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五)石匠锻磨子
相关推荐
-
(陈勇)叙永两河古镇这位石匠既勤劳仗义又诙谐幽默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两河奇人之石匠 文/天生樵(陈勇) 叙永县两河古镇南通云南,北可通江达海,这里流传着许多地方言子(歇后语),每个言子的背后都有一些传奇故事.比如物产类 ...
-
俗语:“‘响石’进了门,穷走福气存”,说的是啥意思?
前两天在与一位老农聊天时聊到了过去的一些农村规矩或风俗上面了.老农说:过去的人们也是很有智慧的呢!他们不但总结出了许多有益的生活经验,而且,还将有益的生活经验总结成了俗语,以便于后人牢牢记住.比如,在 ...
-
豆腐磨子和石碾子
豆腐磨子和石碾子 豆腐磨子和石碾子,是太行山西部保定农村常见的物件儿,也是七零后和八零后童年的回忆. 磨豆腐的记忆有些模糊,只记得点完的豆腐用条石压着,变得很瓷实,不像现在菜市场的豆腐软得一直淌水. ...
-
武汉老行当——木匠
木匠,是人民生活中最不可缺的工匠之一.时至今日,此行仍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20世纪70.80年代,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不时可以看到有的人家请木匠为孩子打造结婚家具,大多在小巷子空地上扯起帆布棚子, ...
-
《大山带你走黄河》---【石磨.石碾】
大 河 边 上... 石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通常由两个圆石做成. 磨是平面的两层,两层的接合处都有纹理,粮食从上方的孔进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在滚动过两层面时被磨 ...
-
『我醉乡土』第101期:这师傅手艺真不赖,做好了拿根铁棍直接削上去
前序: 大家好,我们是博野乡音团队老行当拍摄组.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行当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我们拍摄的目的,就是希望留下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今天有幸见到了一位来自山东的打铁师傅,请大家跟随我们的 ...
-
【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六)窑匠
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六)窑匠 窑匠,年轻人不知道是干啥的,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也不一定知道.很早以前,人类都是穴居在山洞里(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和北京人遗址),后来演变成半地穴式(陕西半坡古人类遗址), ...
-
【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四)“糙”风箱
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四)风箱构造原理及"糙"风箱 风箱,关中地区方言也有叫风先,在二三十年前,那可是农村人的宝贝,家家户户必备,有了它才能做出可口的饭菜. 俗话说的"赶 ...
-
【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三)编席、补席
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三)编席.补席 文/祝忠建 乾州蕞娃 芦苇席子,农村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知道,城市的年轻人就不一定知道它是何物了. 北方气候干旱,冬季漫长寒冷,过去在农村几乎都睡"土 ...
-
【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二)“箍辘”盆瓮
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二)"箍辘"盆瓮 祝忠建 盆缸瓮长相相似,用途相近.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农村人还可能见过,有些记忆.城市的年轻人,许多人不知道其为何物了. 盆缸瓮都是陶土制作 ...
-
【行走在乾县】消失的老行当——(一)修理钢笔
(一)修理钢笔 祝忠建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真可谓"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有许多流传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手艺失传了,有些行业消失了,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手 ...
-
【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修自行车的
(十一)修自行车的 自行车作为汉语词语出现是在1866年,这一年清朝派出了第一个出洋考察团,其中19岁少年张德彝在游记里使用到"自行车"一词,这是该事物在汉语中首次出现,并被一直沿 ...
-
【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
(十)麦客 乾县人没有外出割麦子的传统习俗.但是,因为土地充裕,所以每到麦收季节,总有大批的麦客从外地蜂拥而来赶场子.一顶草帽(斗笠),一把镰刀,镰刀把上挑着一个蛇皮袋子(塑料编织袋或者就直接是化肥袋 ...
-
【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乞丐
(九)乞丐 首先,要声明的一点,乾县人没有外出做乞丐的传统习俗,但是在乾县曾经有过乞丐这样的群体.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我想写乞丐这一职业的念头萌发的时间有点早,但是一直以来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写,以 ...
-
【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打胡基
(八)打胡基 胡基是方言,换作书面语就是"土坯",是平原地区人们盖房砌墙必备的建筑材料,是广大贫苦人民立足实际.就地取材无奈之举,也算是聪明才智的一种表现形式吧. 过去,砖是手工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