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每5天就发表一篇论文的科学家们

(0)

相关推荐

  • 当科学家获奖后,未来十年会发生什么?

    撰文:吴婷婷 编审:寇建超 排版:李雪薇 前几天,诺贝尔奖各个奖项尘埃落定,当我们在关注它们最终"花落谁家"时,也需要注意到科学奖项背后凸显的一些问题: 比如,奖项的设立与颁布是否 ...

  • 文献高效精读指南:评估、技巧与高度提升

    本文来源:学位与写作 读好一篇文献涉及到四个方面:1)评估文章的价值:2)掌握阅读文献的技巧:3)提升阅读文献的高度 :4)通过记笔记录下文献中的要点.本文综合各种来源,介绍如何面对以上四个方面.全文 ...

  • 【学术前沿】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态势和热点分析

    【学术前沿】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态势和热点分析

  • 59年来中国科学家团队再夺冠!字节跳动获ACL年度最高奖项

    跟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 8月5日,国际顶级学术会议ACL 2021正式颁发了大会奖项,字节跳动AI Lab的机器翻译技术论文当选今年度"最佳论文".这是ACL成立59年以来,中国科 ...

  • 论文选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术论文的发表,选题是关键,一个好的并且适合自己的选题可以让论文的写作一气呵成,相反如果选题不合适,论文写作就会进展缓慢甚至是毫无进展,所以论文选题很关键,论文选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选题需要作者 ...

  • 「观点」大众对历史的需求是什么?

    原文刊载于<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第一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作者为伊夫·克鲁姆纳盖尔,译者为王文婧. ◉ 公共史学需要使用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 ◉ 公共史学应该乐于认真回应有兴 ...

  • 「观点」文科为什么要交叉

    本文原发表于<文化纵横>2020年第5期,转自"文化纵横"公众号,原标题为<文科为什么要交叉--兼论知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 无论在古代西方还是在古代中国 ...

  • 「观点」杨兆龙:法学界的贫乏

    本文摘自<杨兆龙法学文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杨兆龙著,郝铁川.陆锦碧编),第137-147页,原题为"<新法学>诞生的前夕一一法学界的贫乏" ...

  • 「观点」确立人文学科评价的基础和层级

    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2021年04月23日15版,作者为王宁先生. ◉ 中国学者不仅要在国际中国问题研究中引领潮流,起到主导性的作用,而且还要以产生自中国土壤里的经验和成果影响国际学术主 ...

  • 「观点」山子:谁是中国诗人第一名?

    辽宁山子:原名孙志新,五八年生人,现住沈阳.曾用笔名,辽宁山子.山子.沙风.孤岭等在<诗刊><中国诗人><人民日报>(海外版)<诗潮><辽河> ...

  • 「观点」山子:请你脱下伪“评论家”的外衣

    诗人样本  |  观点 主编:龙歌  山子  欧阳健子 美编 /梦雅 辽宁山子:原名孙志新,五八年生人,现居沈阳.有诗发于<诗刊><诗潮>等百余家报刊杂志.<诗人样本&g ...

  • 「观点」山子:拉黑,那个令人讨厌的家伙

    诗人样本  |  观点 主编:龙歌  山子  欧阳健子 美编 /梦雅 辽宁山子:原名孙志新,曾用辽宁山子.山子.沙风.孤岭等在<诗刊>.<人民日报>.<诗潮>国内外 ...

  • 「观点」山子:谢谢,拉黑我的人

    诗人样本  |  观点 主编:龙歌  山子  欧阳健子 美编 /梦雅 辽宁山子:原名孙志新,五八年生人,现住沈阳.有作品发于<诗刊><诗潮><人民日报-海外版>&l ...

  • 「观点」“国学”的内容体系与分类

    本文原载<文史知识>2015年11期,作者为陈来教授. ◉ 称中国学术为国学,这里的国即本国之意,学是学术之意,国学是本国学术之意."国学即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