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一一桂林大圩古镇

  这次广西行摄第一站,既是桂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圩镇。人说七月的广西天气如小孩子的睑,说笑就笑,说哭就哭,变化莫测,我们行摄组便遇到了这样一幕。这天,当我们踏上大圩古镇,便被眼前古色古香的风貌氛围深深吸引,于是大家就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拍摄,此时烈日当头,时有白云从头顶漂过,此时光影效果极佳,大家抓住难得的光照机遇,只听得相机咔嚓咔嚓的声音,女士们开始了各种姿势的摆拍,男士们争抢着最佳的机位,此时冷不丁的下起了倾盆大雨,大家只好在屋檐下避雨。好在雨下的时间较短,雨过天晴,又是骄阳炙烤,气温只有湿热还是湿热,我们又开始了雨后的拍摄。时间走的很快,转发便到了晚上,在回宾馆的车上,我思绪万千,去过很多地方的古镇,看过很多地方的云雨,也欣赏过很多老房子的安然,轻轻的踩踏过很多地方的青石板小巷,也被许多地方的美景迷醉过,当第一次感受大圩古镇的雨后味道,似乎对这里江河雨后的汹唱、田园的颜色、山体的模样、天气的湿润、慢慢变老的房子等.......,如此之向往和强烈的共鸣,也就是广西桂林这个山里躺着的古镇才激发起如此的感悟。

能有这般的感悟,那么大圩古镇肯定有其深厚的底蕴。大圩古镇位于漓江东岸,其空间形态沿江呈带状分布,古老的老街顺着漓江蜿蜒二公里长,不宽的街道上铺着青石板,石板路两边是保存完好的传统木结构老房子。史载,古镇始建于北宋初年,中兴于明清,鼎盛于民国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远在600年前,大圩以其“大”,成为广西四大圩镇之最。据有“水陆码头”之称,抗日战争时期称为“小桂林”,当时每天赶圩人数高达1万余人,停靠码头的泊船多达二、三百艘,一直以来都是南北商贾云集之地,各种商行应有尽有。明初解缙诗曰“大圩江上芦田寺,百尺深潭万竹围。柳店积薪晨爨后,僮人荷叶裹盐归”。各地商人在此均建有会馆,最有名的要数广东、湖南、江西会馆及清真寺等。民国初期,大圩已形成八条大街,即:老圩街、地灵街、隆安街、兴隆街、塘坊街、鼓楼街、泗瀛街、建设街。沿江亦形成十多个靠码,有“逆水行舟上桂林,落帆顺流下广州”之说。铺面商号有“四大家”、“八中家”、“二十四小家”之称,从而可体现出当时大圩的商贸繁荣景象,文化底蕴浓厚多元,环境景观特色鲜明的特点。

我们在行摄中,还参观了古镇许多名人的活动遗迹:如北伐时孙中山到桂林设立大本营,就在大圩塘坊码头(1921年12月4日)起岸,走访了江边达台发表演说地;看了最早的中共桂林东乡区委和毛村支部,1928年8月在大圩建立的地址;也去了毛洲磨盘山下的清末抗法、抗日名将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墓地;并在电影《刘三姐》及十几部电影、电视剧在大圩拍摄外景地行摄;另外还在端午节大圩龙舟赛的江河、桂剧、彩调、龙船歌赛、送船歌等地行摄。这些所有的风貌和风俗如今依然存在,有的更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含义,是大圩历史、商业、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最后在漓江边参观了十三码头,感悟航运以漓江贯串着桂林、兴安、阳朔、平乐、梧州,可上达湖南,直下广州的水运工程。

最让我感兴趣,且最能体现大圩古镇定位的载体之一,要算古镇建筑了,如会馆、钱荘等建筑体现了多元风格,而民居建筑多为青砖、靑瓦的两层砖木结构的明清建筑,房门是一排木板,早晨把木板拿掉,家里的一切是透明的;到了晚上,再把木板装上,就与外界隔绝了,这些房屋,每栋都有数百年的历史。多数建筑多为三进、四进式,外通码头、巷道,内通商业古街。每栋房子设计十分合理,集商、住于一身,均由门前、天井、正房、厢房、后院组成。靠街的一般作铺面从事商业,有楼梯可上二层。往里走是天井,一般都栽有花草,利于采光;天井后是正房,高大宽敞,供着神像及祖宗牌位,是主人活动、会客的地方;两边是用来居住的厢房。正房、厢房的门窗上都雕有花纹;正房后有门可到后院,后院临江并建厨房和厕所,有石阶可到江边取水、洗衣,建筑外观的历史沧桑随处可见。

到大圩古镇万寿桥是必去的地方,我们一行细细的感受了古桥的巧妙设计和建造的工匠手艺,该桥是一座石块砌起的石拱桥,桥面的石头已被磨得溜光发亮,间杂些许小草,古朴自然。桥的西面是漓江,是欣赏漓江及对岸螺蛳山的极佳位置,我们在桥上进行了多方位的拍摄。更使我对该桥的构造感兴趣的原因,是几百年的桥能完整的保存下来,且叫万寿桥,我需好好的看看。该桥为虹式单孔拱石桥,它单拱昂立,横跨马河(涧沙河),东接泗瀛洲,西连青石板街,远望似青龙卧江,近看桥影如月,气势非凡,并与两岸古朴的民居相依,具小桥流水的典雅妩媚。据桥边碑文记载,桥全长29.6米,高7.1米,净跨16.8米,两边各有二十余级台阶,桥面以青石板嵌成,两侧有护栏,四角有四个造型美观别致的石狮,总体造型非常美观。清末民初,该桥作为桂北水运码头的大圩古镇之经之运道,且在商贸繁荣的码头与商业街必经之桥,万寿桥能叫万寿就不奇怪了!

大圩古镇上的石板路也很有特色,街长约2.5公里,宽2米多,多数用青石板镶铺而成,共计用料约1.5万块;其中0.5公里为卵石铺筑,古风古韵,现基本完好,但巳磨光且见水发亮。踏着石板路漫步在古镇老街,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小时候的家乡,两旁的老房子向你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古镇上还保留着许多竹编作坊、草鞋作坊、草医诊室、老理发店等一批古老店铺。闲着无事的老人或是坐在街边看些发黄的老书,或是聚集在一起喝茶打牌,平静地生活着,也有的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如装配直流频闪灯等。在有些房前有“咕噜噜”吸着水烟的老人以及趴在老人脚边打瞌睡的黄狗;肩上站着两只鱼鹰的渔夫穿着草鞋,从你身边走过,去江边捕鱼;有相邻的妇女在拉家常,时间仿佛在这里放慢行进的脚步,生活显得非常平静,然而却很温馨。

另外,古镇人的风味小吃及传统的文化、娱乐、和民间习俗,也使游人留连忘返。端午节,大圩古镇的龙舟赛是传统的项目,桂剧、彩调、龙船歌、送船歌等等,更是人们喜爱的传统曲目,所有的风貌和习俗如今依然存在,有的更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含义,是大圩商业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大圩镇饮食文化依托灵川美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以正宗的漓江清水鱼为众多美食之最,特别是1991年荣获中国首届民文化博览会“最佳饮食文化奖”后,更是名扬天下,蜚声中外。形成了南鱼(清水鱼)北鸭(北京烤鸭)的中国饮食文化大观。

清真寺也是引摄者必去之景点,该寺位于大圩古镇的生产下街,乾隆四十年(1775年),为便于宗教生活,穆斯林群众捐资募资初建该寺。现大殿为木楼式建筑,礼拜殿在楼上,下层为大厅,厅后两侧为厨房、浴室,厅侧建有套间,为教长休息室。整个木楼占地127平方米,建筑面积190平方米,全寺建筑总面积600余平方米。

到大圩古镇还需了解其十三个码头,分别是寿隆寺码头、更鼓楼码头、清真寺码头、社公码头、石鸡码头、大码头、渡船码头、狮子码头、塘坊码头、五福码头、秦聚利码头、鼓楼码头、卖米码头。这13个码头分别与镇区垂直合而伸入江中,格外引人注目。码头多用料石镶砌,亦有因礁而设者。它们长10余米,宽约3米,皆伸入江底,浮出水面,呈长方形平台状。比起桂北一般圩镇的码头来,它们显得稳重,大气;若与武汉的江岸码头,北海的深水码头相比,则显得小巧玲珑,古朴秀美。它们顺江排列,而两者之间却并不等距,具有一种错落感,富有美学价值。码头靠岸的一端,多连有一段平地,或古榕浓荫,或龙亭飞角,或丹桂飘香,或凤竹摇曳,兼有实用和观赏价值。码头与镇区均有巷道相通,依坡砌级,石板铺路,高墙夹拥,逼深邃,天光一线,给码头平添一种纵深感和活力。

因为在大圩古镇仃留时间较短,加之中间又下雨,看到和拍摄及感悟的,均不全面和深入,加之自己对新建的仿古建筑排斥,只是对古镇中发展和保护有关的了解的多些,现发部分照片,和朋友共享。

(0)

相关推荐

  • 兴坪古镇之漓江——再游桂林第二篇(2020年10月21——23日)

    最美中国,游在中国 二十年前曾到过桂林,乘游船自杨堤到阳朔,经兴坪码头一驶而过,印象不深.这次来桂林,专程安排时间去兴坪古镇一游. 从桂林站乘高铁在阳朔站下车,坐5元钱的专线公交到镇上的游客中心,即兴 ...

  • 桂林游之大圩古镇——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大圩古镇座落在漓江东岸,磨盘山北,处于漓江.黄沙河.潮田河的交汇处,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运交通,为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最,享有"逆水行舟上桂林,落帆顺流下广州 ...

  • 朱家角古镇~2015

    朱家角古镇,又名珠里.珠溪,俗称角里,是上海名气最大的古镇之一,也是上海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2015年10月,我们游玩了这个上海人气爆棚的古镇. 朱家角古镇的名片~放生桥. 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 ...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广西灵川县大圩镇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广西灵川县大圩镇 大圩镇位于广西桂林灵川县,大圩镇始建于公元前200年间,约在公元1400年,大圩立街设坊,因集市庞大,取名大圩,亦称五里古镇.2005年被授予& ...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河北邯郸大社镇

    大社镇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北部.邯(郸)峰(峰)公路.峰(峰)武(安)公路过境.镇政府驻大社村.古迹有水峪寺.皇姑庵和五圣庙. 原大社镇附近有一个寺院"大阁寺",明代以后,寺院 ...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山西泽州大阳镇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山西泽州大阳镇 山西省泽州县大阳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市区22公里处.东与泽州县巴公镇为邻,西南和巴公镇陈沟工作站相连,西与下村镇毗邻,北和高平市马村镇接壤. "东西两大 ...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山东微山南阳古镇

    山东微山南阳古镇,是微山湖中间的一个小岛,古运河从镇上经过,康熙.乾隆下江南时曾在镇上歇息,至今留有康熙御宴房.皇帝下榻处等古迹. 南阳古镇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境内,在微山湖这个北方水乡里,由于京杭 ...

  • 你走完了苏州的18个历史文化名镇了吗?(中)

    七    震泽古镇 毛泽东的老师,柳亚子曾经这样评价震泽"太湖湖水连天阔,中有灵区吴震泽".它也是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素有"蚕丝之乡".名胜古迹甚多,古 ...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系列报道(01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

    黄桥镇共辖55个行政村,10个社区,196055人,辖区面积175.95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0万人. 黄桥镇,是泰兴市的经济.文化.商贸.交通"副中心",泰州 ...

  • 昆山市一历史文化名镇千灯镇

    余氏典当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昆山市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千灯镇.是始建于明末清初徽商余氏的老宅,千灯人称它为"典当里".是华东地区保存最大而且是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有"中国第 ...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系列报道(0066--广西贺州昭平县黄姚镇)

            黄姚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与昭平县城及贺州市均相距40公里左右(直距),距桂林200公里.黄姚是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发祥于宋朝年间,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鼎盛于清朝乾隆年间.由于 ...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河南南阳社旗赊店古镇

    南阳社旗赊店古镇即赊店古城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赊店镇."购票处"设在瓷器街北头西侧.历史上赊旗镇地域周属申伯国,春秋时属楚,战国属韩,汉代必宛县,隋属南阳县,明.清为南阳府辖,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