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个叫李菟的女子所想到的

距今近一千七百多年前,在曹操埋葬的邺城,有一个叫李菟的女子,她被判处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死刑。
邺城,自从被袁绍定为自己的老巢以来,就一直成为政家和兵家必争之地。曹操将其作为自己的魏国都城,兴建了举世闻名的铜雀台,“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这是《三国演义》修改的《铜雀台赋》,但也可知它的高大华美。西晋的成都王司马颖一直占据它,对洛阳发号施令。西晋亡后,它相继成为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它历观王朝兴废,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
李菟这个女子,就生活在后赵、前燕这段时期。后赵皇帝石虎,凶残暴虐,人所共知。他作战骁勇,但每攻下一个城池,无不屠戮,连自己的正妻都杀了两个。他本来不是后赵王室正统,没有资格成为皇帝,但在公元334年,通过政变,自立为帝。之后骄奢淫逸,大兴土木,广建宫室。他的太子石邃也极为残忍,喜欢将美丽的姬妾装饰后斩下首级,洗去血污,盛放在盘子里,给宾客传览,再烹煮共同品尝。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后来石邃想造反,石虎又将其全家杀死。妻子儿女共二十六人,全部塞进一个棺材。改立石宣为太子。
石虎还到处派人为牠在境内挑选美女,只要看上谁,没结婚的不消说,结了婚的,就立刻砍死其丈夫。成年上万的美女被送往邺城,哀嚎一路。但架不住牠在军事上仍节节胜利,后赵国看似磐石永固,老天在那一段时间,完全瞎了。也许一直是睁眼的时候少,瞎眼的时候多。
后来石虎又宠爱另一个儿子石韬,后悔没立石韬为太子。石宣风闻之后,就把石韬捉去弄死。石虎悲痛欲绝,将石宣的下巴用铁环穿透,囚禁在宫中,哀嚎声久久在宫中回荡。石虎没有怜悯,他还给石宣设计了一个很有创意的处死模式。
牠让人在邺城北面堆上柴草,其上架设杠杆,安置辘轳,然后把石宣押上,令人钳着他的舌头登上梯子,脖子套上绳索,拉起来,再砍断手脚,挖出眼珠,剖开肚皮,肠子呼啦一下坠下。随即点燃柴堆,牠则带着文武百官在旁观赏。同时处死的,自然还有石宣的妻儿,总共九人。有个孩子才几岁,石虎平素对之非常喜爱,想要赦免,但手下官吏说要“有法必依”,从他怀里抢夺。孩子知道性命将终,但怀着一丝希望,扯着石虎的衣服哭嚎,石虎的腰带都被其扯断,但也无济于事,一刀下去,伸首两段。也许场景过于刺激,搞得石虎这种根本谈不上算人的物种,竟然也得了场大病。
第二年,石虎自己病死。再过两年,后赵灭亡。邺城落到冉魏手里, 还没焐热,又被前燕击破。前燕国王慕容儁迁都邺城后,曾梦见自己被一只老虎咬伤了左臂,按照那时的迷信,他怀疑是石虎的魂魄作乱,派人去挖开石虎的墓,却发现空空如也。于是悬赏百金,要求百姓提供线索。
李菟因此获得了史书的记载。她曾是后赵宫廷的卑贱宫女,也许就是被石虎从民间掳掠来的一员,她知道恶魔的尸体埋在邺城东面的东明观下,向慕容儁举报。
慕容儁当即派出民工挖掘队。尸体埋得很深,好不容易才挖出,发现竟未腐烂,是一具干尸。慕容儁骂道:“你个死鬼胡人,竟然敢闯进我这个活着的天子梦里。”让下属一一数落了石虎的罪恶,将尸体鞭得稀烂,扔进了漳水。但这具烂尸真是神奇,被一个桥柱拦住了,从此飘流在那,整整漂浮了十一年。公元370年,前秦的贤臣王猛攻破邺城,第一时间收敛了石虎的尸体,并派人逮捕了李菟,判处死刑。
这个可怜的女人,因此在史书上得记一笔。
我深深怜悯这个女人,也由此感到政治的虚伪和黑暗。不管你是什么贤君良臣,他们嘴巴上振振有词,奉辞伐罪,救民水火,其实在牠们心目中,百姓永远是奴隶,暴君永远是君主。奴隶举报了一座暴君的墓,不但暴君的拥趸会愤怒,明君贤臣也会愤怒。这大概就是牠们说的:“履虽新,不戴于首;冠虽破,不蹑于足。”古往今来,都只见对王猛的各种赞美,没人会提起死于他刀下的这位无辜女人。
我看到这段史书时,不禁废书遥想。我想李菟在受斩的那一刻,会是怎样的心情。她肯定想象不到,一具暴君的烂尸,竟然会被所谓的贤臣看得那么重。她本来在平平凡凡过她的日子,却没想到会突然冲进一伙公差,将她绑走。她以为邺城被攻破,又是一个平常的朝代更替,有人被杀,有人受赏,但攻战一旦停止,就和她们这些普通的平民无关,却没想到她早已被攻城的主将惦记。她大概会悔恨,还不如在城破的那一天,就赶紧逃往外地,隐姓埋名,但天下之大,真有她逃亡的地方吗。她不过是个卑贱的宫女,躺得足够平了,还是免不了一死。难道是因为她获得的赏金,引起了周围人的嫉妒?
当然也有可能,她的人品有瑕疵,有人趁机要弄死她。但没有王猛这位“贤臣”的认可,再多的坏人,又能拿她怎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