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精神障碍患者,有时候,请不要太“善良”
相关推荐
-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由于非同寻常的灾难性事件所引发的强烈强烈的恐惧感,无助感和厌恶等严重的心理反映,至少会持续一个月,创伤或灾难性事件后会存在焦虑反应是其特征,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保护性的反应, ...
-
疫情过后如何进行心理问题干预?北大心理学家为你支招
开 栏 语 新冠肺炎疫情下,怎样做好心理疗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联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组织的10位心理学家,共同推出抗疫心理疏导专题<疗愈心理课>."文明武威" ...
-
“说不清道不明”,这种感觉其实是种病
癌症作为重大的创伤性事件,会给患者的情绪带来巨大的扰动.患者可能会体会到很多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愤怒.内疚.恐惧等. 如果患者在识别和表达情绪方面存在困难,对负性情绪采取压抑和不接纳的态度,会导致 ...
-
【双相障碍】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就一定是精神分裂症吗?
在临床诊疗中,我经常接触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青少年患者,其多表现为幻听.被害妄想.夸大妄想.关系妄想等等,大多已通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甚至电休克治疗,症状得以明显缓解或消失,也有少部分患者在面诊时症状仍然比 ...
-
我们如何诊治“双相情感障碍”?
不过,我们晴日心身医疗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诊疗过程到底是怎样的?步骤如何?与传统精神科和心理咨询有何区别?很多家属反映,我并没有系统地讲解过,他们非常希望能够清楚地知道. 为此,下 ...
-
孩子初中被诊断双相,4年漫漫求医路,艰难坎坷,始见光明(上)
今.明两天分享一位患者妈妈的自述文章.她的儿子烨华在初中被诊断双相障碍,曾住院治疗,父母非常焦虑.经过药物治疗后,烨华的情绪总体稳定,但社会功能恢复不理想,做事缺乏动力. 烨华妈妈辗转了解到我们,带孩 ...
-
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共情相关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改变
日常生活中,为了有效地沟通以及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人们需要准确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意图.共情是理解和分享他人情绪体验的能力,包括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两个成分.前者涉及分享他人情绪体验的能力,而后者主要指理解 ...
-
滥用大麻可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家长送孩子去加拿大需谨慎!
本月中旬(17号),加拿大正式实施休闲类大麻合法化,18岁以上的成年人(安大略省的规定为19岁)可以合法吸食大麻,个人持有量不能30克. 休闲类大麻是否应合法化,这个话题一直备受争议.从"非 ...
-
听妈妈哭诉我也开始恐婚:最隐蔽的替代创伤在亲人之间
发布时间:2021-03-02 文:夏一丹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听妈妈哭诉婚姻不幸,我也开始恐婚"| 最隐蔽的替代创伤,在亲人之间 ...
-
“演员”的自我修养,癔症型人格障碍的特征你了解吗
癔症型人格又称表演型人格或歇斯底里人格,其典型的特征表现为心理发育的不成熟性,特别是情感过程的不成熟性.具有这种人格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作.情绪表露过分,总希望引起他人注意.下面就具体来看一下癔症型人 ...
-
为什么说诊断“双相情感障碍”一定要慎之又慎?
数据显示,从1994到2003年间,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率升高了约40倍(据医脉通精神科文章数据),近10多年来仍有升高趋势.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患病率为1%左右,属于重要的 ...
-
认识到孩子双相或抑郁的根源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后,家长该怎么办?
随着我们晴日心身医疗的诊疗技术不断迭代,对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尤其是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的高效康复知名度越来越高,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和父母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精神心理障碍的根源主要 ...
-
情感的本质和情感障碍的悲剧
这几年陪伴孩子治病,我才得以进入精神世界的迷宫,并开始认识到,抑郁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情感类心理疾病,最初的起源大多来源于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最终却走到痛不欲生甚至失去生命动 ...
-
洪水之中,心理的创伤如何抚平?
发布时间:2021-07-23 作者:咕噜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虽然我已经被救下,但脑海中还是不断地回放着当时的危机时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