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鹅防蛇!蛇为何怕鹅?

农村有一种传说,就是蛇是怕鹅的,所以有养鹅来防蛇这样一种传统。

而且,养鹅防蛇是真实有效的,只要鹅出现的地方,蛇就销声匿迹了。

吃蛇的鸟类还比较多,鹰隼都会吃蛇,专门吃蛇的有蛇雕,鹭鸟有的时候也会吃蛇。

虽然鹅号称禽类中的扛把子,有看家护院的本领,但蛇确实不在鹅的食谱上。

鹅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中国鹅,一个是欧洲鹅。欧洲鹅驯化自灰雁,中国鹅是从鸿雁驯化来的。但实际上我们现在家养的鹅全部都是这两个品种的杂交。

家鹅主要的食物是草(苜蓿、三叶草等),各种谷物,以及水生植物,偶尔会吃小鱼、小虾和昆虫。

鹅无法捕捉蛇,蛇却会避开鹅出没的地方。

有一种说法是鹅的粪便里面含有蛇害怕的物质,比如说是雄黄。有人专门做过实验,蛇是不怕雄黄的,蛇怕雄黄酒,主要是害怕酒精。

因为蛇的皮肤具有呼吸功能,通透性强,两栖类的动物都非常害怕挥发性的物质通过皮肤渗入进血液。所以蛇也会害怕烟袋油这样的含有杂环芳香烃的物质。

鹅粪便里含有氨,这是一种挥发性物质,所以有些人也认为蛇害怕鹅粪里的氨。

实际上鹅粪里面几乎不含雄黄(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而且含氨也不多。同样是禽类,鸡、鸭粪里面也含有氨,但是蛇类为什么不害怕呢?

动物都有直觉回避危险的本能,所以蛇一定感觉到了什么极度危险的东西,才会回避鹅。

真实的答案是,鹅的粪便里面含有一种让蛇极度害怕的微生物~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彩色电镜图片。

隐孢子虫是一种引起腹泻病的微小寄生虫。隐孢子虫有许多种,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其中一些也感染人类。

对于哺乳动物来说,隐孢子虫感染引起的腹泻,是可以自愈的疾病,所以并不致命。在美国,隐孢子虫是饮水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

但是对于爬行类,尤其是蛇类,隐孢子虫感染是致命的。

蛇感染隐孢子虫,在发病时往往是隐匿的,在体征出现之前就引起不可逆的病理变化。

受感染的蛇可能会急性死亡,或者两年后死亡。

隐孢子虫的卵囊负责新宿主的感染和原宿主的再感染,并且可以在环境中保持感染性数月,对极端温度和消毒剂具有极强的抵抗力。

●隐孢子虫想象图,内有4个孢子。

隐孢子虫的卵囊被摄取后,会释放出四个孢子。这四个孢子,包在一个单一的薄膜里。这种膜在脱离宿主细胞后破裂,释放出子孢子,并立即重新感染宿主动物。

在这两个阶段,子孢子感染胃腺的微绒毛边缘。

蛇感染隐孢子虫,病变的部位通常限于胃,典型表现是在进食后4天或更短时间内反刍食物。这种反流是由于胃腔缩小和粘膜刺激引起的。由于胃直径增大,在蛇的身体中部可以看到和触摸到明显的肿胀。

●隐孢子虫释放孢子。

感染后期,蛇的胃组织会增生并且纤维化,胃腔直径减小、总直径增大。胃粘膜水肿,胃皱襞纵向增厚,局部出血、坏死。然后,蛇就挂了。

国外有一个求生1+1的纪录片,两个人组队在各种环境下进行野外生存,其中有一集是在非洲的大草原上过夜。当时可供过夜的避难所有两处:第1处,是一个大树的树洞,里面有五、六个平方米;另外一处,是在空旷的原野上用荆棘围成栅栏。

从防御猛兽的安全角度来说,大树的树洞内部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因为入口很小,内部很大,墙壁牢固,但是里面含有大量的蝙蝠粪便。所以这两个人最后决定冒着被猛兽袭击的危险,在荆棘栅栏里过夜了。

贝尔.格里尔斯在求生节目中经常生吃各种动物,被誉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但是有一期节目,他吃一只蝙蝠,足足在火上烤了30分钟。

鹅粪里面含有的隐孢子虫对于蛇类的危险,就相当于蝙蝠血液里含有的各种致命病毒对于人类的危险一样。

蛇感染隐孢子虫疾病和人感染狂犬病一样,都是不治之症。

所以蛇见了鹅, 唯恐避之不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