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223)大败后的奖罚定律
相关推荐
-
历史的尘埃——周瑜胸口永远的痛
刘备被曹操的军队逼得走投无路,派出诸葛亮到东吴去推销孙刘联盟开始.虽然刘备和孙权同样都面临了曹操这个强劲对手的胁迫,可是仔细思考一下他们的处境,其实是很不一样的. 刘备曾经和曹操合作愉快,在徐州一起消 ...
-
“儒将”周瑜:有风度,才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
<三国演义>用一句"既生瑜,何生亮",为东吴大都督周瑜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在演义中,周瑜从那个"曲有误,周郎顾"的风流儒将,变成了一个"赔 ...
-
真实的赤壁之战,鲁肃是个好同志,诸葛亮是去分赃,庞统没有露面
赤壁之战是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时,孙权和刘备联手共抗曹操而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的结果是孙.刘联盟获胜,打碎了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基本上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此战也是三国爱好者最为津津乐道 ...
-
戛然而止的人生
纵然古代医疗条件不好,但也不乏长寿之人,如贾诩.孙权,更有甚者能活过百岁.但身在乱世,短命者更多,郭嘉38岁,庞统36岁,还有个36岁的周瑜,字公瑾. 不可磨灭的贡献 周瑜和孙策这对高颜值组合十分经典 ...
-
周瑜与赤壁之战,是他谱写了这场千古战史,不要再被演义欺骗
公元208年,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在浩荡东去的万里长江上同曹操的南下大军进行了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决定性战役--赤壁之战.指挥我国古代这场以弱胜强著名战役的孙刘联军统帅,就是年轻的杰出军事家周瑜,这年他才 ...
-
读通鉴(170)贾皇后的后宫迷乱
读通鉴(170)优势习惯共同体 哈耶克说: "道德规范,尤其是我们的财产.自由和公正制度,并不是人的理性创造,而是由文化进化赋予人类的一种独特的第二秉性.理智的人倾向于过高估计理智,认为运用 ...
-
读通鉴(317)桓温的北伐再次大败
读通鉴(317)桓温的北伐再次大败
-
读通鉴(354)刘裕灭姚氏后秦
读通鉴(354)姚氏政权灭亡 1.战略上的失措 义熙十三年丁巳,公元417年 春,正月,甲戌朔,有日食. 秦主姚泓朝会百官于前殿,以内外危迫,君臣相泣. (这个时候哭是最消耗战斗意志的举动.和平时期尚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
-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249年 春,正月,甲午,皇帝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皆跟从前往.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 ...
-
孟郊写母爱的一首诗,小时候读不懂,长大后却读哭了!
孟郊,唐代诗人,与韩愈齐名,为韩孟诗派的开创者.孟郊的诗主要以写世态炎凉为主,揭露了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对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也寄予了同情.所以孟郊也有着"诗囚"之称,并与贾岛有 ...
-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嘉平三年辛未,公元251年 春,正月,王基.州泰攻击吴兵,皆攻破,降者数千口. 三月,任命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 夏,四月,甲申,任命王昶为征南 ...
-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春,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进击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毌丘俭因为高句骊王位宫数次侵叛,督诸军征讨:位宫败走,毌丘俭于是屠丸都,斩 ...
-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性价比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比对 嘉平五年癸酉,公元253年 春,正月,朔,蜀汉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修在坐:费祎欢饮沉醉,郭修起身而刺杀费祎,刺杀成功.(这个人准备刺杀刘禅的.) 费祎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