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胠箧》原文及翻译
相关推荐
-
庄子完全版-外篇
刻 意刻 意 [题解] 以篇首两字作为篇名,"刻意"的意思就是磨砺自己的心志.本篇内容是讨论修养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修养要求,只有"虚无恬淡"才合于" ...
-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注释] 选自<庄子·胠箧>. 窃:盗窃,偷盗,窃取. 钩:衣带钩.指不值钱的小物件. 仁义存焉:仁义存在于此. [赏析] 战国中期,在各诸侯国纷争的局面中,封建阶级关系已大致形成,其意 ...
-
《庄子·胠箧》解说和语译
(解题)本篇以"胠箧"为名,但不是篇文的首二字.只以首二字 "将为"非实字,不能取以为名,故取其下两字.虽非首字,亦当以首字相看."胠" 旁 ...
-
《胠箧》原文及翻译
原文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 ...
-
庄子·外篇·胠箧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藤,固扃鐍,此世俗之 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藤扃鐍之不 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 ...
-
《庄子·佝偻承蜩》原文及翻译
庄子 原文: 孔子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粘蜩①,如掇②之也.子曰:"子巧矣!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竿头叠泥丸二而不坠落,则粘蜩失手者锱铢:叠三而 ...
-
庄子及门徒《秋水(节选)》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水(节选)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
-
庄子·外篇·胠箧(译注)
胠 箧 [题解] "胠箧"的意思是打开箱子.本篇的主旨跟<马蹄>篇相同,但比<马蹄>更深刻,言辞也直接,一方面竭力抨击所谓圣人的"仁义" ...
-
《现代庄子》胠箧 | 现代庄子 | 道家
研究盗贼与知识的关系 一.知识武装了强盗 当今战国时代,社会看重知识.知识乃力量,无知无识要上当.你看<防窃须知>大字写在驿馆门墙:敬请各位驿客小心,谨防摸扒钱囊,暗撬货柜,偷启物箱:行李 ...
-
《洛神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洛神赋 朝代:魏晋 作者:曹植 原文: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 ...
-
韩非子五蠹原文及翻译
韩非子五蠹原文 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