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容易出汗,经常汗流浃背?问题在脾胃!3个中医健脾方,固表止汗

一到夏天,炎热的天气出汗在所难免,但现实生活中有部分人却有点不一样,那就是频繁出汗,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动不动就汗流浃背,更有甚者,刚擦了汗,紧接着又出了。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就要注意了!这是身体健康所发出的警示。

《黄帝内经》记载“五脏化液,心为汗。”,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也提到“汗出于心,在内为血,在外为汗。”明确指出,出汗太多就会伤津耗神,从而导致出现精神倦怠,脸上苍白,四肢乏力,食欲减退,失眠多梦等阴阳失调的症状。

汗出过多,这是身体健康发出的“警示”!

在祖国医学中,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了对汗出不止现象的描述,《内经》曰“不分寐寤,不因劳作,自然汗出,名曰自汗。”历代医家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总结认为,体内阴阳失调和腠理不固是导致汗多的关键。

而临床所见,汗出过多的患者常有虚、实证之分,但无论虚,还是实,长期不重视或经久不愈,必然损及气血营卫,甚至牵连其他脏腑。比如,刚开始是实证所引起的自汗,长期发展下去会因实致虚,多致虚实夹杂;而虚证所引起的汗出过多,则根于五脏气虚,诚如《杂病源流犀烛》 所言:“然皆五脏之气先虚,而后汗出,非汗之出,分属五脏也。”长期多汗,就会导致津液亡失,气血亏损,或由于津液阴耗则虚火丛生,虚火又迫津液外泄,从而导致病程缠绵而病势更深。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汗液中,约98%为水,其余1%-2%才为少量“毒素”,若出汗过多,则容易导致人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血液变浓稠,引起头晕头痛、中暑等症。

因而,经常汗出不止的人,实际上是体内脏腑出现问题形之于外的表现,若不予以重视,汗出过多,又会进一步加重脏腑损伤,久而久之,久汗则气阴两伤。

其中,汗出不止的病因病机尤以脾胃关系最为密切。个中理由主要有二:其一,脾胃主运化,饮食物和水液的运化需要赖于脾胃的功能,故祖国医学中亦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一说,若脾胃运化失常,一方面气血生化不足,导致其他脏腑得不到充足气血濡养而出现异常,比如导致心血不足,则可出现心悸、失眠等表现;导致肝血不足,则可见烦躁易怒、头目眩晕、口干口苦、两胁隐痛等表现。

另一方面,脾胃有问题,体内的气机升降失常,导致气随津泄,不仅自汗缠绵不愈,还可兼见短气懒言、神疲乏力等症状。严重者,脾气下陷,可出现饮食减少、食少难消、时常腹泻、脘腹坠胀。

其二,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土可以伏火,而脾属土,厚土以伏火,则虚火得制,如果没有了虚火迫津液外泄,则汗出自止。

健脾益气,固表止汗!

《内经》曰:“治病求本”,长期汗出不止,其病因关键在于一开始不重视,导致久汗伤津,波及气血,气血虚损,脏腑失常。故治疗也多从调理气血津液入手。

而因气血津液皆化生于脾胃,故此可通过调理脾胃以止汗,临床常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方剂随证选用,或者几方合用,以健脾益气,固表止汗。

其中,参苓白术散一般用于脾虚夹湿,该方既能渗湿健脾,使气血生化有源而已耗损之气血津液得补,又能益气固表,培土生金,实卫以止汗。补中益气汤则多用于脾虚失于固摄兼见气陷之自汗证。而香砂六君子汤则善于调理脾胃气虚,湿阻痰聚,故多用于后期的调理。使得脾气健旺,津液得以固摄,则自汗可愈。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这些经典方剂用于脾胃病所致的各种症状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发生改变,出汗异常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加上不少人长期待在空调环境下,更是认为出汗可以很好地帮助“排毒”。然而,汗出过多,实则为脾胃失调,气血津液等运化失常所致。而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脾胃论》亦有言,脾胃伤则百病生。因此,当出汗异常,甚至兼有其他症状时,应该积极重视。

(0)

相关推荐

  • 自汗、动不动就出汗?中医清热养阴、疏肝健脾,止汗快全身干爽

    自汗、动不动就出汗?中医清热养阴、疏肝健脾,止汗快全身干爽

  • 老中医强调:动不动就一身汗,别以为是排毒,可能是身体在求救!

    老中医强调:动不动就一身汗,别以为是排毒,可能是身体在求救! 阅客资讯 2020/12/25 23:18 出汗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事情.尤其是在剧烈运动和劳动后,每天最多可以出汗6-10升.因此,汗液对人 ...

  • 汗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

    中医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生,津液的疏布与代谢离不开脾的运化.肺的宣降.肝的疏泄,汗的有无.多少是体内阴阳平衡或失调的表现.正常的出汗量为一时性的,往往因某种外界刺激而增多,若排除活动量.气候.饮食等因素 ...

  • 自汗、盗汗、头汗、手脚多汗,各种多汗应该怎么办?

    大家有出汗的问题,首先第一步要分清自己是哪一种汗?如果自己是白天出汗,一活动之后出汗就加重,这个属于是自汗:但是如果自己是晚上睡着了之后出汗,一醒来一摸身上一层的汗,而且醒了之后就再也不出汗了,这个就 ...

  • 中医养生进家庭的主页

    生命在于运动,但得根据自己身体状况而定,不宜追求五公里,或者具体距离,因人而异,保持精力旺盛,不宜过累,气血本来就不足,跑步太多,也容易耗气血!公认的一些数据,也是给大家参考的,自己是最好的医生!给自 ...

  • 《名医谈怪病之多汗症》

    《名医谈怪病之多汗症》

  • 中医怎么治疗多汗症?

    ​​中医治多汗症的原理:健脾胃.护肝肾.调和营卫,补益气血,疏肝解郁.化湿和营.宣肺敛阴.益气固表. 肺主皮毛,皮毛赖肺的精气以滋养和温煦,皮毛的散气与汗孔的开合也与肺之宣发功能密切相关.因为皮毛为一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29讲,气血津液

    大家好,上次课和大家讲了气跟血的关系,还有血对气的关系,今天继续和大家讲气跟津液的关系,这些内容在前面也有所涉及,我们讲阴阳的时候,实际上气和津液的关系,跟气和血的关系的核心理论是一样的,因为气属于阳 ...

  • 动不动就出汗,很是苦恼该怎么办?中医辨证...

    动不动就出汗,很是苦恼该怎么办?中医辨证分类型,汗有全身出汗.局部出汗之分:汗还有自汗.盗汗.战汗.绝汗.黄汗--之分.今天主要讲自汗,大多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阳虚 平时手脚冰凉.畏寒,但无论是运 ...

  • 稍微一动就出汗叫“自汗”,是气虚了!中医教你如何调理

    朋友cc是个很爱干净的人,夏天至少每天洗两次澡,换洗两次衣服.聊天时她说了一个让自己很尴尬的事情,因为自己特别容易流汗,一动就容易流汗的那种.就算秋冬季节也很容易流汗,特别是脖子的地方流汗很严重,如果 ...

  • 中医:“出汗多”太烦人!中医养生“止汗”好方法,拿走不谢!

    先感谢两个男人:一个叫威利斯开利,他在1876年发明了空调:还有另一个男人在古代中国,叫后羿,他在很多很多年前,射了九个太阳! 给大家留了一个太阳,虽然很热,但最起码还受得了! 但对于"出汗 ...

  • 中医治疗--出汗与五脏有何关联

    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http://www.zgmjyxw.com/ 01 - 出汗与五脏有何关联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总结前人问诊要点的基础上,写出了中医问诊"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 ...

  • 张仲景的“群方之魁”!巧治爱出汗、浑身痒,这才是中医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267) 发汗解表治疗感冒 中医如何看待出汗

    大家现在都知道了,发汗解表可以治疗风寒感冒,不但效果好,而且没有副作用和后遗症,是一种简单.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而且治疗成本还非常低,一是生姜红糖水,二是紫苏茶,三是大葱姜汤水,这些都可以发散解表, ...

  • 「中医」出汗的秘密!宋丽

    炎炎夏日到了,人们可以身着鲜艳.轻薄,很是方便. 小暑过后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就要到了.尤其最近几天,感觉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炉,把大地烤得发烫,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人一动就浑身冒汗. 每天汗流浃背.浑 ...

  • 中医:出汗≠排毒!夏天常出这6种汗,最损害身体

    进入夏天,随着温度升高,天气也渐渐炎热,我们出汗也变得多了起来.这是人体正常的一种生理现象,但同时还蕴藏了非常多的健康信息. 有人说,多出汗是好事,排毒又瘦身? 有人说,使劲出出汗,皮肤也会变细腻. ...

  • 3种异常出汗,自汗、盗汗、冷汗,中医教你怎么调

    大家好,我是雷师兄 动不动就出汗是怎么回事?最近呢 好多粉丝 已经虽然是冬天了,好多粉还给我反馈什么呢?天气非常冷了,但是呢,还是非常容易出汗 那么这个出汗.从ZY的角度 我们来辩证一下,它又分好几个 ...

  • 容易出汗,冬天汗也多,是怎么回事?中医:出汗位置反映了病根

    一般来说,如果没有运动,在安静他状态下,身体不会无缘无故出汗.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即使没运动也容易出汗,就算现在到冬天了,汗也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正常吗?对于中医来说,汗出在哪里,可能哪里就隐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