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竹林 | 第155天


 张 
 来 

第155天,2020年端午,是21世纪阳历相应时间最晚的端午节之一。
2020年端午的清晨,我坐在桌前,吃龙眼。一袋的龙眼足足有半斤,每一颗都个大饱满,只知来自早斋供众,不知这些供养究竟来自谁。将一颗颗龙眼剥开,里面果肉鲜嫩,入口,滑溜溜的甘甜。龙眼不适合久放,甚至隔天就会招来飞虫蚂蚁,今天收到的龙眼,像是刚刚从冰箱里拿出,表面冰凉。
桌子上的一颗粽子,放冷的粽子,很少粘米粒在粽叶,甚至更喜欢这种放冷了吃。
粽子入口,龙眼入口,头顶的风扇摇晃,四周透着炎热,而整栋楼安静异常。来这所城市的第五年,我安静的坐着,享受属于端午和这个季节的美食。
五年前,2015年的端午,我在温州山上的小精舍。
经过层层的盘山道,郁郁葱葱四合的苍山,一处开阔平整地段,有小镇子,精舍就坐落在镇子往上走的山顶,山顶周围稀稀落落的住户。
住户里的人大多出国工作,年轻力壮者被带走,加之搬向城镇的大部分人,苍山很绿,风景优美,而小村子镶嵌在苍茫的大山,像久不居人房顶小青瓦上黑色的斑驳。
精舍小,连同我有六位师父,师父们按部就班的诵经吃饭,人少,却仍是过堂的形式,几位师父们硕大的铁钵坐落在进门的两排桌子上。
精舍的忠师父喊,阿珠,这两天你怎么没来上晚殿。
听到阿珠这个名字,我一愣,瞅过去,这不就是那个初来乍到时在昏暗的楼道看到,冲我合掌的穿海青的年长阿姨,心想,阿珠,叫起来有点谐音。忽然莫名的笑了笑。
当年我到的时候,正值傍晚,师父们一起上晚殿结束,楼梯口碰到一位穿着海青从楼上下来的阿姨,冲着正打量这所小精舍的我合掌,那是我第一次见阿珠。
阿珠瘦,其貌不扬,但看起来精神饱满。
精舍和阿珠家算是邻居,阿珠家是距离精舍最近的村民,这位奶奶级别的长辈话很少,每每来到精舍总是帮忙干活,做饭或打扫卫生。阿珠也是唯一一个经常来寺院的居士。
忠师父问,阿珠这几天怎么没来,阿珠看我一眼,解释道,最近家里有点事情。
这是和阿珠的第二次见面,山上安静,寺院更安静,山路不好走,鲜少有人进入精舍院子。有时候前来的也是和精舍师父们认识的人,有认识其中一位的,顺带一起前来一批,大多冲着周围山水风景好,上山旅游的多。山路不好走,上山几个小时,下山几个小时,附近没有任何店铺可供歇脚吃饭,精舍便对前来的人招待一顿午饭。而安静被青山环绕的小寺院,要么不来人,要么一来数车,将车停靠在院子里,有时候熙熙攘攘的人群,每当这个时候常常忙不过来,忠师父就打电话给阿珠。忠师父对阿珠很是熟络,使唤阿珠帮忙,语气没有一丝客套,阿珠更是不说话,从做菜到最后收盘洗刷,默默无闻的忙碌。
有一次,所有人都吃饭,阿珠一个人坐在厨房。
我问,你吃饭了么。
还没。
你也赶快吃吧。我对阿珠说。不一会儿,却见阿珠又帮忙收拾盘子,洗碗。
短暂的时间,她根本没吃一口饭。后来反复多次,总见到阿珠只是帮忙干活,说吃饭,阿珠说,没事师父,我回家吃。
忠师父说,阿珠从来没有吃过这里的饭,有时候帮忙做饭,即便饭剩了,也不会吃,有时候水果,或者买的其他食物,阿珠同样不吃。
那年的端午,阿珠拿着一个碗,敲门,用碗里的雄黄酒往我额头上一抹,说道,摸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紧接着阿珠口含雄黄酒,又在楼道里喷了一圈。一股特殊的酒的味道,那是我第一次见雄黄酒,额头上冰冰凉凉的感觉,持续了一整天。
午斋临近,阿珠煮好了一锅药草汤,招呼我们喝,一股特殊的药草的味道。让人记忆深刻。
忠师父又告诉我,阿珠很早以前就上山采这些草药,还摔下来,伤到了腿,这是专门熬给我们喝的。阿珠一辈子在山上,认识山上很多草药,这些草药,有除湿健身的功效。
7月来到现在的这所城市参加为期三天的一次考试,不知道是城市空气过于污浊,还是忽然换地,水土不服,三天过后,回到山上,脸上起了一层细细密密水泡,又痛又痒,最后竟结成一层硬痂。
又一次喝过阿珠的草药,同时还能洗脸,很长时间才得以消下去。
有一天和忠师父开车错路,从一片菜地边上经过,透过车窗,看到一栋房子,房子略显破败,周围几只老母鸡正在觅食,四周荒无人烟的脏乱,忽然看到一位老人坐在门槛,仔细一瞅,竟然是阿珠。
忠师父说,这是阿珠家,阿珠都有了孙子,他们一家人都去了国外,阿珠一个人在家。
这样一位从不吃一口寺院饭菜的老人,每次说阿珠你去吃饭,阿珠的的拒绝像是客套,却不容反驳,一度以为她说回家吃,回家,原来她的家是这样的,而看着略显破败的那栋房子,空荡荡廖无人烟的气息,莫名让人心酸,阿珠是留守老人。
九月,准备下山离开精舍,前来现在的这所城市,精舍里有送他们最小的孩子准备出家的两位七十多岁的老夫妻。
我未出发前,师父们乘一个难得的机会去了香港,逗留时间要半个月以上,精舍只剩我和两位邵老居士。
我仍然上殿,诵经,同时收拾东西,准备不几天就下山。
两位邵老居士,每天,未等我做饭,已经变着花样做了饼面食还炒菜,一直想老人年岁大了,不要辛苦,我做。而老人每天早早准备饭菜,甚至要我坐着,为我打饭,供养我。
离开的那天早上,老人站在车门口送我,像是送自己的孩子,手扒着车门,交代我路上注意安全,语气亲切,依依不舍,和老人作别,车子开动,眼睛酸涩不已。
想起吃了老人好几天的饭,老两口几天的时间在厨房忙的非常欢喜,我不多插手,他们每天变着花样做饭,乐此不彼,并没有我想象中的累到,反而像是瞬间年轻了不少。老人做的东北特色的面饼十分好吃,好吃到如果拿去摆摊一定生意火爆。
老人来这里,一个月不到,先给了一千块的伙食费,老人虽花白的头发,行动缓慢,但院子里那段十分破败不好收拾的墙角,也被老人整理整整齐齐还帮忙铺了地板砖。
……
2020年,端午,忽然想起阿珠的雄黄酒,阿珠的草药,想起当年邵老居士的送别。
……

 第155天,分享:
很多人认为修行是很土的行为,
其实深入了解才知道修行是最爽的行为,
世人都是闷声发大财,
修行是闷声得大自在。
……

—部 分 图 片 作 公 益 分 享,若 有 侵 权 联 删


写于竹林 |  第151天:天象仍是相同而神奇的天象,我已不是小时候的我,小时候的我可以奔跑在宽阔的马路,只为看一眼难得一遇神奇的天象。

写于竹林|第150天:假若某一天,从内心放出那些关进小黑屋的人呢,那些造成不喜欢的过往可曾成了烟云?

写于竹林|第149天:自认为,都是当初的宝宝,没想到转眼都会变老。

写于竹林 | 第148天:很多人内心总会有一个执着的点,这个点在别人看来无所谓,……
写于竹林 | 第147天:终有一天,我们都免不了要独自上路,像是一生中无数个在车站口的作别,亲友只能相送,……
写于竹林 | 第146天:满院子的人,不是听不到,也不是看不到,他们只是选择了置若罔闻的冷处理,……
……更多内容点击平台内部历史发布……
(0)

相关推荐

  • 人到中年两头顾,子宁母泰平安福

    又周日,小珠来到练功场,阿辉等几人已在. 大家集体打趟拳.这周因轩源来不了,伟城带大家练. "明昊,关照一下后面,不要往前趴."伟城边打拳边关注几人的状态,适时提醒. " ...

  • 大鸟成了精

    凌霜降原创小说 <君子当归> 上集链接:这么大的鸟 第79集 (第一次看的宝宝可后台回复君子当归阅读前情,或者点击文章上方的<君子当归>全集按顺序阅读.) 421 沐清尘能够感 ...

  • 【分享】九渡涉水观十里竹海

    "温柔的绿汁江,睡在我身旁:玛瑙般的葡萄,甜蜜的脸蛋.阿依 阿依色,阿依 阿依色....."一曲<迷人的绿汁江>带我们前往今日的旅程,位于绿汁江泮的九渡十里竹海. 驾车 ...

  • 【写于竹林】我的剃度师父

    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我正望着高高的千佛塔出神. "快去吃饭啊,那里有饭,去吃啊!"宁静的空旷中突然听到自然而然的一声呼喊,没有客套,不是命令,连说了几遍. 寻声望去,居士搀着一位老 ...

  • 【写于竹林】清明的祭奠

    <外祖母去世> 舅舅说外奶都不能动了,正值十一国庆,也正值我返回故乡,与兄嫂一行人前去探望. 那所记忆深处的村庄,铺了水泥路,路两边的房子却越发稀少曾经一行行的巷道,房子挨着房子.小时候常 ...

  • 【写于竹林】戏

    就像一台戏,主角,配角,道具,围幕一一上场,上演恨爱情仇,生死别离,惊心动魄,亦或习松平常.但当幕落戏谢,恍然觉悟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在戏中扮演了一个又一个的角色.当谢幕,所有的角色向观众致谢,立于台上 ...

  • 【写于竹林】花木缘——故乡

            故乡在西北,一个别人眼里荒落得地方.连续几年未曾反乡,那一年路途奔波终于到了成长的那个院落.        四合院,水泥的地面让花坛越来越小,里面的格桑花开得正艳.母亲未曾真正打理过, ...

  • 【写于竹林】竹林深处

    文字是多么美好的东西,组合了可以表达风景可以表达心情,可以表达一切想表达的东西.它不仅仅是表达,甚至是一个记忆的出口,可以不致于心情愉悒,都没有听众. 2018年10月 一定要记着别人的好,一定不要起 ...

  • 【写于竹林】花木缘——荷花

            大殿前突然增添了盆栽的荷花,猛然看到,惊艳了我.          一 排不起眼的花盆,花盆躲在修剪整齐的榆树后,榆树 边上再是高过屋顶的郁兰花树,盆栽的尚未开花的莲叶掩 没于其中. ...

  • 【写于竹林】修行第一方

    一 她对着我们聊了点私事,说起自己配的眼镜,突然间就讲到价格,三千多,不少人睁大眼,我随口对着边上的人说了句:这么贵的眼镜,瞬间刷新了我的价值观啊. 她瞅过来:什么样的的身份配什么样的眼镜,能和你比吗 ...

  • 【写于竹林】佛前

    2019年7月20日 日日诵经的黑板写满了名字,每天都是不同的人名,今日抬头一看: 祈愿被保姆残害的幼儿早日从icu脱离危险, 我吃了一惊,望着黑板,好久才想起脱下袈裟衣袍. 堕胎了,往生了,车祸,天 ...

  • 【写于竹林】片刻的慢时光

    2019年8月4号 观堂,是轮流行堂,行完堂再自己去吃饭. 吃饭等我抬起头,负责的组长站在灯管开关边上问,师父,可以关灯么? 突然发现偌大的观堂,竟然突然间就剩下了我和她,而她如果不问我,或许早已关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