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损耗叫张扬

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已经脱落时,柔软的舌头还在。

涉世不深、刚入职场的年轻教师是不太理会这句话的。而只有当一个人经历了生命的的砥励,经过了风雨的洗礼后,才渐渐明白,世界上,有一种生命的损耗叫张扬。

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或许能说明点问题。

小余,重点大学毕业,担任中学政治课教学。小伙子人才一表,不拘泥于传统,不囿于权威。大会小会经常发表“真知灼见”。一次上课,他突然发现黑板上还有english(英语)课留下的板书,借题发挥,给在座的学生讲起了english(英语),可能是由于学生好奇,也可能他的确有一定的english(英语)功底,他获得学生的满堂喝彩。偶而为之,还有情可原,后来一发不可收拾,时常不务正业,一些不喑世事的学生,也经常跑到小余办公室来请教english(英语),忘形之际,有意无意地贬损了这位english(英语)老师,说她这里不对,那里没讲清。结果可想而知,两人相互指责,关系闹得挺僵。小余年轻气盛,率性而为,说这english(英语)老师小肚鸡肠,不敢跟他公开竞争。他说这话时,既是发牢骚,又是希望从我们同事身上得到理解与偏袒。可是他事与愿违,同事对他的印象很不好,学期末的鉴定,他只得到了全校唯一的不合格,他不能接受。在我面前愤世嫉俗,他不想干了。我没有正面给他意见,而是给他讲了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

十多年前,同样是年轻气盛的我,个性张扬,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经常有豆腐块见诸报端,加上同事们的奉承,小小的成就让我找不着北了,人一得意便忘形,在课堂上,经常卖弄一些文学方面的东西,有意无意地蔑视语文老师,讥笑他们不懂文学。闹得自己人缘极差,很多机会都与我擦肩而过。后来,有机会到语文组听课,当我听了几位语文骨干教师的课后,才知自己是多么的志大才疏,才知道每一门学科蕴藏着它本身的奥妙与规律,有道是隔行如隔山,我对语文教学毫无研究,对文学更是没有入门,竟敢大放厥词,伤害同事,这让我感到无地自容。此后,我始终保持一种生命的低姿态,小心做人,专心做事,潜心学习,我才知道,学的东西越多,就发现自己越是无知。

小余是一个聪明人,我未等我讲完,他脸就红了,说,我明白了。此后,他向这位english(英语)老师郑重道歉,学会内敛,谦虚谨慎,埋头苦干,后来多篇教研论文公开发表,教学业绩也大幅提升,成了教研组的一位很不错的教育新秀。

坚硬的牙齿掉了,柔软舌头还在。血气方刚的年轻老师,是不是该重温先哲老子的这句话。当年轻的我们横刀跃马、豪情万丈时,是不是该检讨一下,我们有没有陷入孤芳自赏、夜郎自大的悲哀。

张扬是一把双刃剑,很有可能伤了别人,还耗了自己。真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