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苏12 苏黄之交 志趣相投​

徐苏12 苏黄之交 志趣相投
秦观之后,另一位日后的苏门学士黄庭坚也以诗来投。
黄庭坚,年龄比苏轼小八岁,是李常的外甥,孙觉的女婿,这二位都是苏轼的多年老友兼官场同僚。
尽管有这两层关系,黄庭坚却并未以此为倚仗,反而在给苏轼的诗中无比谦逊,认为苏轼乃宰辅之材,却被朝廷冷落在旁。尽管如此,君子当有立身风骨。
苏轼给黄庭坚回赠二首,一方面勉励后辈,另一方面也对自己的处境做出了客观分析:
顾我如苦李,全生依路傍。
纷纷不足愠,悄悄徒自伤。
录于文末,自赏。
随诗所附信函中,苏轼回忆起最初在孙觉那里听说黄庭坚其人时的印象:始见足下诗文于孙莘老之座上,耸然异之,以为非今世之人也。”
当时孙觉对苏轼说,这个女婿虽然有些才情,但为人低调,没什么名声,希望苏轼多多替他宣扬,苏轼评价黄庭坚:
“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然观其文以求其为人,必轻外物而自重者,今之君子莫能用也。”
这是多么高洁、高阶、高级、高雅的评价啊,不要说被评价者本人是何样感受,就是我这样的后世旁人见了,也要感动得有些想要落泪了。
虽然我没有具体统计与抄录过,但仅凭这些年读苏轼传记与诗文的印象,似乎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得到苏轼如此高赞。
作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黄庭坚在宋诗上的成就与开创性,完全不输于苏轼,二人在世时,即被士人誉称苏黄。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他更是与苏轼、米芾、蔡襄/蔡京并称宋四家。
在这里,随手找来一首黄庭坚的诗作,其中境界,可见一斑。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苏轼曾这样感慨他与黄庭坚的相识、相知:
我今独何幸,文字厌奇玩。
又得天下才,相従百忧散。
正所谓,君子相投,必以志趣。小人戚戚,唯以利欲。
徐州时期的苏轼,正值盛年,生理与心理上的精力都处于一生的巅峰期。
在仕途上,虽有新党作祟,但也算逐渐走入正轨。在官场之外,他的名声几乎达到了巅峰,一时间,成为了全国皆知的文学偶像。
于是,提携后辈也成了苏轼责无旁贷的责任。
除了苏门四学士之外,苏轼正在向他的老恩师欧阳修、张方平学习,从青年人中寻找有才学、有见识的人物,加以点拨、栽培,但与欧张相比,苏轼与后辈的相处,因性格上的随性与恬淡,又多了一些轻松融洽的气氛,亦师亦友,一张一弛。
当时间退回到元丰二年(1079)的徐州城内,有一对王氏兄弟,颇得苏公赏识,
他与王氏兄弟的人生中还有着吟诗作对、饮酒赏月的好兴致,这年二月,某夜,明月之下,苏轼听着王氏兄弟吹奏着曼妙的洞箫之音,作诗一首,谁成想,竟然几乎成为自己往后岁月的谶语……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
黄庭坚
其一
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场。
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
孤芳忌皎洁,冰雪空自香。
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
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
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
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旁。
但使本根在,弃捐果何伤。
其二
青松出涧壑,十里闻风声。
上有百尺丝,下有千岁苓。
自性得久要,为人制颓龄。
小草有远志,相依在平生。
医和不并世,深根且固蒂。
人言可医国,可用太早计。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
其一
佳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
陈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
大哉天宇间,美恶更臭香。
君看五六月,飞蚊殷回廊。
兹时不少假,俯仰霜叶黄。
期君蟠桃枝,千岁终一尝。
顾我如苦李,全生依路傍。
纷纷不足愠,悄悄徒自伤。
其二
空山学仙子,妄意笙箫声。
千金得奇药,开视皆豨苓。
不知市人中,自有安期生。
今君已度世,坐阅霜中蒂。
摩挲古铜人,岁月不可计。
阆风安在哉,要君相指似。
(0)

相关推荐

  • 从苏轼和黄庭坚的唱和,略窥古代文人的风雅之趣

    和诗,是中国古代文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社交方式,你寄我一首诗,然后我再根据你的韵脚次韵一首,如此可以连绵不绝,不仅可以增进感情,也锻炼了创作功力. 苏轼的诗留存到现在的约有2800余首,其中超过三分 ...

  • 黄庭坚与苏轼的交游

            在文学史上,黄庭坚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主要是指二人诗书相当.道义相激与德才同骈,可以为世之楷模.         黄庭坚与苏轼的交游,始于苏轼对黄庭坚的推许.熙宁 ...

  • 杭苏25 苏黄之交 始于流民:东坡门下大学士的出场​

    杭苏25 苏黄之交 始于流民:东坡门下大学士的出场 时间已经过去近千年,依然有那么多人热衷于捧读苏诗.研究苏轼.读览他坎坷的一生,除了因为苏轼有一具趣味到极致的灵魂,有惊艳了千年的文采之外,更重要的一 ...

  • 黄苏12 一十四年真如梦 春风岭上曾断魂

    黄苏12 苏轼的K歌: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一十四年真如梦 春风岭上曾断魂 元丰三年(1080)春天的苏轼,根本没有心情写什么豪迈或婉约的诗词,很显然,他的心还没有从三天前净居寺的悲伤中走出,依然盘算 ...

  • 《花好月圆春常临》演唱:苏佩娟 黄燕娟

    《花好月圆春常临》演唱:苏佩娟 黄燕娟

  • ​人社部门:苏康码“黄码”职工隔离期间年休假、工资支付问题的意见 | 劳动法行天下

    作者:刘秋苏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苏康码"黄码"职工居家隔离观察期间有关年休假使用.工资支付等问题的答复意见(一) 按照江苏省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对苏康码" ...

  • 诤苏 12 再发别友诗 子去亦宜然​

    诤苏 12 再发别友诗 子去亦宜然 大约在治平四年(1067),王安石时任翰林学士,登州曾出了一起故意伤害案,妻子失手打伤丈夫之后投案自首. 当时,登州太守许遵认为这女子的认罪态度很好,请求减刑. 因 ...

  • 杭苏12 径山缘 常州梦 大领悟 唯坡仙

    杭苏12 径山缘 常州梦 大领悟 唯坡仙 在巡视临安期间,苏轼顺道游览了近郊径山. 从遗存的苏轼文章笔记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综合素质绝佳的驴友,体力好,文笔好,兴致高,而且有时间,有热情. 苏轼与径山 ...

  • 圃苏12 射虎豪饮 成就了豪放苏词的开山之作

    圃苏12 射虎豪饮 成就了豪放苏词的开山之作 熙宁八年(1075)深秋,密州微寒,但因祈雨有成,百姓丰收,苏轼从常山归来时心情大好,于是与密州掌管户籍与农业的官员兼自己的多年好友梅庭老相约,前往密州的 ...

  • “苏康码”黄码赋码和转码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及早管控和彻底排查涉疫风险人员,江苏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苏康码"黄码赋码和转码办法(试行)>(下称"办 ...

  • 乌苏12 游记也能成罪证?一份最荒唐滑稽的文字狱状

    乌苏12 游记也能成罪证?一份最荒唐滑稽的文字狱状 乌台诗案的文献记载中,何舒二人折子呈上时,还有一封很奇葩的折子随后递了上去. 说起来,何舒二文纵然恶毒,但至少是下了功夫从苏轼过往言行笔记中寻找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