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和神经功能下降导致排尿困难的低活动膀胱

“膀胱低活动症”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泌尿系统疾病,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这是一种由于膀胱功能下降而导致排尿困难的疾病。由于发病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人们担心超老龄化社会的患者人数会增加。就此询问了东邦大学医学中心大桥医院(东京目黑区)泌尿科的关户哲利教授。

▽膀胱的收缩能力下降

膀胱是储存肾脏产生的尿液并每天排尿数次的器官。排尿时,膀胱收缩,同时尿道张开,有力地推出尿液并排空膀胱。

然而,由于某种原因,膀胱的收缩力下降或尿道没有充分打开,导致尿液难以排出。如果尿液因这些因素(残尿)留在膀胱内,则很可能发生膀胱炎症。尿液堆积的感觉可能会变得迟钝。这就是低活动膀胱。

关户教授说:“收缩力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膀胱的肌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弱。除此之外,中风和糖尿病等疾病也会导致控制膀胱和尿道的神经功能下降。”

诊断是通过检查尿液的动量和残留尿液的存在与否。特别是,男性的前列腺肥大症、女性的骨盆脏器脱离等也会导致尿失禁,因此,鉴别这些疾病尤为重要。

▽如果残尿过多,也可以自己导尿

如果是轻微症状,则应进行定时排尿(规定时间排尿)、二阶段排尿(排尿完毕后不久再次排尿)等,以减少残余尿液。不过,关户教授说:“如果用手按压或腹压排尿的话,也有可能会对膀胱造成负担,所以需要注意。”在药物疗法中,主要使用改善尿道打开的α1阻断药的情况比较多。

在残尿较多的情况下,有需要自己从尿道到膀胱插入细管,使膀胱内的尿液排出的“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的情况。学习技术是必要的,但据说即使是老年人也能学会。

如果有尿不出来、有残尿感等自觉症状的话,建议去泌尿科就诊。另外,关户教授建议:“随着年龄的增长,膀胱和尿道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努力预防生活习惯病也有可能预防低活动膀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