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问雅与俗,诗歌算是高雅的,但废话体詩和黄诗很流行,算啥呢?
流行就对啦,什么叫流行?流行就是人们对一种新鲜事物持有的一种短暂的狂热的追求,比如一首歌,一件衣服,一款发型等。它的特点是,短暂而汹涌,汹涌过后便被人们抛诸脑后。
与之相对的,是经典的,永恒的。不管过了多久都不会被人们忘却,就像美酒一样,时间越久越味道浓醇。
咱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流传千古。诗经楚辞汉大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各朝瑰宝数之不尽。
这些经典的国学之作就好像我们的日常主食,餐餐顿顿离不得,但偶尔也想吃一顿快餐。于是,一些大胆的,离奇的,古怪的,荒谬的的文化现象就出现时,就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想迫不及待的去了解它。它像一种新奇的食物,诱惑人,吸引人,让人忍不住想吃一口,但是吃完后觉得并不香,甚至还很难吃。

诗歌向来来都是高雅的,但为何“废话体诗”和“黄诗”会流行?
我们先来看几首“废话体诗”,看看它到底有多废话。
〖对白云的赞美〗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真的,很白很白
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
极其白,贼白,简直白死了
啊――
〖假如你真的要给我钱〗
我的银行账号如下:
招商银行/6225××××74,郑功宇
建设银行/4367××××13,郑功宇
工商银行/6222××××30,郑功宇
……
〖怎么办〗
我打电话,给张建华
接电话的是,他母亲
我问:张建华在吗
他母亲说,在、在大便
我说,在大便啊
他母亲说是的
我对张建华的母亲说
那怎么办
以上三首诗均来自一个名叫乌青的诗人之手,原名郑功宇,也算是“废话体诗”的创始人了。他的诗,全篇废话堆积,毫无美感,快赶上大军阀张昌宗了。张昌宗的诗,路子和他本人一样野,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两首。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游蓬莱阁》
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
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
靠窗摆下酒,对海唱高歌。
来来猜几拳,舅子怕喝多
这样的诗,评论起来真的困难。你要说它不是诗吧,它有诗的模样;你要说它是诗吧,它没有诗的灵魂。它无聊又霸道,让读起来又气又笑。

乌青的诗走红网络后,被众多网友“喷”得可惨了, 他的诗被网友们称为“废话体”。有的网友评论说:“这年头是不是只要会换行就会写诗了!”,于是网友能就开始模仿他写“废话体”。
网友1是这样写的:《对北京交通的赞美》四环桥上的车队真堵啊/真的,很堵很堵非常堵/非常非常十分堵/特别堵特堵/极其堵/贼堵/简直堵死了/啊——
网友2号是这样写的:《马拉松》马拉松人很多/真的,很多很多很多/非常非常多/特别多特多/极其多/贼多/简直多死了/啊——
有的网友为了嘲笑他,也写了一首:你写的烂诗真烂啊/真的,很烂很烂非常烂/特别烂特烂/极其烂/贼烂/简直烂死了/啊——
在网友争相模仿创作下,“废话体诗”走红,并流行开来。这种流行更多是为了调侃,娱乐,没有人真正的把它当作主流文化对待。
那么黄诗又是怎么回事呢?
诗词主流无疑是高雅的,美的。但是有一群体,好写“艳词”,对男女之事表达得艳俗直白。唐末五代初期,有位诗人,名叫牛峤,写了一首艳词《菩萨蛮》,读罢,令人面红耳赤。
菩萨蛮
牛峤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轻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
这首词,通俗易懂,画面感极强。写的是一对男女约会时痴缠的景象,其细微处可自行体会。
有人写艳词,有人便写黄诗。

咱们国家有一位现当代女诗人,名叫余秀华,写了一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诗歌没有任何掩饰,赤裸裸的描写“睡你”。读罢让人觉得,比史上的那些艳词有过之而无不及。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余秀华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这可真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开局就是王炸:“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自古以来,再大胆的诗人也不好直言此事,即便提及也极其隐晦。因为“睡你”这个词很容易让人想入非非。没成想,几千年后,一个女人竟如此大胆直白的把它展现出来了。因为太过直白,人们把这首诗看做是“黄诗”。
人们对余秀华的这首诗歌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它烂俗至极,不配称作为诗;有人则认为这是一首好诗。她是因为爱到极点才选择这样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自己强烈的的欲望和爱意。创作上则突破了传统的诗歌婉约含蓄的风格。
她有争议的诗歌也仅这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而已,其他的作品还是得到人们一致认可的。比如下面这首,情感真挚而又唯美,可与一些名诗人的诗歌想媲美了。请欣赏:
《我爱你 》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不管是乌青的“废话体诗”,还是余秀华的“黄诗”,都曾在网络上掀起一股潮流。只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对事物的喜爱范围和欣赏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这样的诗能流行起来,也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这些诗能存在并走进大众的视野里,必定是有其可取的地方,只是能存在多久,那又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