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选择了现实,就代表我否定了理想。

3
小刺 每日说

要多大的自由
就要有多大的自律
白岩松在《白说》里写:
我们的口号是“活到老,学到老”,但其实往往是“活到老,挣到老。钱永远也没够,中国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忙,忙就是心亡。
我想“钱”,“赚钱”这个概念应该是毕业之后进入我们脑海的第一个价值观。
大学松松散散的课堂与自由自在的闲暇时光,想是在还一个我们曾经朝九晚五争分夺秒按时按点学习的初高中一个礼物,可与此同时,这个礼物还让我付出了一些代价,比如一点点的打磨了我们身上的锐气,一点点的消耗尽我们的梦想,拆散检验了当年最美的承诺,用四年的时间,把我们变成一个个已经够圆滑和现实的大人,送到了社会,婚姻和未来生活里。

如今,应该很少有人心甘情愿的朴实平淡的去做一个没有多少物质回报的研究,也很少人有愿意踏踏实实去做一件看不到未来且当下也没有薪水可拿的事了吧,除了创业这件大事还有人愿意奋斗,试一次。
大多数人眼里看到的还是那些企业家钱滚钱盈利的经济,看到的是没有多少知识,连大学文凭都没有光靠着一个手机,一个直播平台就在日进万的主播,不断炒作上热搜打着广告赚钱的网红,不停人有人不顾一切的去整容,去炒作,去上热门。
其实这些人终其不过是渴望,向往自己有钱,且能收到他人的羡慕与眼红或爱慕

还不知道如何赚钱,却已经在脑海想好怎么花钱,怎么享受,想着照片怎么拍的好看,怎么在朋友圈能获得更多赞,如何在ins,微博,facebook上获得更多的赞
还没有认真做好完成自己的学业,就在考虑怎么赚大钱,怎么在时代互联网的大潮里获得利益,让别人能够眼红或羡慕
还都没有对父母亲人孝顺听话回报,就着急想如何给处长拜年,如何讨好上司,,怎么才能交往对象,怎么让女朋友不生气
还没有好好的跟老友聊聊天,也没有跟兄弟闺蜜们一起见一面,吃顿饭,就整天琢磨怎么没混圈子,夸大人脉,想如何微信加满5000个好友,如何认识大亨,如何有更好的社交
本该本本分分做的事都没有认真对待过,一直忙于追求根本没必要或不存在不着调的东西
只有特别浅的忧患意识,内心还是享受在生活的安逸里,一边会自我安慰,一边自以为是,无责任感与使命感,从不懂得审视生活

前一阵,闲来无事机缘巧合的听哲学课,哲学老师说: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高考的时候只读高考的书,考研的时候只读考研书,其他的什么都不看不听,这样的人一生是很可怕很可悲的,你们要知道你们不是学习的机器,赚钱的工具啊。
写到这,突然想起我学琴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当时年龄小,考的级别挺高,手小八度总是无非灵活的弹,而且级别越高,就要单独请老师,一对一的整个半年都被要求和安排只能练7,8级的曲子,收费高,课时少
当时最快乐的时候就是两天一次下课的时候,因为那是离下一节课来临最远的时间点,而且当时一下课,妈妈就会带我顺便出去逛一圈,吃点好的再回家
可一回家,日常生活越练心里越不开心,晚上睡觉满脑子黑白键的噩梦,白天练琴痛苦的在书的背面写坚持两个字鼓励自己,本来错一次我就不会再错的音怎么练还是错,本来对乐感和弦敏感的我,即便感受到自己弹错了,可是还是找不到对的在哪
自从那次考级后,到现在我都没有在好好碰过琴

其实,我学音乐是小时候自己要求的,一直坚持也是从来没有人要求过的,考级是自愿的,找老师是自愿的
小学六年周末从来没有8点后起过,周一周五下课要去少年馆练琴,周六周末上午九点,下午两点也要去少年馆练琴,接近考级的时候,甚至早上上课也会加班,天微亮过去上乐理课,然后快到八九点,去上学。
当时,因为能力不错,算是有天赋,就跨级考,跟比自己大几岁的学姐一起去老师家里加班上课,(因为级别越高,难度越多,所花时间越久),可是那时的我从来没有不快乐过,只要弹琴,只要跟小伙伴一起,只要去琴房,心情都是无比好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时过于功利的学琴消磨我对音乐的爱好,还是因为自己的兴趣变弱而没有再能够像过去一样付出,哪怕无论别人说还是自以为真的对音乐算是有天赋,可是天时地利人和告诉我不能走那条,小时候的第一梦想就这样破灭,对人生也算是一个成长吧
反正,童子功,一辈子都会带在身上的,说不定哪天又会用上了呢
好了,故事拉回来
再分享几个哲学老师语录
:君子驾驭物质,小人才会被物质所控制
:风雨人生,且行且珍惜

还有前一段时间,有个老师说:
你们不要总想着自己能去哈佛,剑桥,那都是北大清华学生的事,他们能去,哈佛剑桥也特别愿意收,除非你从一开始有理想,我觉得大多人啊,没有什么想法,都是走到哪算哪的人,所以现在的状况你们应该走知足的路
我听了后,不能反驳,也不支持,只是像老师的逻辑来总结一句话:
所以
没想法的走到哪算哪
有理想的想去哪去哪
社会现实就是这样
用工资来衡量你的价值
用成绩来判断你的好坏
用职位来代表你的能力
根本没有在意你失败流的泪和成功付出的汗
他们只想看你拥有的财富总额和获得了多少荣誉成就
我们习惯性的把生活过的不痛快怪给钱少
把不自由,不洒脱也怪给钱少
反正一切的不如意就好像是因为没钱导致的
人啊
赢不了这个世界的规则
就永远除了抱怨与苦恼规则以外
从来就不会想着自己制定规则,改变规则

我也有过反问自己要不要放弃的时候
也想过如果接受传统的之路会怎么样
可每当这时
我的脑海就会有一个问题浮现:
是不是选择了现实,就是代表我否定了理想的时候,我就不甘心向生活和解

豆瓣的小海说:
根据大多数人的人生经验,我发现“我很迷茫”的真实意思往往是:又不想好好努力,又想继续混吃混喝,可眼看着就要撑不下去了,我该怎么办呐?
我觉得这话说的很诚恳真实
不知你怎么看
谢谢你的阅读
今天就说这么多
咱们改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