悠(2) ——从郁达夫对鲁迅的评价看鲁迅对郁达夫的影响
彷徨呐喊两悠悠(2) --从郁达夫对鲁迅的评价看鲁迅对郁达夫的影响 1936年10月9日,中国的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离开了世界.噩耗传出,郁达夫悲痛欲绝.从此,似乎郁达夫与鲁迅的友谊结束了.但实际上, ...
-
彷徨呐喊两悠悠(1) ——从郁达夫对鲁迅的评价看鲁迅对郁达夫的影响
彷徨呐喊两悠悠(1) --从郁达夫对鲁迅的评价看鲁迅对郁达夫的影响 郁达夫与鲁迅的结交是1923年在北京开始的.虽然郁达夫比鲁迅小15岁,他们的生活道路不尽相同,文学主张也可以说非常不相同,但他俩 ...
-
先生有呐喊,吾侪不彷徨——读鲁迅《呐喊》《彷徨》有感
关 注 我 们 爸爸妈妈都爱看,老师学生更喜欢 爸爸妈妈都爱看 教育/阅读/教学/写作 窗外梧桐的树影斑斑驳驳,窗内一盏孤灯支持着心中的宁静.漆黑的夜幕给这一切染上悲凉的色彩,合上书本我的心久久难以平 ...
-
你已离去,我仍未忘记……
现在才知道,人生中的大部分告别,都是悄无声息.某天的相见,竟已是最后一面.从此,即便不是隔山隔水也不会再重逢,再遇见.
-
鲁迅当年写给青年人的15句话,至今仍觉震耳发聩!是时候该清醒了
鲁迅老先生当年为了唤醒国人选择弃医从文,然而那些文字的力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减弱,至今听起来仍是震耳发聩,看看下面的15段话,说不定对于现在的人生你会有些新的感悟! 1.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 ...
-
历经两次浩劫的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坟•野草•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这是鲁迅先生经典文集之一,说起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仅存在于课本中,还存在于课外必读书目里,以"人尽皆知"来评价也不为过.相信书迷们从小到大一定至少读过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 <坟 ...
-
鲁迅上个世纪说过的话,至今仍觉的精辟!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01 如果你遇见有人被冤枉,被诬陷的,即使明知道他是好人,也万不可挺身而出,去给他解释或分辩,否则,你就会被人说是他的亲戚,或得了他的贿路:倘使那是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