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站楼规模需要考虑的问题

航站楼规模同空域、跑滑构型、陆侧交通等容量共同决定机场的容量,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最短板的容量,如果空域和飞行区的制约不解决,单纯大规模扩建航站楼是没有意义的!航站楼规模不但是技术问题,还受土地、投资、机场管理、航空公司运行等制约,尤其是支线机场航站楼规模往往因为区域经济、地面交通、政府支持和自身经营管理导致迥然不同的结果。

1、高峰小时旅客流量

航站楼规模是预测目标年旅客量得到的,要将每个功能区年旅客流量预测量转化为高峰时段(30分钟或1个小时)旅客量。设计高峰小时(DPH,也称典型高峰小时)旅客量不是全年绝对高峰小时的旅客量,需要权衡设施的经济性和设施服务质量,解决交通繁忙的时候航站楼设施的容量饱和和其他剩余时段设施的容量过剩的矛盾。代表性定义有高峰月的日平均旅客量和一年中第30个最高峰小时旅客量,后者的定义很明显更加有意义,但这个数据的确定很难。随着数字化机场的建设,可以取得更加准确的数据,如我们预测捷运系统的容量时提出尖峰时刻(15分钟、10分钟的旅客量)。

可用公式推测高峰期旅客量,高峰日平均旅客量≈年旅客量/300;设计高峰小时旅客量≈年旅客量/3000(年旅客吞吐量700万人次的机场)≈年旅客量×(3/10000)(年旅客吞吐量2500万人次的机场)

2、运行特点

服务水平是指所提供服务的质量状况,是指进行活动或流程时的空间大小,平均每位旅客的空间越多则服务水平越高,进而建设费用及随后的维护费用越多。在任何区域任何服务设施实际提供的服务水平都是随着旅客量的变化而变化,服务水平也包含了流程是否合理以及延误是否严重的含义。当交通量增长到接近饱和服务水平时,延误以及延误的变化都会增加,导致流程的不稳定性增大。服务水平的不同等级就描述了这一事实,需要在经济效益(要求较小的空间)和服务质量(要求较大的空间)之间找到平衡。

停留时间是旅客在某区域等待服务的时间,是航站楼规模计算很重要的因素,同一空间可以满足很多人较短时间的服务,也可以满足很少人较长时间的服务。面积=设计流量(人/小时)ⅹ空间标准(m2/人)ⅹ停留时间(小时)。航站楼规模不仅可以通过设定服务水平规范确定面积需求,也可以通过在特定区域定义服务速度和停留时间来确定,可以通过加快服务速度和通过降低面积需求的多种途径来减小空间。如在值机时不称重行李可减少行李旅客25-30秒的时间、加快登机速度、加快边检速度降低面积需求。延迟值机开放时间、缩短关机门时间都能够缩短旅客等待时间,从而缓解航站楼规模的压力。

通道面积也考虑服务水平及停留时间,较高水平的服务服务意味着有较少的拥挤和较低的容量。确定通道容量根据通道的宽度来定,单位宽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人数(用人/米/分(PMM)表示),通道容量(每小时)=(有效宽度)×(标准服务水平)×60,有效宽度(米)=(设计流量/小时)/[标准服务水平x60]=(每分钟设计流量/标准服务水平)。通道的有效宽度是指行人可以有效利用的宽度,应当扣除边缘效应、对流效应及障碍物等影响,至少比通道的几何宽度少1.5m。

3、行李系统等机场服务设施

人性化服务设施来源于所有类型的旅客在机场内可能发生的一切需求。每一项服务都涉及点位布局、设施规模、服务标准等基本的设计内容。大型航站楼商业面积占总面积的8-12%、其中空侧区域占70-80%。机场政务贵宾/商务贵宾、头等舱/公务抢旅客、航空公司常旅客、大型企业的贵宾接待等高端旅客;残障旅客、无人看护的老人/儿童、登机时间紧迫的急客、旅游团队旅客等在办票、检查通道、候机/登机等都需要提供专门的服务和设施条件。

表1-机场现行服务项目分类统计

行李处理系统的形式,如手工操作、机械、自动化分拣、行李收集及装卸模式、行李车运行,分拣转盘、行李提取转盘的类型及尺度对面积亦有影响。如一台服务于C类飞机的行李提取转盘占用面积约500m,机型大占用面积大;自动分拣所需面积是普通分拣的3倍以上。

4、设施共享

设施共享可大大降低航站楼设计规模。国内航班的出发到达混流可以减少一层独立的到达楼层或通道,商业/服务设施可为进出港两种旅客共享,旅客下机后进入混合区,直接去往接续航班的登机口不必绕行至中转点也不必转换楼层。浦东机场在运营上采取按航空公司及其盟友分楼运行的模式,减少两座相距较远的航站楼之间的中转,其中T2航站楼国内部分所采用的进出港混流布置,还将大大方便国内中转。还有可转换机位为国际和国内航班之间转换使用的机位,适合于国际航班国内段等运行特点。

5、四型机场建设

民航局大力推广四型机场建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航站楼广泛应用,对航站楼的规模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技术设备的识别准确率和处理效率要比传统人工操作方式更加精准、可靠,旅客停留时间和排队长度也更短,对人工服务的需求也更少,降低了旅客对功能区的空间需求。新技术的应用将导致航站楼各功能区通道、设备、人员等保障资源的减少,从而进一步减少航站楼功能区的面积需求。航站楼的本质是旅客在时间和空间的聚集,新技术实现了业务办理在时间和空间的分散化,并将部分航站楼功能从线下转移至线上,实现了部分航站楼功能“虚拟化”,减少了旅客在航站楼物理空间的聚集,有效减缓了旅客出行的业务办理高峰,降低了旅客对航站楼实体空间的依赖和需求。我们不能边建设四型机场,航站楼的规模却大大增加!

6、结语

航站楼规模主要依据《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5-2008)计算高峰小时旅客平均面积和百万吞吐量旅客平均面积。人均面积指标是基于历史条件、经济环境、运营要求、政策导向等因素确定的,需要重新研究考虑规模增大时所带来的使用人员增加、流程复杂化、交通设备空间、商业环境、VIP 需求、近机位、新技术应用等条件的变化等。不仅需修订建标105,更需要各项设施空间指标的分析计算等大量繁杂的工作,从翻译引用走向研究应用。

表2-各项设施的空间设计标准(FAA)

参考文献:
1.理查德·纽弗威尔著,机场系统:规划、设计和管理,中国民航出版社,2006
2.王晓群,大型航站楼设计要义探究,建筑创作, 2012.
3.蒋作舟,关于旅客航站的分类、容量和规模划分的建议——旅客航站规划设计简论之一,民航经济与技术,1994
4.孙伟,对中国大型航站楼规模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建筑创作,2012
5.匡光华,民用机场航站楼建设规模影响因素初探,中外建筑,2013
6.张会娟,我国支线机场航站楼建设思考,民航学报,2020年
7.杰夫瑞·托马斯,现代机场航站楼的演变:七十年的经验,当代建筑,2020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