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寒包热哮病

小青龙加石膏汤

《金匮要略》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肺胀[1],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金匮咳嗽上气:14)小青龙加石膏汤方:《千金》证治同,外更加胁下痛引缺盆。

麻黄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石膏二两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注释:

[1]肺胀:证候名,属咳嗽上气病之一种。肺胀是内外合邪,夹攻于肺,致肺气胀满。

【功效配伍】小青龙加石膏汤解表化饮,兼清郁热。方中麻黄、桂枝辛温散寒,宣肺平喘;芍药与桂枝调和营卫;干姜、细辛、半夏化饮降逆;五味子收敛肺气,并制约麻黄发散太过;石膏取少量清郁热,除烦躁,并与麻黄相伍以发越水饮郁热;甘草调和诸药。

上九味药,先煮麻黄去上沫,后入诸药煎煮,取汁温服。服药可根据身体强弱老幼增减服量,一日服三次。

【方证论治辨析】小青龙加石膏汤治肺胀,表寒里饮化热证。症见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

此肺胀为心下有水,复感风寒,引动水饮内作化热,形成表里合邪。心下有水,指胸膈素有痰饮宿疾;咳而上气,指咳嗽气喘,为水饮内作,表气不宣,肺气上逆;烦躁,为痰饮郁久化热;脉浮,为风寒袭表,正气抗邪于外。本证可伴胸满,发热恶寒,无汗,舌淡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而略带数象。治用小青龙加石膏汤解表化饮,清除郁热。此方证与小青龙汤证比较,烦躁为新增之症,石膏为新加之药。

【用方思路】小青龙加石膏汤与小青龙汤,其适应证大同小异,均为表寒里饮证,但前者有水饮化热而有别于后者,故加用少量石膏以清里热,临证也可加黄芩、连翘、鱼腥草以清热化痰。临床应用参见小青龙汤。

【医案举例】(1)张锡纯医案:病者郝姓幼子,年五岁,住天津小南关柴市旁。病名:风温喘促。原因:季春下旬,感冒风温,医治失宜,七八日间,喘逆大作。证候:面红身热,喘息极促,痰声辘辘,目似不瞬,危至极点。诊断:脉象浮滑,重按无力,启口视其舌苔,色白而润,问其二便,言大便两日未行,小便微黄,然甚通利,且视其身体胖壮,阴分犹足,知犹可治。疗法:欲治此症,当用《伤寒论》小青龙汤,然须重加凉药以辅之。处方:麻黄一钱,桂枝尖一钱,五味子一钱,清半夏二钱,川贝母二钱(去心),光杏仁二钱,生白芍三钱,干姜六分,细辛六分,生石膏一两(研细)。煎汤一大茶盅,分两次温服下。说明:此方即小青龙汤加贝母、生石膏。《金匮》治肺胀作喘,原有小青龙加石膏汤,然所加石膏之分量甚少。今所以重用生石膏至一两者,为其面红身热,脉象有力,若不重用石膏,则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之热,即不能用矣。又《伤寒论》小青龙汤加减之例,喘者去麻黄加杏仁,今加杏仁而不去麻黄者,因重用生石膏,麻黄即可不去也。效果:将药服尽一剂,喘愈强半,痰犹壅盛,肌肤犹灼热,大便犹未通下,遂用生石膏、瓜蒌仁各二两,代赭石一两,煎汤两茶盅,徐徐温服之,痰少便通而愈。[何廉臣.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张锡纯).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5.]

(2)陈治恒医案:李某,女,38岁。患“喘息性气管炎”已10余年,近两年发作频繁,曾服中药及有关成药无显效。现面唇略呈青紫,喘息甚剧,胸中烦闷不适,舌苔白滑,舌质红,脉浮滑有力。窃思患者素有痰饮之人,常为外邪引发,其治是在消炎止咳平喘,而忽视宣肺解表。今观此候,显属内饮兼外感,饮邪夹热之证。遂拟小青龙加石膏汤1剂,嘱服后一观进退。处方:桂枝10g,麻黄10g,白芍12g,甘草3g,干姜10g,五味子5g,细辛5g,半夏10g,石膏30g。

3日后,患者谓服1剂后,无不良反应,遂连服2剂,喘咳大减,痰较前易咳出,胸中不烦闷。诊其舌苔渐退,脉滑而有力。于前方去麻黄、石膏,加鱼腥草、紫菀、杏仁。服2剂后,诸恙悉平。[陈治恒.运用伤寒金匮方治疗典型病例.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2,(3):36.]

(3)张建荣医案:王某,女,65岁。2013年1月19日初诊。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史。近日因感冒诱发咳嗽,伴胸闷,气短,咳痰呈泡沫状、色白味咸,流清涕,背部发凉,口唇青紫,舌淡苔薄黄略厚腻,脉浮滑数。检查:心率114次/分,律齐,两肺可闻及干鸣,右肺尤著。辨证为寒饮郁肺化热。处方是小青龙加石膏汤化裁:炙麻黄8g,桂枝10g,炒白芍15g,五味子10g,半夏10g,干姜5g,细辛5g,杏仁10g,厚朴12g,辛夷花10g,鱼腥草15g,葶苈子10g,神曲15g,炙甘草10g。3剂,水煎服。

2013年1月22日复诊。服上药咳嗽减轻,口唇青紫好转,但仍流清涕,咳少量白痰,咽痒即咳,背凉。检查:心率90次/分,两肺未闻及干鸣。继用上方,将杏仁、辛夷花、葶苈子减至8g,加荆芥10g、前胡10g。续服5剂,药尽,诸症消失。

按:本案用鱼腥草、葶苈子替代石膏清除痰饮化热,亦能取得理想疗效,不背仲圣之意。(编者验案)。

(0)

相关推荐

  • 小青龙加石膏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案例配方

    小青龙加石膏汤的作用与功效 浏览:228编辑:admin   来源:养生之家   发表时间:2019-11-15 16:00:41               养生之家导读:小青龙加石膏汤[组成]麻黄 ...

  • 彭大夫咳嗽中医秘方(八)散寒化饮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 大家好,又是一周不见,今天写咳嗽第8篇. 今天讲的还是经方,小青龙汤.这也是一个很厉害的方子,不仅仅可以用于咳嗽,很多呼吸系统疾病,痰多的,都可以考虑使用,甚至可以用于其他系统疾病. ...

  • 麻黄家族

    提起麻黄汤,中医都知道,其实没有什么可写,但是写到家族,那就孩儿没娘,说来话长了... 麻黄汤治疗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身体骨节疼,伴有咳喘. 麻黄加术汤治疗寒湿,在麻黄汤基础加苍术祛湿散寒,治疗一 ...

  • 越婢加半夏汤加味治疗肺胀哮喘

    越婢加半夏汤加味治疗肺胀哮喘 余尝治一患者,哮喘反复发作二十余载,每逢季节更换时加重,冬季尤甚. 犯病时胸部憋闷气端,甚则不能平卧,自觉痰多阻塞气道,痰气上壅,咳吐黄痰,质稠而粘,不易排出. 常靠氨茶 ...

  • 厚朴麻黄汤治疗寒包热哮病

    折叠 原方组成 厚朴五两 麻黄四两 石膏如鸡子大 杏仁半升 半夏半升 干姜二两 细辛二两 小麦一升 五味子半升 原方用法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折 ...

  • 刘渡舟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咳喘医案经验

    孙××,女,46岁. 时值炎夏,夜开空调,当风取凉,因患咳嗽气喘甚剧.西医用进口抗肺炎之药,而不见效:又延中医治疗亦不能止.马君请刘老会诊:脉浮弦.按之则大,舌质红绛.苔则水滑,患者咳逆倚息,两眉紧锁 ...

  • 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小儿咳喘

    郭某,男,6岁,就诊于2018年5月23日,既往有咳喘病史3年,去省城太原都住过好几次医院,听朋友介绍特地前来就诊.现症:咳嗽,无痰咳出,因小儿不会吐痰,无汗,怕冷,流清涕,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2日 ...

  • 别有病网原创:远程指导治疗25岁寒包热女案

    [byb.cn 人体管道工]现在正值酷暑之际,身处南方地区的人,难免会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中.同时,又由于燥热,人难免起急上火,当热遇到寒,如果不能正常化解,就会遇到反复发热.咽喉疼痛.食欲不振等情况, ...

  • 《金匮悬解》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泽漆汤

    咳嗽上气七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咳嗽上气,壅于头部,是以浮肿,喘息肩摇,是谓肩息,其脉浮大者,阳根下绝,此为不治.又加下利,中气败泄,尤为甚也. 1 本条上气,怎么就成了 ...

  •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胃脘食道热如火灼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胃脘食道热如火灼 某女,59岁.胃院.食道热如火灼1年余.曾在某医院诊治1年余,未见好转. 病历记载其胃及食道高度红肿溃疡,并怀疑癌变,患者因此心理负担加重,整日忧虑,食量减少,发热 ...

  • 慢性支气管炎,越婢加半夏汤和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异同?

    I导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喘.胸闷.有痰难咯,非常痛苦.作者分析了越婢加半夏汤和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异同,对于指导我们治疗很有帮助.(编辑/王超) 越婢加半夏汤治疗肺胀 作者/田兴国 余尝治一患者,哮喘 ...

  • 『金匮要略』(六)肺痿肺痈咳→小青龙加石膏汤

    小青龙汤加石膏,化饮清热能解表: 肺胀咳喘痰清稀,恶寒发热逃夭天. 组成:麻黄.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五味子.半夏.石膏. 功效:解表化饮,清热除烦. 主治:寒饮郁肺,夹热喘逆证.症见咳嗽,气 ...

  • 经方:小青龙加石膏汤

    小青龙加石膏汤 [原文]麻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甘草 干姜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石膏二两右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洗,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眼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作者]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