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第19集

转载请说明出处

每周坚持原创

致力于跨界读书

用不同的经度突破思想的维度

工作中遇到其他部门的倾轧,如何优雅又完美地反击?与人斗,其乐无穷呀……

1/4

原文

《经》: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滕子来朝。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
秋,七月,杞侯来朝。蔡侯,郑伯,会于邓。
九月,入杞。
公及戎盟于唐,冬,公至自唐。

2/4

舆论战要会打

《春秋》记载的比较简略,如果按照《左传》的记载,估计很多读者就没耐心,会点击左上角的“X”号了。
鲁桓公二年是公元前710年,发生了几件大事:
1、宋国的华父督先杀孔父嘉,后弑君。
2、滕国国君来朝见鲁桓公。
3、鲁桓公和齐、陈、郑三国国君在“稷”这个地方召开维和会议,主题是:如何平定宋国内乱,保障宋国贵族的人权。
4、把宋国当年平定郜国的战利品——郜国大鼎拿回鲁国,放在鲁国的太庙。
5、七月,杞国国君来鲁国进行国事访问。蔡国和郑国国君在“邓”这个地方见面会谈。
6、九月,鲁军攻入杞国。
7、冬天,鲁桓公和戎族在“唐”地结盟,然后鲁桓公回来了。
这么多件事我们一篇文章讲不完,本文先讲第一件事。上文《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第18集》中讲过华父督看上了孔父嘉的老婆,想出了一条毒计,是什么呢?
要想攻杀当权的主政大臣,舆论阵地是非常重要的。兵马未动,舆论先行,先把他搞臭,再把他打倒,然后踏上一万只脚。这是三千年来封建王朝官场屡试不爽的法宝。但造舆论不等于造谣,谣言止于智者,忽悠一下无知黧民还是可以的,毕竟越是底层的人,越相信“阶层论”和“阴谋论”,情绪越容易激动,越容易被带节奏,很轻易就被煽乎成“愤青”。
但春秋时代是贵族政治,贵族行事以利益为先,“高门、寒门”这些论调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这很容易理解。假如你祖上十辈都是国君,到你这一辈顺理成章也是国君,你交往的人不是他国的国君就是本国的贵族,你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是高门,你会认为自己现在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所以也就无所谓“高门”和“寒门”的概念。只有思想上认为自己是寒门的人,才真正在意“寒门”这个概念,才会被洞察你内心的舆论制造者轻易的收割智商税。这是题外话。

所以造舆论不能编假话,假的真不了,聪明人一眼就看穿。半真半假也不行,如果被人捅破假的,那一半真的也成了假的。只有跳出思维框架,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比如清朝的曾国藩,曾多次率领湘军同太平军打仗,可总是打一仗败一仗,特别是在鄱阳湖口一役中,连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他不得不上书皇帝表示自责。在上疏书里,其中有一句是“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有个幕 僚建议他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这一改,果然成效显著,皇帝不仅没有责备他屡打败仗,反而还表扬了他。

笔者原来做营销总监的时候,一年连开25个卖场店,营业额同比超5倍,毛利润同比超7倍,营销部首次做到可以自负盈亏。但这样的业绩对销售部和商品部的压力很大。销售部负责直营系统,营销部做得越好,在老板面前,越显得销售部业绩疲软。而营销部的加盟店开的越多,出货量越大,但营销部是按照批发价对商品部提成,销售部是按照零售价对商品部提成,等于商品部增加了工作量,提成只能拿一半。所以商品部怨言很大。

在这种态势下,销售总监和商品总监就有了共同攻击我的理由,对方选的角度也很刁钻,不谈业绩、利润和部门费用,揪住两个点猛捶,即:

1、加盟店会产生欠款;

2、加盟店会产生库存;

这两个点确实是死穴,是服装加盟系统避免不了的。当时为了圈地加盟,几乎所有的服装品牌对于加盟商都有不同程度的欠款比例,也有不同程度的退货比例。商品部有库存指标考核,所以加盟店的库存一旦返回来,商品部的人脸色就相当难看。有一个月,在四次周例会上,商品和销售两个部门持续拿出对比数据,老板对营销部门就开始不满意了。

我是怎么反击的呢?

3/4

挨整不可怕,要会反击

我通过ERP进销存系统分析,发现商品部和销售部关系比较好的原因是:
商品部有库存考核指标,我负责的营销部一退货,商品部自然不高兴。而商品部最喜欢的是把所有的库存一股脑发到直营门店去,这样商品部的报表就好看了。而直营门店呢,因为销售额高,所以库存比例不明显。并且直营门店还可以打折促销,消化库存。
考核体系肯定是不合理的,但考核体系牵涉人太多,短时间内改变不了,如何扭转当前的劣势呢?我从对手的做法中吸取经验。加盟店和直营店比销售额是自讨苦吃,比库存比例也是以己之短较敌之长。但是我发现直营店平均每店人数比加盟店多至少50%,而每到季末的时候,直营店的库存打折力度是相当狠的,基本上是按照赔本一半的程度去打折。那么直营店的毛利润和净利润就是个突破点。当时我营销部管理52个门店,只有5个人,而直营店仅一个500平方的卖场就有员工22人。
我从这个思路去收集数据,从毛利率、人效两个点去突破,得出结论:
销售部每个季度前两月是赚钱的,最后一个月基本是赔钱,且人员过多,营销部月人效是50万,销售部的月人效最高是10万。且季末疯狂打折,对品牌的伤害力度会相当大。而商品部的库存其实并没有减少,只是转移到了销售部的货仓而已。
同时,我在会上把营销部一些畅销款的销售数据和销售部的销售数据拿出来对比,向大家说明有很多畅销款,加盟店在商品部补不到货,因为这些货都被商品部发到直营店去打折销售了。明明能够按照批发价销售的货品却因为商品部的私心而赔本一半销售,商品部的负责人是何居心?!这两个部门这么合起来上下其手,公司怎么能赚到钱呢?
这一反击对他们是非常致命的,老板马上要求财务计算数据出来,会后把商品部总监(他亲戚)和销售部总监(他想做亲戚没做成)叫进办公室谈了两三个小时。出来以后,这两人消停了一个季度。
然后,这两人又想出来一招:“商品折旧。”通过财务手段让进入打折库的商品折旧,这样利润表就好看了。我则增开销售培训课,加盟店听课需要缴纳费用,这样又增加了毛利率,我的利润表更好看。
就这样你来我往,不亦乐乎,直到我想好了下一步的路,跳槽为止。与人斗,其乐无穷啊……
讲这个故事看似离题万里,实际不离题。华父督的做法和商品销售两个部门总监的做法一样。人,只要做事就会出错,刁钻的对手抓到你的错处放大化,就很容易引导舆论,因为这个错处,是真有毛病的。

华父督派人在首都放舆论:“宋殇公继位不过十年,却发生十一次战事,而且此次都战败,百姓苦不堪言,都是孔父嘉导致的结果,我要杀死孔父嘉来让百姓安宁。”

事实是这样吗?是也不是。我们看看宋殇公和孔父嘉主导的十一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第一战:隐公四年,伐郑,围郑东门三日。胜。

第二战:隐公四年,夺郑国“禾”地,胜。

第三战:隐公五年,取邾田。胜。

第四战:隐公五年,打败邾郑联军,夺“郛”地,胜。

第五战:隐公五年,伐郑,围长葛。胜。

第六战:隐公九年,郑奉周天子命伐宋,宋国保卫战。胜。

第七战:隐公十年,鲁国在“营”地打败宋国。败。

第八战:隐公十年,宋卫两国联军攻入郑国。胜。

第九战:隐公十年,宋蔡卫三国伐戴国,败。

第十战:隐公十年,郑庄公伐宋,宋国保卫战,平。

第十一战:隐公十一年,郑、虢两国联军伐宋,宋败。败。

统计一下,十一战七胜一平三败,比曾国藩的战绩强多了。那为什么宋国的人上至贵族下至百姓都会相信了呢?因为:

1、这十一战胜是小胜,败则是大败,特别是伐戴国的失败,几乎全军覆没,让人记忆深刻;

2、胜仗多在宋殇公即位前期,败仗则多在最近几年,人类的记忆习惯决定了对最近发生的事情印象更深刻;

3、在封建王朝时期,打仗确实耽误农时;

4、打仗多了必死人,家中亲人死于战场,必然会恨屋及乌,对提议发动战争的人没有好感;

所以,华父督提出的这个舆论点,是非常犀利的,说明华父督对人性很通透,对群众情绪也把握得非常准。同时也说明得到宋殇公支持的孔父嘉确实大权在握,否则华父督也不会采用先造舆论的方法了。

4/4

不会反击只有失败

那么孔父嘉会不会反击呢?不会,他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从一个侧面来看一下,曹魏时期,司马昭的幕僚杜预说:
“孔父嘉……内不能治其闺门,使妻行于路,令华督见之;外取怨于民,使君数攻战而国人恨之,身死而祸及其君,故书名以罪孔父也。”
孔父嘉是当时宋国司马(国防部长),按照礼制,家中女眷外出,要在帽子上加面纱,旁边有仆人随行,以遮蔽其他路人的窥视。而孔父嘉的妻子在街上,能被华父督远远看见,然后目送很远,说明孔父嘉家中规矩不严,女眷上街不带面纱,遇到路人窥视,也没有奴仆出来呵斥。侧面反映出孔父嘉组织管理能力低下。
当时喜欢打仗的并不是孔父嘉,而是宋殇公,孔父嘉既然是宋殇公的宠臣,不能劝谏宋殇公,反而跟随宋殇公去打仗。打完仗以后,发现百姓有怨言,不能善加疏导,而是任由这种情绪扩大化,以致被华父督利用,因“妻美”使自己被杀,又连累国君被杀,是有罪的,所以在记录历史的时候,不写他的名字,只是用“孔父”(姓孔的老贵族)来称呼他。
杜预的评论我认为是比较中肯的,古人云: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家”与我们现在的“家”不是一个概念,春秋时代的“家”是家族的意思。大家族上万人,小家族也有百十人,如果没有规矩,那就乱套了。所以能把家族事务理顺,才有可能去治理一个诸侯国。连家都治理不好的人,怎么能治理一个国呢?
从这一点看,孔父嘉死的不冤。当然,华父督也确实阴毒。阴毒的小人盯上了疏于防范、志大才疏的马大哈,结局已经了然,华父督的“妻美”只是个导火索而已。
我这里也经常有来预测的朋友跟我抱怨说公司里遇到小人,很烦,很讨厌,我就会说:“看来在公司的斗争中你赢得少输得多,甚至是全输。”对方一边表示惊讶,一边说:“我不善于勾心斗角,我是个善良的人。”言外之意,自己是个谦谦君子,所以才被恶毒小人逼迫。
我则会说:“你是个善良的人我信,但你概念里的君子并不是真正的君子,而应该叫做'窝囊人’。君子,是能做事又能保护自己不受小人伤害,且必要时刻有能力反击的人。你不善于勾心斗角是因为你在勾心斗角中没有赢过,因此你才给自己找这个借口,像鸵鸟一样一头伸进这个借口里。”
“而你为什么没有赢过呢?因为你对人性不通透,把握不住。你为什么对人性不通透呢?因为你不愿意去了解,你认为那是阴谋,从内心里抗拒,你担心看到自己不愿意面对的自己。但是像我们的伟人,他愿意去了解,他在行军过程中喜欢读的书就是《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他经常研究人性,研究群众情绪,他常说'与人斗,其乐无穷。’他为什么说这话呢?因为他愿意研究,所以他通透,他能把握住,所以他总是赢,然后他就感觉到乐趣。”
“你没有感觉到乐趣,是因为你很少赢,仅此而已。”
“那我该怎么办呢?”对方问。
“很简单”,我说,“多看宗成读《春秋左氏传》,因为这本书是孔夫子唯一亲手编纂的书,是一本教你如何看通透的书,看完宗成的分析,再去看原文,你能得到更多。多分享给别人看,因为只有跟你同频的人多了,你才会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你才能在更广的层面上得到交流和帮助。也可以看看《资治通鉴》,这本书也很好。只要能坚持,半年以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巨大变化。”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对了,关于孔父嘉死亡的事情,编纂《春秋》的孔夫子玩了个文字花招,是什么呢?我们下集再说。

---本文完---

我知道有物书斋的读者都是喜欢深度思考的。


注:传统奇门遁甲第2期中级提高班定于冬季开班,现在可以报名,课程大纲请看“培训咨询系列”下文章。

费用询问助理宋老师(扫描下方二维码),书友会成员有优惠。

2018年10月之后中级班学员免费复训,2018年十月之前学员需先参加初级班。

培训资讯系列

与人生哲学相关的文章

宗成读《春秋左传》系列

散文小说系列

宗成谈奇门九星系列

有物·有悟系列

(0)

相关推荐

  • 孔子原来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背后有这样一个血腥的故事

    作者:学思知行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影响深远. 如今,人们都把曲阜作为孔子的故乡,其实,孔子的祖籍并不在曲阜,他的祖上是春秋时宋国的贵族,被封于栗邑( ...

  • 历史上最致命的邂逅:看了美女一眼,就杀同僚、弑君上

    作者:齐云轲 春秋时期的宋殇公十年(前710),宋国太宰华督发动兵变,入宫弑君,宋殇公血洒宫廷.而导致华督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弑君的原因,并非是他与宋殇公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是因为一个女人. 一.浪漫的邂逅 ...

  • 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第1集

    转载请说明出处 商业合作请扫描文后二维码 每周坚持两篇原创 致力于跨界读书 用不同的经度突破思想的维度 春秋第一幕就是狗血的家庭伦理剧情. 1/4 原文和译文 <左传>原文: 惠公元妃孟子 ...

  • 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第3集

    转载请说明出处 商业合作请扫描文后二维码 每周坚持两篇原创 致力于跨界读书 用不同的经度突破思想的维度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是优秀的人做事屡做屡败的原因之一. 1/3 原文 今天我们来看&quo ...

  • 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第4集

    转载请说明出处 商业合作请扫描文后二维码 每周坚持两篇原创 致力于跨界读书 用不同的经度突破思想的维度 欲令其亡,先令其狂 1/5 原文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

  • 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第5集

    转载请说明出处 商业合作请扫描文后二维码 每周坚持两篇原创 致力于跨界读书 用不同的经度突破思想的维度 沉稳狠辣的郑庄公,论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1/3 原文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 ...

  • 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第6集

    转载请说明出处 商业合作请扫描文后二维码 每周坚持两篇原创 致力于跨界读书 用不同的经度突破思想的维度 所以圣人安心,霸者诛心. 1/6 原文 <隐公十一年>:夏,公会郑伯于郲,谋伐许也, ...

  • 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第7集

    转载请说明出处 商业合作请扫描文后二维码 每周坚持两篇原创 致力于跨界读书 用不同的经度突破思想的维度 两个熊孩子引发十年战乱 1/6 原文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l ...

  • 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第8集

    转载请说明出处 每周坚持原创 用不同的经度突破思想的维度 人民的名义 1/4 原文 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 ...

  • 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第9集

    转载请说明出处 每周坚持原创 用不同的经度突破思想的维度 同样的手段,目的变了,就不再高尚 1/3 原文 卫人逆公子晋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书曰"卫人立晋",众也. 2/3 ...

  • 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第10集

    转载请说明出处 每周坚持原创 用不同的经度突破思想的维度 事出反常必有妖 1/4 原文 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 ...

  • 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第11集

    转载请说明出处 每周坚持原创 用不同的经度突破思想的维度 领导的话要认真听.反复听.仔细听. 1/4 原文 <经>: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 <传>: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