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与童年的感悟
首先要说的是最近的一部动漫《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作者三部敬可以说是宫崎骏之后日本的又一个奇人。看过很多日本动漫,只有这部打动了我,让我知道自己以后要成为怎样的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大抵如此吧。人生有很多后悔的事,我也想和主人公一样回到过去拯救身边的人和自己。这部作品用一个回到过去拯救他人的故事告诉我们:拯救他人就是拯救自己。二十四个字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和谐",这部作品完美符合。从宫崎骏开始多少年没有再出现优秀作品了,看来日本的动漫还是有金子在发光。这部作品让我明白自己是否和主人公一样对过去的事后悔、是否想要改变和拯救他人。如果自己的未来想要当个好人,对于自己的未来想要怎样去规划。很想认识一下这个作者——三部敬。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拜访一下,先从学日语开始吧。我觉得这部作品值得买回来留给自己的孩子看,这部作品讲述了什么是正义?为什么要坚持这样一种看上去好似费力不讨好的东西。
讲的不好,自己的意思还是表达不出来。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出生农村,初中在一个十八线开外的小城镇中学读书,那时是10年左右吧,正是各种国外的思想猛烈冲击着这个社会的时候。在这样强烈的思想冲击下,有精神韩国人、精神日本人、精神美国人、精神欧洲人,总之就是各种崇洋媚外的思想才是正确的,传统文化都是错误的一个时间点吧。那时喜欢《古惑仔》的小屁孩们在初中当校霸a,总是欺负同学,自己只是旁观,觉得不欺负到自己就好了,但很明显不可能。刚进学校因为自己被打了会反抗,所以受欺负较少。学校的老师是不敢管的,毕竟有未成年人渣保护法,老师也被恐吓住了。比起认真负责管理学校,大搞面子工程赚学生和家长的钱才是王道。学校不作为反而还反推一把。
因为考不上第一高中和第二高中的都没有钱赚对于班主任来说就是赔钱货,"赔钱货"自然也不会花精力去辅导,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放纵成绩好的学生带头欺负和孤立,那些爱玩闹不学习的"差学生"是我们班主任的治班方针!我的初中女班主任还给班上的同学分了abcd四等来分化学生可比是印度种姓制度的阉割版,美其名曰"为了不同成绩的人在自己的定位上努力学习"。无奈当时的自己只是个小学不爱读书,科科二十几分的人,初中因为小学老师对我的举荐才来到这个班主任的班级,当时小学的语文老师因为我对于闻一多先生一篇诗词的解读特别成熟的原因吧,觉得我以后是个好材料吧,就举荐了我。但是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开学第一个月的测试每科只有十几分的我是万万担不起她认为的我小学语文老师举荐时评价的"可造之材"这一评价的。后来自己被她臭骂了一顿,知道了原来自己被小学语文老师给予了这么高的评价,大概是知道自己被人认可了但是却辜负了别人的期待吧。于是发奋读书了半学期,除了数学和英语,其他的科目都是九十几分接近满分的样子,一下子获得了那种所谓的一鸣惊人的爽文套路的快感吧。然后班主任是英语老师,耐心的开始给我补习英语,天真的我看到几个月前暴怒的泼妇现在这么温良产生了一个错觉,这个老师对我好,所以我要把他当母亲一样对待,总之就是天真,不知道这世界所有的付出都是需要回报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当然我会这么天真也是因为小学时虽然不喜欢读书学习,但是特别喜欢语文课本上那些各种各样的故事。这些故事当中又以描述毛教员和他的同伴们红色革命的故事最为喜欢。我大概是那时候成为一名理想主义者的吧!当然这些都是故事的前提了。
因为县里的两所好高中是通过中考考排名录取的,高中学校为了获取优质考生会给初中学校校长和班主任塞钱,考的多高中学校按每个考生给初中校长的钱也就越多。学校的老师为了能赚更多的钱,给学生成绩排名,前一百名的可以有各种特权。对于成绩差点的学生,通过打骂、歧视、默许同班"好学生"对他们孤立,总之就是被欺负了也不会去管吧。老师们自认为是人上人,我们是该被管理的愚民,成绩不好的就该如此似乎也是所以人公认的真理。
在初中我开始接触各种书籍,当时我看过一篇文章,说这种给学生化等级和标签的做法不利于学习不好的孩子们发展,会给他们造成心里负担。我很认同,但是我没有站出来制止。那时我觉得自己太弱小了,也没有其他人站出来,老师也是支持的,母亲是一个强势的人,当时那个敢于反抗的我对她来说是一种不守孝道的表现。也和我母亲的成长经历有关吧,他们那个年代正是文革失败、封建余孽和妖魔鬼怪在买办资本和封建势力的撑腰下大肆破坏的时候。不当出头鸟、服从权威、礼义廉耻和封建孝道是他们的三观。所以在这个条件下我的母亲对我采取的是高压政策,只要我敢反抗,不管我做的对不对,一定是我错了,必须教育,我自己也在做思想的挣扎和斗争,怀疑自己也许真的不该出头去反抗,也许对不公的事忍一忍,退一步,什么事就都过去了吧。而且身边所有的大人都认同这一点,全校也许只有我是思想有问题的吧!懵懂无知的学生服从权威时,我和普通人一样躲在了人群中没有站出来拯救任何人。
直到中考结束,初中时代结束,进入高中时代。我被自己的母亲彻底调教成了一个听话的傀儡——我的目的就是读书,我所要做的一切就是考好高中,考好大学,然后不被家乡的人嘲笑和欺负。当时没觉得自己会考上算是县里的重点高中吧。当考上的那时候,心里是高兴的。我心想:"在这个好的学校,应该就没有欺凌和压迫了吧?毕竟大家都是一样的起点!"
我对去了中专和技校的同学有种说不出的难受,一是想要大家永远在一起,二是为自己没有做些什么而自责。我一直是不认同班主任管理班级和对待同学的方法的,但是奈何当时自己才疏学浅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而且面对权威我也给跪下了,觉得自己除了接受做不了什么、除了默默看着同学痛苦毫无办法。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刚进初中时过于出众的操作。从全校一千名学生垫底的存在仅仅过了几个月就猛升到前三百名的离奇操作,我本人和相关的老师是高兴了,但是同班同学们就不平衡了,有个和我同宗族的姚姓同学就是个典型,他的爷爷和我的爷爷是兄弟,一家人生七八个,他爷爷排老大,我爷爷是老五。按照传统,所有的家产都被我爷爷的父亲给了第一个孩子,也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凭着祖上的基业,我这同宗同源的兄弟的父亲和我的父亲过的可是不同的生活。一个在县城买了房,有一份公务员的工作,一个在外打工挣钱寄回家供孩子读书。在这样的生活条件差别下,这个同族兄弟自幼家境不错,学了一手字画本事,从小学就一直名列前茅,在那个信息和交通都不发达的小山沟里,他也算是"后浪"之流。可是现在自己保持了六年的"人生高光"时刻就因为你这个从农村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给抢走了,心里多少有点不平衡。于是乎校园欺凌就这样落到了我的头上。前面也说到自己从小学时就不爱学习,爱和同学疯玩又比较有反抗精神。这个班霸姚想要夺回自己的荣耀经常找茬但是打不过我,斗起来他自己也比较吃力。在这样一段时间里,我努力学习自己的弱项英语和数学,因为这两科比较操蛋,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才能有所突破。我当时斗志高昂。想着只要自己把弱科补起来了,成绩提上去了就能一直获得老师的表扬,母亲的肯定还有那个一年回来几次的父亲的赞美。天真无邪大概也算是我那时候的缺点吧,以为人与人之间就如同教科书里的故事一样充满了爱与和平,殊不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如国家之间的爱与和平一样,都是靠着背后的算计和斗争所取得的微妙平衡。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为爱与和平而准备的!我这个同族的班霸姚同学看到越和我打我的斗志越高,于是假意和我和好,然后用自己的拿手好戏软刀子动手了。
事实证明,比起真刀真枪的打斗,往往在背后诋毁和挑唆矛盾效果会出奇的好。这位班霸姚具有当政治家的潜力,权谋可是人类的第一大武器。比起在农村生活、心思单纯的我来说,他从小就生活在拥挤的城镇。更加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称作肮脏卑鄙的手段。他团结班上几个难兄难弟一起孤立和造谣,想办法分裂我和我同乡的关系。巧的是这时候我的母亲也因为我说话过于直接不懂的圆滑,让她在带我和妹妹去亲戚加做客时感觉没面子,在家里也一直想办法根治我过于莽撞和喜欢反抗的性子。就这样,在学校我要把数学和英语学好就要去想城镇为代表的学生们请教,可是谁愿意帮一个和自己无关的傻小子呢?成功了也是我出风头他们没有一点好处。而且当时的自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锋芒毕露,那时候的我没有被帮的利益给他们,但是如果把我的自信打压下去也许对于他们来说反而可以安慰一下自己的内心。毕竟我的存在就是在证明他们过去一直学习的知识就是笑话,让他们心里很不平衡吧。班主任也是一个善于权谋的人,再看到我一年的努力仍然只能达到中上游水平也没有了耐心,可能觉得我的数学和英语确实没有提升的可能了。而且这时候傻傻的我正在被孤立却不自知,班霸姚三年时间一直致力于如何彻底把我扳倒,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他为啥能做到不置人于死地决不罢休的这种信念,大概这就是人与人的不同吧。他和女班长打好关系,然后让女班长在周末大扫除的时候怂恿我用班主任擦汗的毛巾去擦玻璃,最后没有多想的我拿起来就去干活了,直到班主任回来发现最后大发雷霆。这种简单的心计算记在初中三年一直持续着。而人傻天真的我对于当时自己的处境一点认知都没有,只是觉得这些确实是我的不对,于是乎初中三年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被各种人打压。但是因为我对于这些阴谋太过没有察觉。大概是因为从小接触到的朋友也都是有话直说,讨厌就是讨厌的直白相告,使我对于这些什么宫斗心计甚至都没有概念。我到初中毕业也没有改掉莽撞直率的性子,但是班霸的付出也是有所收获的,至少我变得不那么自信了,效果不大总还是有回报不是。只是现在回想起来只能用脑子不开窍来形容自己吧。那位班霸姚同学对我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比如让现在的我对初中的一首诗有了很深的感悟: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有句想不起来了,总之这算是我人生最有印象的一篇诗词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在初中就一直抱有一个目标:先把自己的学习变好,然后改变自己的同乡,带着他们一起学习,最后考一所一样的学校。他们有很多还是不爱读书,可是我知道他们大多不过是学习底子薄弱,人是很聪明的,家里也和我一样父母中的一方或者双方都在外打工,所以比不上城镇里的那些少爷小姐姐们有一个读书的或者经商的爸爸妈妈提供良好的系统的教育路线。但是这个目标第一步就夭折了。因为城镇小孩子们瞧不起农村来的,觉得自己生活在城市所以有一种迷之优越感吧。所以即使是老师安排我去低下头请教他们也还是爱答不理。现在想来这种矛盾大概是我国2010年以前众多城乡矛盾的一个缩影吧。自己不强大起来就没办法缓和这种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暴力屈服,农村娃运用自己在乡下养的壮实的肥鸡锻炼出来的强悍躯体去暴力压迫这些城市里的少爷小姐,毕竟城镇的优势是商业发展带来的享受玩具,鸡鸭鱼肉这些需要花钱买的必需品比起农村自己养殖自己吃的条件还是没有优势。现在想来大概自己还是没有勇气和魄力,被母亲压抑改变的温和柔弱的性格也让我没有去想着鼓足勇气去当一个领袖统筹全班,做自己的偶像毛教员一样的事。所以人生还是需要一个偶像,然后父母要给力。
乡镇教育资源匮乏,老师教学之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才会成长。但是城镇学生只和城镇学生一起学习交流,他们牺牲身体素质换来的成绩绝对不会允许我们有超过他们的可能。所以为了享受这种学习上优于他人的快感,真心帮助同学对他们来说如同猫教老虎爬树一样吧。没有鼓足勇气去做出正确的事,在这一系列因素的促成下,我没有做到拯救我的朋友们,也没有拯救到自己。于是我在升入高中后也继续怀着这种复杂的思想强行欺骗自己。我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嘛,毕竟学习这种事还是要靠自己"我不去想这些同学的遭遇,当他们因为不善学习而无法一起读书时,我自责于自己的胆怯和儒弱,没有带他们一起前进。有想过放弃重点高中和他们一起去差点的高中和技校。但是当时所有大人们对他们的冷嘲热讽让我害怕,尤其是我的母亲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时,是对我最大的打击!
我再一次退缩了。
私だけがいない街……今よりもっと大きくなって、一人でどこへでも行けるようになったら、 远い国に行ってみたい、远い岛に行ってみたい、谁もない岛に行ってみたい。 辛いことも悲しいこともない岛に行ってみたい。 岛には、大人も子供も、クラスメイトも先生も、お母さんがいないその島で、私は登。[只有我不在的城市……如果比现在更大,一个人可以去任何地方的话,想去遥远的国家,想去遥远的岛屿,想去没有人的岛屿。我想去一个既没有痛苦也没有悲伤的岛。岛上没有大人,没有孩子,没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妈妈。]我觉得这个动漫中被母亲虐待的女孩的日记可以说是当时的我内心的写照。当时的自己,比起拯救他人,我甚至都无法自拔,难以拯救自己。
我只是内心单纯的希望——只要听话就没有斗争没有压迫即使我觉得自己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同伴时,却已经失去了那份自信。如果是小学不爱读书的我或许会有一份勇气吧!可是进入初中三年我开始学习,陷入了唯分数论的泥潭里,我也加入了这个用分手竞争的游戏,认同了他的体系。我那时还没有意识到:初中三年,不努力学习就要被歧视和忍受痛苦的风气和社会导向已经完全改变了我——不要当最后一名,不然就会被嘲笑和欺负,没有人会帮你。老师与"好学生"联手打造的这种弥漫整个校园的风气已经让我不敢思考、没有了反抗精神,学生就该服从老师的观念扎进了我的心,这是老师和校长以及所有人共同构建的一个牢笼的。我变得老实、内敛,不爱说话,做人呆呆傻傻的。也不爱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有冲突妥协和退让是第一选择,即使面对同学的造谣也默默忍受,从不反驳。
初中这种教育方式是对的吗?我高中三年始终有这个疑问,我始终是不认同的。因为那些"好学生"也和"坏学生"一样有欺负人的家伙,并且一点也不少!这种唯分数论的教学方法反而让成绩好的"好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和聪明的躲在幕后,用精神施压的方法来欺负人,他们比起明目张胆的打架之人就如同猛兽之与毒蛇。校霸们像狮子猎杀羊群一样光明正大,虽然同样不和谐,但是比起"好学生"们如毒蛇一样慢慢折磨猎物算是更加仁义了!但是周围所有人都告诉我这是对的,似乎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东西你为什么还会产生怀疑一样令人惊奇。软弱的我屈服了,看着周围的人都在笑我也跟着笑了,只是为了显得合群。
然后即使到了高中斗争也是一样的,甚至更加的严重。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让初中靠体育考上来的校霸继续在学校欺负同学有过之而无不及,同学之间继续为了成绩激烈竞争,每个人比起初中对于权谋和心机的使用更加的灵活和巧妙,单纯的我更加不适合这个环境。高一进学校还是和初中一样的开局。想着在新环境大展拳脚,结果又变成了树大招风。然后一个和初中班霸姚一样的姓朱的小子担任这个角色,即使我在第一次考试后吸取教训马上把自己调整到不争不抢,妥协退让。但我还是被他们从躲藏的土里挖了出来。我还是和初中一样立了一个目标:高中不要管其他的事,不去抢别人的东西,自己想干啥都一个人静静的做,不要和这些乐于算计他人的人抢夺,只管好好的读书,高考顺利进入一所大学,然后出来工作,攒钱当一个老板,有钱了就可以帮助我觉得初中没有拯救的、没有尽力救援而放弃了的同伴。这样也为只顾自己前进的行为一个救赎。但是同样的剧情,我还是没有完成这个目标,大概是我看着老实觉得欺负了以后也不会报复自己吧,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得出善良的人老实好欺负所以也不会报复,是最好的宣泄自己来自学习的负面情绪的垃圾桶这么个思路的。我不管是高一还是高二分班后还是面临这样的情况:因为我看着老实,所以那些同学都会以各种理由接触和逗我,我不生气那就继续宣泄不满找乐子。我生气了也不怕,你这么老实肯定也不敢打我吧?所以我不仅逗你把你惹恼还要理直气壮的和你争论,来在气势上也证明我是对的。对这方面运用的最熟练的还是女人吧。我觉得给我人生目前为止最大阴影的就是高中三年的同班女生,尤其是高二之后的女生同学,她们破坏了女人在我心中所有美好的印象,简直是如同地痞流氓一样的令人发指的恶心。当然也让我知道对待女人不需要同情,她们就是比男人还要下流无耻的东西。女人天生体力上的弱势注定了她们是弱势群体,但是这种体力上弱势带来的不安全感让她们比男人更加阴暗和癫狂。我至今仍然愤怒,我一定要报复这些给我造成伤害的人们。让她们所有人知道,什么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现在想来也是可笑,也许人类本就是一群贱种,当聚成一个团体时就会有人想要压迫和欺凌他人似乎是逃不开的规律。这些欺负他人的家伙不管是运用暴力打击还是语言孤立的畜生,在我看来就是一群没有安全感的弱者,如同初中时的我一样。面对生活的不顺和压力时,就会挑选一个靶子去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而这个靶子必须符合软弱老实,看着就想个老实人不会倾向于报复而是自责的内向型人格。聚成群体为什么不能一起学习,一起扶持努力前进,而是要靠压迫他人来满足自己变态的快感。现在回过头来复盘,也许一个群体的聚集往往会偏向中立,其中占群体5%的人会成为全体意志的引领,当领导舆论和行为的人是和平的、智慧的,正和博弈往往会成为这个群体的常态。但是这种看似完美的状态却难以达到。我的初中、高中以及大学只见到了零和博弈。
在大学后脱离了父母,成为同学们压力的宣泄者的我仍然没有改变我自己,不过我学聪明了,我明白了树大招风,更加深的隐藏自己,学会了面对压迫要反抗的道理。大学三年过的还算好,可是高中承受不住高考学习和生活中压力的我还是在心灵上受到了伤害,所以现在意识到的我必须要报复。所谓校园暴力如果施暴者因为人多就不用受到制裁那么就会继续下去,我必须要把这个理念贯彻下去。老实人就活该受欺负的反智思想必将被扼杀,我不会让身边的宵小之徒猩猩狂吠。
前面的大段篇幅仅仅是说明个人的过往经历和感悟,真正有用的内容在后面啦!最近看了这部早有耳闻的动漫《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才会有这番结合自身的过往的感叹吧。我的人生经历注定是挫折和沉沦的,但是就如同童年的偶像毛泽东所说的:历史是螺旋前进的,有高潮就会有低潮,但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路要一步一步走,事要一点一滴做,万事最怕认真。我认为这部动漫通过讲诉主人公为了拯救自己过去的儿时伙伴们以及母亲而穿越到过去,通过改写自己的遗憾和后悔最后达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原本因为不够主动、不自信勇敢的男主得到的是对生活失去期待的心灵空洞,拥有穿越时空的能力回到过去积极拯救了朋友的男主角最后险些失去了生命,变成了植物人昏睡,但是他所爱着的人最后都活了下来,过的更好了,这是我这种希望温和的与爱的人好好相处的渴望的结局,这样一个有担当的男主我认为就是死了也是死得其所了。毕竟他面对的邪恶就是这么可怕,一个变态的杀人犯,不去斗只是退缩就会失去所有,相信自己积极行动结果反而有逆转的可能。在这种回到过去拯救同伴与自己的心灵和苟且偷安之间,作者让我们观众去思考和选择。作者想要通过这部作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自信一点,主动的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有想要拯救他人的心就大胆去做吧。如果因为犹豫不决,因为怀疑自己有没有那个资格和能力去帮助别人而袖手旁观,最后得到的结果一定没有积极主动的出手得到的多。我觉得这部动漫的作者也是有自己的人生遗憾吧。也许他经过消极沉沦后最终构想了这部作品来告诉每一个后人。不要走他的老路,积极勇敢的去帮助别人,遇见喜欢的人勇敢的去追求。
孤独的灵魂们通过一部动漫作品相遇,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我似乎知道我以前为什么会为语文着迷。因为我读到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与一个灵魂在对话。人的肉体随着时间腐烂不知道会消散到哪里去了,可是承载了灵魂的文学作品就如同他们的墓志铭,静待每一个读者和观众如同探险家一样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