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五十,学会和自己做朋友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要感激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正是他们让你变得强大。

其实,一路走来,你最应该感谢的人是你自己,是你的坚持成就了自己。

人过五十,更要学会和自己做朋友,继续相依相伴,过好往后余生的每一天。

01

学会和自己的身体做朋友。

培根说:“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

人过五十,健康便成为一件不容忽视的事,隆重地摆在了每个人的面前。学会和自己的身体做朋友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

第一步,便是有规律地作息。老话说:“早睡早起,精神百倍。”当一个人开始将睡眠时间调整到夜里十一点之前,安安稳稳地睡一觉,早上起来,便是难得的神清气爽。当这样的作息成为习惯,精气神也就回来了一大半。

第二步,便是适量的运动。药王孙思邈曾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当一个人每天抽出时间去散步、跑步或者到健身房锻炼,在挥洒汗水中,卸去满身疲惫,找到纯粹的快乐。

第三步:便是保持愉悦的心情。俗话说:“天怕乌云地怕荒,人怕疾病草怕霜。心灵的疾病,比肌体的疾病更危险。”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之所得千奇百怪的病,归根结底都是心情不好所引起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打开了心结,也就拥抱了健康。

02

学会和自己的情感做朋友。

人过五十,上有老下有小,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总有各种花销等着去付账,而收入却只有那么多。还要时刻面临激烈且残酷的职场竞争,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成为被裁员的对象。

这样的生活,如履薄冰,如芒在背,压抑、焦虑、无助和无力的感觉持续泛滥,整个人渐渐变得沉默寡言,看似成熟稳重,实在随时陷入情绪崩溃的边缘。

而此时,也愈发明白,能够驾驭情绪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学会和自己的情感做朋友,在如此窘迫的当下,更显得无比重要。

其实,那些负面的情绪,是在善意地发出警告,提示我们不能再任其发展下去了,总要找到一个出口,让如洪水般蓄积的负能量,发泄出来,才能让日子平稳地过下去。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每次下班回家,总要一个人躲在车库里,或者过道里,静静地待一会,或者吸上一支烟。

还有的人,隔三差五就要找老朋友聚一聚,吃个饭,喝个酒,逛个街,不一定要花多少钱。

如果这些都无法排遣,那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看书、听歌、看电影或者短途旅行。

总之,要想办法让自己高兴,让自己想笑就大声笑出来,想哭就歇斯底里哭出来。当这些负面情绪统统被清除之后,才会觉得神清气爽,才能充满干劲。

人过五十,想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正如网上一个段子所说:“烟火里,谋生;月光下,谋爱。文字里,谋心;音乐里,谋魂。”

03

学会和自己的灵魂做朋友。

毕淑敏在一次演讲中,回答了很多人提出的一个问题:“人生有什么意义?”

她说,面对这个问题,她曾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对着浩瀚的苍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个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反复思索过这个问题,她也相信,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是会无数次地叩问自己“我的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样的意义?”

她的答案是:“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

人过五十,历经了生活的千锤百炼,还能朝气蓬勃的人,是因为他们为自己的人生,确立了一个意义。具体来说,就是有清晰的目标。

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他们所做的一切,看似毫不起眼,看似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之下,就汇聚成为了排山倒海的力量。十年磨一剑,甚至几十年坐冷板凳,就是为了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在这条路上,也不乏很多诱惑,很多挫折,很多失败。但只要不脱离航向,不偏离目标,所有走过的弯路都会算数,所有付出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人过五十,只要还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打拼,就依然是个英姿勃发的青春少年。

结语:人过五十,就还太早,说年轻又有点尴尬,在变老的路上,不得不开始审视自己,提醒自己要做出一些改变了。

好好爱惜身体 ,毕竟,连当年的“古惑仔”,也不得开始“保温杯里泡枸杞”,维系健康,才能维系生命。

不管你曾经如何吹嘘自己的身体有多棒,随着岁月的流逝,身体机能的衰退,已是不争的事实。

那些熬夜加班的“青春印记”,如今都变成了无法弥补的“透支生命”,那些酒桌饭局上的胡吃海喝,造就了如今一项项超出健康警戒线的“异常指标”。

好好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但不要做一个完美主义者。

作家毕淑敏说:世界本来就不是完美的,太阳有黑子,月亮有阴晴圆缺。十个手指头伸出来长短不齐,伟人还说自己是三七开呢,我们能做到5.1比4.9也就不错了。”

好好爱惜自己的灵魂,不管是怎么的自己,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你要用尽全力去接纳自己、悦纳自己,超越自己。

人生,便依然精彩。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