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治妇科病脾胃为本

  《内经》云:“脾为中土,以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皆赖以养。”而妇人以冲任为本,“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然冲任隶属于阳明,因此,调理脾胃在妇科病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调理脾胃乃治病之王道,妇人病尤重。纵观妇人一生,历经经、孕、产、乳,其物质基础以血为用。然血赖气生,又赖气行。气血化生于脾胃。“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妇人则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妇人之血,无孕时,则为经水,有孕时,则聚之以养胎,蓄之为乳汁。

  脾胃同属中焦,通连上下,润燥相济,一升一降,出入有序,协调人体脏腑经络活动。妇人的经、孕、产、乳,都在脾的统摄下合理地“以血为用”。

  胃主收纳,属多气多血之腑。胃中水谷充盛,则冲脉盛,血海充盈,月经方能月事以时下。怀孕后,水谷之精气则下输胞宫,以营养胎儿。产后,脾胃化生之气血精微,以保障母体健康,并化为乳汁,哺育婴儿。故此,妇人病审症、用药,不可忘乎脾胃。

  妇人之病,论外感以寒、热、湿为主,内伤多由七情所伤,或饮食劳倦、多产房劳。这些因素多可使人体正气衰弱,伤及冲任,发为妇科病。一旦脾胃功能失常,则化源不足,气机不利,冲任二脉亏损,就可能导致妇人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妊娠恶阻、肿胀,胎动不安,甚则坠胎小产、产后缺乳、子宫脱垂等症。

  故此而论,脾胃失调,是产生妇科病的主要原因。故笔者对妇科病的治疗,重视脾胃,常以“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方加减化裁,辨证施治常获良效。经临床总结认为,妇科病主要体现在“气血”二字上,善调气血者,就必调脾胃。

  月经病与脾胃

  医者云:妇人之病,首重调经,诊断月经病的标准,乃月经之期、量、色、质。临床上如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则血海亏虚,常见月经后期、量少,甚则血枯经闭。脾胃不足,甚则中气下陷,血失统摄,则出现月经先期,量多,崩中漏下。脾胃失运,升降失和,常可见经行头痛头晕等症。

  中焦实火,也可殃及血海,迫血妄行。多有月经先期量多、崩中漏下。中焦脾胃虚寒,阴寒内生,浊阴下注,寒聚胞宫,则有月经推后、痛经、闭经等。

  临床之际应细辨脾胃与月经关系而施治。气血不足者,当补脾胃以资其化源。血不循常道者,当固脾胃以司统血。清浊不分者,健脾胃以促运化。中焦有热,凉脾胃以清血源。中焦瘀滞者,温脾胃以通胞络。

  总之,使脾健胃强,才可生化不息,升降有序,润燥相济,才有脏安经畅,而何愁月经病不愈也。

  带下病与脾胃

  妇人带下病治疗最重脾胃,脾虚则生湿,水湿泛滥,下注胞宫、胞脉,则成带下。《傅青主女科》云:“夫带下者俱是湿症。故临床对带下病的治疗,多以益气、健脾、除湿为主。

  笔者认为,带下多属脾气虚,补气健脾,为治带下之要领。因此治带下病,常用完带汤、补中益气汤,或以五味典功散加扁豆、山药、薏仁、泽泻等品。总之,健脾祛湿,为带下病第一治疗。

  妊娠病与脾胃

  妊娠病多见胎动不安,胎元不固。其症也多与脾胃有关。脾胃同属中土,其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一润一燥,表里络属,共同构成了后天之本。

  妇人怀孕后,阴血聚于养胎,多表现为阴血不足,火气有余,若加之有情绪波动,七情所伤,或外淫邪气侵袭,均可影响脾胃消化功能,而动胎元。

  胎儿者,“形成于先天,养形则全赖后天”。对于该病的治法,笔者主张,胎前用药,应无损胎元,当以安胎为先。故常用健脾胃、升清阳、资化源之法,使本固则血统,胎自安也。所以,应强调“妇人妊娠,调理脾胃最为重要”之论。

  产后病与脾胃

  妇人产后,气血大伤,“百脉空虚”,加之新产瘀血未去,新血未复。此时若调理不当,加之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稍有不慎,即可致病。故产后的调理,相当重要。

  《妇科经纶》指出:“新产之后,虽无疾,宜将息,调理脾胃,进美饮食,则脏腑多平复,气血自然如调,百疾不生也。”临床上,产后症属多虚多瘀,瘀去宫复则应首重脾胃,滋养阴血,为治疗和促进产妇康复的主要法则。常用方如归脾、补中益气、六君子之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这个方子,横扫一切妇科病,囊肿、肌瘤、月经不调都能治!

    女人的腹部有多重要?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 凡是那些妇科病缠身的女性,摸她的小肚子,一定是冰凉的,这跟穿的多少没有关系,身上和小腹永远是俩个温度. 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妇科病,都会在小腹上显出 ...

  • 第二章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学术特点

    第二章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学术特点 岭南中医妇科在岭南独特的地域环境和经济文化影响下,结合岭南妇女的体质特点,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学术流派特点, 如宗易水学派,善调补脾肾:合湿热地域,重 ...

  • 平胃散在妇科病中的运用:闭经

    导读:"对于平胃散的运用指征,笔者认为必须以张景岳提出的"有湿.有滞.有积"为依据,其中以有湿作为前提,滞与积,必须是因湿所致." 平胃散在妇科病中的运用 作者 ...

  • 『名医经验』治脾胃重在调养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家父施治妇人病,善于调理脾胃.认为妇人病脾胃病多,尤以脾胃虚弱为主.故善于应用补养药物,治疗脾胃虚弱之症. 对脾胃虚弱者,善于重用补养药.如重用山 ...

  • 『名医经验』治溃疡当重疏肝散瘀

    阮士怡是天津的著名老中医,临床建树颇丰.除善治心血管疾病外,他运用中药治疗消化道溃疡病,疗效显著.笔者现简要介绍一二. 现代医学认为,情志不遂.饮食失调等因素,可使胃黏膜分泌功能发生紊乱,胃酸和胃蛋白 ...

  • 『名医经验』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风痰痹阻、肺热气逆为关键病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既与一般的肺卫不固.气逆作咳不同,也与哮喘的宿痰内伏于肺有别.其多为肺脾气虚导致痰浊内恋,复因外感风邪,化热内传,邪热郁结于肺,致使风痰痹阻.肺热内壅.肺失宣畅.其气上逆而发为 ...

  • 『名医经验』治便秘未必通里攻下

    医案一 谭某,女,26岁. 2013年3月12日初诊:习惯性便秘,手足冰凉,脱发,四肢关节晨起偶有疼痛,纳可,小便调,梦多,舌淡红.苔后部微白.脉细缓,月经量可,有痛经,周期调. 处方:桂枝9g,赤芍 ...

  • 『名医经验』治小儿何以用桂枝千克

    笔者在重视中医基本功(技术)的基础上,也很重视诊疗过程中的"留白"(停药,给患者机体候气来复的机会).药物剂量的对比(当大则大.当小则小,根据病情让处方中药味的剂量大小悬殊).药物 ...

  • 『名医经验』治恶性肿瘤应以温阳为宜

    恶性肿瘤的发病与发展及手术后.放化疗等治疗后的体质变化,虚寒者多,实热者少.正虚邪实者多,单独邪实者少.故而寒凉药的应用不可多,扶正温阳法在治疗恶性肿瘤中,应用及时恰当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利保障.故而有 ...

  • 『名医经验』治失眠但求阴阳平衡

    对失眠的认识 <灵枢·口问>有云:"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又云,"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因此, ...

  • 『名医经验』治扁平疣经验方

    治扁平疣验方原为贵州工人医院侯医生所用,后为余师石恩骏教授治疗扁平疣屡用有效之方. 方药组成:柴胡3克,赤芍12克,丹皮4.5克,红花3克,白芷6克,防风6克,丹参12克,薏苡仁30克.水煎服,每日1 ...

  • 『名医经验』扶正祛邪重脾胃 衷中参西起沉疴

    肿瘤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的恶性疾病之一,于尔辛教授在其四十余年的肿瘤临床实践和探索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思想,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主要学术观点大部分都体现在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