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甘肃省图书馆馆藏善本书目》跋​

《甘肃省图书馆馆藏善本书目》甘肃省图书馆编印 1959年12月31日兰州出版 16开草纸蓝色油印本 全书43页 1册全是书无序跋及出版说明文字,目录依次分为:宋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抄本、手札及绘本、朝鲜刻本及日本刻本等内容。每种分类下又以书名笔画为序编目。从书目编排可知此目录并非依据四部而是以版本分类的。这也可以看出在编辑全国范围内的“中国善本书目”之前,各地图书馆在善本书目的编目上的不同,如在目录学界则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因为各个图书馆的编目方式不同其编目的侧重点自然也不同,因之研究下去应当更有意义。卷中收录“宋元刻本”十四种,编排体例为书名、朝代、作者、卷数、存数、馆内编号等。宋刻本九种除了《诸葛亮传(三国志三十五卷)》标记为“折装”以及《冲虚至德真经》特别提到为(清)周星诒据林本朱校以外,其它七种宋刻本及元刻本五种并无详细版本介绍,则在版本上是否真为宋版就不易判断了,只有通过更详细的信息才能得到真正答案。而这个答案,或许要参考甘肃省图书馆在一九七九年以后参与全国“古籍善本书总目”的编纂后得到确实的信息了。而在三百八十五种明刻本中,则多数附有较为详细的版刻信息,这应该是值得信任的版本了。其中佳者如《大唐六典》三十卷为明正德十年复刻宋本十册;《三国志通俗演义》二十四卷为明弘治年间毛装本二十四册;《六经图》六卷为明万历四十三年新都吴继仕仿宋刻本七册;《文选》明虞山毛氏汲古阁刊本,清嘉庆四年阮元墨笔批校八册;《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明内府刻本,残存六十七册,包背装;《王孟合刊》二种明吴兴凌氏刻朱墨套印本五册;《百川学海》十集一百种明复宋刻本十册;《孟浩然诗集》二卷明吴兴凌氏刻朱墨套印本二册;《贞观政要》十卷明成化元年内府刻本六册;《孟子》明万历乌程闵齐伋三色套印本二册;《常清静经》明正统十一年京都大德观刻一册有图……等等等等不一一枚举,其中佳册可谓多矣。清刻本收录一百零二种,善者如《十竹斋书画谱》芥子园翻刻套印本经折装八册;《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清乾隆年内府刻本二十六册;《于清端公政书》八卷首一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康熙四十六年仿宋刊本十一册;《古文渊鉴》六十四卷古香斋五色套印本二十四册;《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权衡典》百二十卷清康熙年内府铜活字印本六十册;《御制全韵诗》五卷乾隆中内府刻蓝墨套印本五册;《杜工部集》二十卷清光绪二年广东翰墨园刻五色套印本十册……等,皆卷中精华部分。抄本收录三百六十七种,其精善者如《二桥日记》毛装稿本一册;《三十六鸥亭丛稿》毛装稿本一册;《三余笔记》毛装稿本一册;《士礼居藏书题跋记》抄本五册;《川边游记》二十一编徐金源著原稿本毛装一册;《六戎诗草》六卷稿本三册;《心逸轩杂著》毛装稿本八册;《甘棠小志》四卷黄醇著稿本二册;《古玉图谱》抄本二册插彩图;《左传地名今释》清醉墨草庐稿本一册;《甲骨文叙录》于石生抄辑毛装稿本一册;《代耕堂雪鸿草》二十卷李嘉绩著稿本二册;《外科集粹大全》稿本毛装六册;《江上草堂诗存》十三卷刘均著稿本二册;《希腊春秋》稿本五册;《君实日记》稿本一册;《庚辰日钞》董其昌辑手稿本二册;《青白堂汇编》二卷王希伊 王惟贤编 著者手稿本折装一册;《云考》(朝鲜)佚名辑稿本一册;《奇门遁甲》刘基著明抄本四册;《花间集》二卷清光绪十一年刘继年朱墨钞本二册;《卓庐初草》陈墉著清稿本一册;《知止斋笔记》稿本一册;《修志应查条目杂记》佚名撰稿本一册;《昆曲藏本》清抄本二册;《圆明园四十景匾额》不著编者清内府抄本一册;《鱼鳞册》明抄本二册;《鱼鳞花册》明朱墨抄绘本一册;《通志堂集》二十卷抄本六册;《越缦堂读书记》二十卷陈乃乾著剪贴本十七册草订装;手札及绘本收录三十一种,其佳者有《王梦楼书札》王文治书札一册;《左文襄手册》左宗棠书一册;《朱竹土宅手札》朱彝尊书札一册;《朱竹土宅手书文稿》朱彝尊著手稿本折装一册;《退庵金石书画跋手稿》梁章鉅著手稿本一册;《江西山水名胜图》折装手绘本一册;《吴楚水程图》(清)刘愔绘清顺治十五年折装手绘本一册;《清代舆图》清代彩色绘本经折装一册;《苗蛮图》彩绘本折装二册;《黄河运河全图》彩绘本二册;《历代名媛图说》彩绘本折装一册;朝鲜刻本及日本刻本收录善本四百六十种,其佳者有《三宫记》四卷朝鲜赵克善著朝鲜活字版印二册;《五龙斋年谱》朝鲜南阳龙编朝鲜纯祖八年戊辰(清嘉庆十三年)五龙川精舍活字版印一册;《陆宣公奏议》十二卷(唐)陆贽著朝鲜活字版印四册;《三体诗法》十三卷(宋)周弼辑(日)宽永十四年明崇祯十年刊本十三册;由于该书用纸较差,油墨容易漫漶,故部分内容看不清楚。而从该善本书目所载图书来看,甘肃省图书馆所藏善本也算值得一看了,但可惜就是没能印刷的更好,令人感到遗憾。2010-11-2 11:35分 长安吕浩 记0

喜欢0

赠金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