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真解》之“论新冠肺炎人人易感的环境因素”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在自然界,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广泛存在,所以传染源广泛存在,而且永远存在。正常情况下,其数量、毒力较低,不对人类社会构成威胁。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干扰下,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数量、毒力超过了临界值,此时传染病的爆发具备了前提和基础。现代社会密集的人群、便利的交通、频繁的交流都为传染病的爆发提供了强大便利的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的高低是决定传染病是否爆发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给人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损害了人类自身的防御力,导致人类对某些传染病具有普遍易感性。空调的普及使用是人类对非典、新冠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易感性升高的罪魁祸首。
两千多年前李冰修建都江堰时没有火药,李冰采取先架柴燃火烧热然后浇冷水的方法,冷热相激岩石便爆裂了。砂锅、药铫子如果在冷却前加冷水就会裂开也是此理。炎热的夏季室外高温,人们汗流浃背,这时候贸然进入空调屋会不由自主打哆嗦,这个哆嗦是机体受到冷热相激伤害的外在表现。夏日炎热,机体为散热,汗毛孔完全开放,冷气直接入里,机体受寒后,血液循环受到影响,抵抗力下降,各种疾病便蓄势待发,首当其冲的是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在空调普及之前有季节性的规律,现在的呼吸系统疾病已经没有了淡季。非典时期空调的普及率不高,人群对非典的易感性不高。时隔多年,中央空调、家用空调全面普及,冷热相激逐渐蚕食了人类机体呼吸系统的抵抗力,人群对新冠肺炎易感性普遍升高。呼吸系统传染病的爆发将会越来越频繁,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带来的危害也会越来越大。
我们在享受空调带来凉爽的同时又该如何防范空调带来的危害?第一:一身大汗时不可贸然进入空调房间,要在门口稍微停留,让身体先适应一下冷空气,待汗毛孔闭合再进入空调房间,这样可以将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合参前文“春冻骨头秋冻肉”解读)。如果一身大汗贸然进入空调房间,就如同把一块火炭仍入水中。第二:不能在空调房间待太长时间,空调房间每日要及时通风换气(这一点与节能原则相矛盾)。第三:空调房间的温度不可太低,25°左右的温度既可减轻身体受到的伤害,又有利于节能。
同理,冰桶也是导致NBA球员极易受伤的罪魁祸首之一。外伤后冰块冷敷也属饮鸩止渴。临床发现许多骨折的病人局部冰块冷敷镇痛后骨折愈合不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次的冷热相激对机体损伤不大,但是日积月累的富积效应是巨大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科技的成果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暗藏杀手。如何看待和利用这些成果是需要智慧与自制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