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变得越来越自信,请养成三种做事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你会吗?
文/唐若
唐若心学原创作品,违者必究
自信更重要来自我们强大的思维方式。你对事情的理解和处理态度决定了我们自信的强度和宽度。
如果我们明白了自信的最根本法则来自我们内在的做事方式,你或许就会明白,真正需要成长的是你的自我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

第一个思维习惯:曝光疗法,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
在这个世界上,人的恐惧是影响我们自信的根本,如果我们想要变得自信,最重要是需要突破恐惧的假象。
很多时候,人的大脑有很多恐惧,恐惧会束缚我们的潜力,也会束缚我们的影响力,更会束缚我们的行动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突破自己的恐惧,心理学上认为,我们越害怕什么就去做什么。通过实践去破除我们内在的头脑障碍。
曝光疗法的本质是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恐惧是想象出来的,通过去做,就会发现,恐惧根本不存在。

那些自信的人之所以能变得非常的果敢,也是因为在生活的实践中去塑造自我的能力和技能,是他们变得强大的根本。
我们与其停留在头脑中想象,不如多去实践,我们越多的实践,我们越能看到自我实际上能够掌控生活的方向。
曾经TED讲述一个社交恐惧症的人如何化解自己的社交恐惧症,他通过向100个陌生人求教, 当时好像拒绝他的人是少数,他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愿意帮助他,从而极大改善了他的社交恐惧情结,也让他有勇气重新生活。
学会做自己害怕的事情,是我们自身突破的关键,也是自信建立起来的关键,我们越尝试这样做,我们越能看到自我的潜能。

第二个思维习惯:对痛苦保持持续思考
人在面对痛苦的时候,往往有两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是视而不见,像鸵鸟一样把自己藏起来。痛苦依然在那里,就像成长的拦路石一样,让我们无法跨越过去。
最后我们只是不断停留在过去,痛苦会一直伴随我们,甚至我们被痛苦压抑喘不过气来。
还有一种人面对痛苦的态度是懂得好好去面对,他们会认真思考痛苦背后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痛苦的反思形成自我的成长合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痛苦对于每个人来说到底是灾难还是礼物,其实取决于我们自身。如果我们能够读懂痛苦背后的成长课题,我们学会去攻克这个课题,我们自然而然就会变得强大。

曾经有一个人讲述自己每次被领导批评的时候,他会觉得非常痛苦,因为他会认为领导对自己有成见,所以见到领导都很痛苦。
后来他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害怕领导批评,实际上是担心自己的面子,他发下当他勇敢放下自己面子,注重引导所批评的内容是否有价值的时候,他再也没有情绪问题,他的突破让他也成为公司增长最快的员工之一。
尼采曾说,不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好的人生来自我们内在的探索,更来自我们对所处事情的理解。
从痛苦中成长,才会让我们不断涅槃,更能让我们从生活中跳出来,看到生命的真相。如果你相信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安排,自然你的内在就不会抗拒。
遇到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断抗拒痛苦,不接受痛苦,不断逃避痛苦才是最可怕的,这种逃避会一步步打击我们对生活的信心,更会让我们自身不断消沉下去。
如果我们懂得从生命的痛苦中汲取营养,去完善自我,我们就不会困惑,更不会纠结,而是懂得用最好的态度去应对生活,自然生活就会更美好。

第三种思维习惯:不要绝望,对生活永远保持希望
好的思维方式是有力量的。对待生活,遇到任何困境,我们都不要绝望,而是对生活保持希望。
我们要相信,老天给我们的永远是最好的,表面上看来有些短暂的挫折,也是为了给我们最大的生日礼物。
上帝关闭了一扇窗,必然也会关掉另一扇窗户。我们对待生活保持希望,才能真正连接好运。
人最可怕的是被坏情绪笼罩,看不到外面阳光的进来。对待生活永远都怀有希望,是我们最需要养成的一种信念。

这种信念不是盲目的,而是一种内在的坚定,是去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我们最需要是调整好自我的频率和状态,连接更高的维度,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
举个例子来说,几年前,因为投资人撤资,公司临时解体,而我失业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而我那时总会有一条路属于自己。
后来当我转型成为一个自媒体作者的时候,我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而在这个领域我才找到了内在心灵的归宿。
看起来曾经的绝望对于我来说开始变成了一个新生的机会。对生活保持希望,无论生活发生什么,我们都需要保持积极探索的状态,不要用挫折否定自己,而是去思考更适合自己的路,我们总能在时间的陪伴下,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真正的自信来自我们对世界积极的探索,我们越能在世界养成这几种思维和处世习惯,我们越能凭借自己的勇气,胆识和智慧立足社会,找到自我发光的舞台。
今日话题:你有这三种做事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吗?欢迎探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