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读《会饮篇》 探讨什么是爱(十七)

我们最该摒弃的就是二元论思维模式,它是根深蒂固的,随着认知的提升,人们会更容易意识到它,却基本无法戒除它,所以再智慧的人也会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错,那么,这就提醒我们,每每思考时如果只考虑了两种极端的情况,就需要强制自己去想想它们中间那段长长的状态。

——坤鹏论

《读<会饮篇> 探讨什么是爱(十六)》坤鹏论讲了,苏格拉底第一步先将阿伽松的颂辞彻底推翻。

接着,他便开始转述与狄奥提玛(又译为第俄提玛、狄欧蒂玛)的对话,这是他的第二步,可谓《会饮篇》中最精彩的部分。

一、狄奥提玛何许人?

出现有声的女性,在柏拉图对话录中是不多见的。

除了狄奥提玛外,也就只有伯里克利的情人阿斯帕西亚了(后面会介绍她)。

狄奥提玛是何许人也?

我们一起看看苏格拉底是怎么说的:

第一,她来自于古希腊城邦曼提尼亚(也译为曼丁尼亚或曼底内亚)。

该城邦因为战略地位重要,历史常作为战场,最著名就是发生在公元前362年的曼提尼亚战役。

这场战争本是底比斯和斯达巴争夺希腊世界霸主地位的归属,结果它们却是两败俱伤,被马其顿人坐收渔翁之利、征服希腊世界扫除了障碍。

后世有说她确有其人,也有说她是柏拉图虚构的。

第二,她是一位神秘的女先知,或是女祭司,“对爱情和其他许多问题都有真知灼见。”

比如:“劝过雅典人祭神攘疫,使那次瘟疫推迟了十年”,坤鹏论在《西方哲学的起源真该归于古希腊吗?》讲过,公元前430年~公元前427年三年间,雅典爆发了一场大瘟疫,夺走了包括一手创造雅典黄金时期的执政官伯里克利在内的大约三分之一人口。

前面也讲过《会饮篇》中的情节发生在公元前416年,时间正好相差十年。

第三,“也就是她,传授给我许多关于爱的道理”,言外之意,狄奥提玛是苏格拉底的老师。

二、不美一定是丑吗?不智慧就无知吗?

苏格拉底说,当初他在与狄奥提玛讨论对话爱神时,也和阿伽松一样,“先说爱神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然后再说他的功劳。”

“当时我向她说的话也和今晚阿伽松向我说的一模一样,我说过爱神是位伟大的神,是喜欢美的东西的。”

狄奥提玛“驳斥我的话也和我驳斥阿伽松的一模一样,认为按照我的话来看他既不美也不善。”

于是,苏格拉底质疑道:“狄奥提玛啊,你怎么说爱神是丑的、恶的呢?”

而狄奥提玛接着说出了一段发人深省、沁人心脾的道理:

“你以为不美就一定是丑吗?”

“不智慧的就无知吗?”

“你没想到智慧与无知之间有一个中间状态吗?”

“有正确的意见而说不出所以然来,就不是有知识(因为没有根据的不能算知识),却也不是无知(因为有正确内容的不能叫无知)。所以很明显,正确的意见就是介于智慧和无知之间的东西。”

所以,“那你就不能说不美的就是丑的,不善的就是恶的。爱神也是这样,你承认他不善也不美,可不要说他必定丑、必定恶;他是介乎二者之间的。”

从这段话中,坤鹏论品出了思考问题要摒弃非黑即白二元论的思维模式,不强求多元论,最起码也要是三元论的。

也就是说,要考虑到,甚至是重点考虑到两个极端中间那长长的,也是现实中最多存在的中间状态。

相信和坤鹏论一起学习过复杂性科学、概率论的朋友,一定会对此有着深深的相信与认同。

当然,按照塔勒布在其《反脆弱》一书所写的,在这个概率世界,最好要采取杠铃策略,不管是投资,还是生存。

这个策略讲的是,主要在中间状态下重注,但最好也在极端上面下小注,一旦当类似黑天鹅这样的极其微小概率成为现实后,就能获得巨大的回报。

三、爱神是介乎人与神之间的精灵

接着,苏格拉底不明白地问道:“可是人人都承认他是一位伟大的神。”

所以,爱神怎么可能是介乎美与丑、善与恶之间呢?

狄奥提玛问道:

“你不是把那些拥有美的东西和善的东西的称为幸福的吗?”

“你不是认为一切神灵都是幸福的,而且是美的吗?你有胆子说一切神灵都是不美的、不幸福的吗?”

这些问题说明了:神不应该缺少美的东西和善的东西,而且还是一丝一毫都不缺少,神也从来不会担心未来会缺少,因为神的拥有是永恒的,神是大圆满的。

但是,根据爱是对欠缺的东西的欲求,“爱神正由于缺乏美的东西和善的东西,所以才欲求这种东西”,那么“那个缺少美的东西和善的东西的(爱神),怎么能是神呢?”

“爱神又是什么呢?是会死的凡夫吗?”

狄奥提玛说:“像前面说的那样,是介乎会死的人和不死的神之间的东西”——“一个大精灵,因为精灵是介于神和凡人之间的。”

“精灵有什么功能呢?”

“他们来往于天地之间,传递和解释消息,把我们的崇拜和祈祷送上天,把天上的应答和诫命传下地。由于居于两界之间,因此他们沟通天地,把整个乾坤联成一体。”

“他们成了预言、祭仪、入会、咒语、占卜、算命的媒介,因为神祗不会直接与凡人相混杂,只有通过精灵的传递,凡人才能与诸神沟通,无论他们是醒是睡。”

“精通这些法术的人被说成拥有精灵的力量,而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只是寻常的工匠。”

“精灵有很多,精灵的种类也很多,爱就是其中之一。”

四、关于精灵

我们知道对苏格拉底的指控中就有一条——“相信他自己发明的神灵”。

这个神灵指的就是精灵,苏格拉底将其称为代蒙。

精灵及相关概念在柏拉图诸多对话录中反复出现,不仅表述存在差异,有时甚至彼此矛盾。

学术界公认,关于精灵比较准确的说法就是上面所说的,也就是《会饮篇》中狄奥提玛的说法。

对于精灵总结下来,有以下要点:

第一,柏拉图清楚地区分了神、精灵与人以及他们的关系,精灵,是神与人的中介;

第二,精灵是神分派给个人的事物,以使人实现自己的命运,所以精灵对人的生活具有引导作用,但是,精灵的行为并不出于主动,而是出于神的命令。

对于实现命运和引导生活,在《理想国》的厄尔神话中表现得很明确。

根据厄尔的描述,人死之后其灵魂经过一系列旅程,开始选择自己下一世的命运,随后神将精灵分派给人,精灵的作用就是“作为生活的监护者和所选择命运的实现者”。

在《裴多篇》也提到,每个人去世后,那个曾经分派给个人的精灵会领他的灵魂去某地交付审判,然后渡过哈德斯,在经历过一段旅程后,再由一位新的向导带回这里,重新开始一段新的命运。

第三,到了后期著作《蒂迈欧篇》,柏拉图在其中又提出了另一种精灵——“现在我们应该把灵魂中最高级的部分认为是神所予我们的,作为我们的引导精灵”,他是对《裴多篇》和《理想国》中精灵不足的补充,是更为高级的精灵,其特点有:

他是内在于灵魂中的一个部分,对应的是《理想国》中灵魂三分中的理性;

他关乎德性,引导着人的灵魂追求神圣与永恒,但并不强调命运的达成;

他的行为是在现世的引导行为,引导人实现德性的上升。

柏拉图认为,在两种精灵的共同作用下,构成了一个人灵魂德性不断上升向善的完整过程,人的命运在此过程中不断得到改善。

其言外之意则是,神派两种精灵共存于一人之身,他们都是神所赋予人的神圣事物,一方面作为监护者出现,全面照料一个人,使其实现当初灵魂所选定命运,另一方面则以内在于灵魂的方式引导人的灵魂上升,拉升灵魂,提升人的德性。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坤鹏论
(0)

相关推荐

  • 丑陋总是和神圣相悖

    费德鲁斯和他的同伴请求苏格拉底以他认为最好的方式来演讲. 然后,苏格拉底又补充道,请你允许我先问阿伽通另外一些问题,以便于我可以把他的许可作为我演讲的前提. 费德鲁斯说,我同意:提问吧. 然后,苏格拉 ...

  • 读书会|读《会饮篇》,理解爱的严肃与崇高

    读书会是公众号的固定栏目.每个月我都会带领学生们以读书会的形式,深度阅读与讨论一本经典.读书会结束后,如果得空,我会争取将讨论内容整理成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 七夕前,我带领学生读了柏拉图的<会 ...

  • 坤鹏论:读《会饮篇》 探讨什么是爱(一)

    都说哲学是爱智慧,可人们总是将视线集中于智慧,而忽视了什么是爱,如何去爱. 从"重要的不是怎么说而是如何做"这个概率世界最强真理的角度讲,爱,才是关键. --坤鹏论 一.最伟大的对 ...

  • 坤鹏论:读《会饮篇》 探讨什么是爱(二)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这是概率世界的最强生存法则,君不见,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问题都是.都能在折腾中.在发展中.在干中解决. --坤鹏论 会饮当晚到场人员几乎是苏格拉底时期,且与苏格拉底志同道合的最强阵 ...

  • 坤鹏论:读《会饮篇》 探讨什么是爱(三)

    不管什么样的生活,只要是自己深爱的,便都值得活,因为幸福就是能够印在心中永远抹不去的快乐时光. --坤鹏论 介绍完背景资料和人物之后,请大家跟随坤鹏论一起进入会饮现场,听一听这些人中翘楚们对爱神的赞美 ...

  • 坤鹏论:读《会饮篇》 探讨什么是爱(四)

    人类的道德标准是具有时空性的,很多时候,人就是它的尺度,所以对于古人的思想,了解其时代背景是必需的,最忌讳.最不客观的就是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过去. --坤鹏论 一.为什么古希腊的爱会如此? 坤鹏论讲过 ...

  • 坤鹏论:读《会饮篇》 探讨什么是爱(五)

    将披在人类身上的层层外衣无情地剥掉,剩下的最本质的只有尼采所说的权力意志,其根本表现就是人的各种欲望,其中最根本的欲望就是生命力的扩张. --坤鹏论 一.正确认知古希腊的少年爱 亨利·贝尔在其著作&l ...

  • 坤鹏论:读《会饮篇》 探讨什么是爱(六)

    法律的本质是人类关系的规定以及违反规定后的惩罚依据和措施,另外,法律的特点是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而不是可以做什么. --坤鹏论 一.赞美古希腊的少年爱 接着,鲍萨尼亚旗帜鲜明地赞美古希腊的少年爱,并主 ...

  • 坤鹏论:读《会饮篇》 探讨什么是爱(七)

    只要在你或别人找借口时稍稍留意,就会发现不管什么样的借口,即使是完全相反的说法都能被我们说得大义凛然.无比高大上,所以,对于自己来说,借口永远是它还是个念头时就该马上摒弃掉的垃圾,用它越多,你的底线越 ...

  • 坤鹏论:读《会饮篇》 探讨什么是爱(八)

    学到新知识跟挣钱一样,是得到的幸福,这其中的关键是,它们都是可以换取其他东西的财富. --坤鹏论 掐指一算,坤鹏论自2015年年底开始坚持写作已经5年半了. 这2000天中,在写作这件事上,我明显地感 ...

  • 坤鹏论:读《会饮篇》 探讨什么是爱(九)

    金钱和智慧可谓人之最重要的两种财富,一个有形,一个无形,有形的钱是可以被别人拿走的,所以,太有钱后往往就会沦为钱的奴隶,时时刻刻为它担惊受怕,为它费时费力费财日夜守护,而无形的智慧则不然,它才是真正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