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化】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自我反省

小时候,我有一股戾气,认为自己做的决定都是对的,认为自己说的话就是最有道理的。不容任何小伙伴反驳。大概是因为当时成绩太好,总受到老师的表扬,也可能是因为长辈过于宠溺,总对我夸赞有加。无论做什么都能得到肯定。所幸的是,我有一次犯了错,并被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人揪了出来。

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得10岁那年,我跟随母亲到医院检查身体。看到医院正在做一个评比活动,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形象大使”。当我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就大声对我母亲说:“这个字是错的。”似乎怕别人不知道似的,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

我的母亲正欲往我说的地方看,而我的得意却被另一个声音打断了:“这哪里错了?”一个男孩对着我说。“明明应该是天使,怎么会有大使这个词,少了一横啊!”我据理力争。

“大使是大使,天使是天使,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词,我妈妈每年都被评为大使!”男孩的声音有些尖锐,刺进我的耳朵。当我准备求母亲验证的时候,母亲已经笑眯眯地告诉我男孩才是对的,并开始跟我解释这个词的意思。

这时,我的脑袋嗡地一声,大脑一片空白,第一次有人说我是错的,哪还有心情听解释。男孩骄傲地离开了,我看着他的背影心跳得特别快,不服气又无可奈何。

我怀疑母亲也在骗我,一路赌气都不说话。回到家立刻翻开字典,偏偏,毫无意外,我找到了“大使”。看来,真的是我错了。从那时起,每当我想理直气壮的时候,那个男孩的身影都会浮现在眼前,我便会安静下来,开始求证,这到底是不是对的。

也因为这个习惯帮助我认识了很多新字,直到高考结束,都没做错过一个找错别字的选择题。当时我不知道这叫什么,只认为是自尊心作祟,害怕再出丑,所以才开始谨小慎微。

后来步入职场,有个朋友经常与我讲述她公司的奇葩事件,总听她抱怨领导是傻逼,不会用人、没有眼光、审美极差……起初,我会安慰她,让她调整好心态,去适应新的生活。但她还是呆了不到3个月就辞职了,她认为换一个公司,自己的创意和方案肯定会被领导认可的。

可惜的是,新公司的领导也并未赏识她,还认为她做的方案特别糟糕,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她非常郁闷,抱怨越来越多,经常念叨“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在一次聊天中,我已经忍受不了她的抱怨,脱口而出道:“你反思过吗?会不会是你自己的问题?”此言一出,我都被自己的言行吓了一跳,因为我从未对别人说过如此直白的话。她呆了一下,沉默了。

此刻,我想起了小时候那件自以为是的糗事。为了打破沉默,我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讲给她听,告诉她当时的自己有多窘迫多不甘心,但无论如何求证我都是错的。她听了后,终于笑了,并开始思考。

其实,我很幸运,因为一个词的对错,只要翻一下字典问一下长辈,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了。而她遇到的事,复杂很多,若自己不肯放下偏见,去面对自己的问题,会一味地抱怨下去,从而陷入可怕的恶性循环。

几个月后,当我再次见到她,觉得她变好看了。不是曾经哭丧着脸的那个人了,眼睛里散发着光芒。

她告诉我前段时间参加一次设计大赛获得了三等奖,领导还为此事帮她庆祝了一番。她说当她开始认识到自己有不足之处的时候,就放弃抱怨了,而是将上级交代下来的任务认真去完成,当他们提出建议的时候认真思考,然后将一件事做到最好。

当懂得内省后,好运似乎就跟着来了,她出的方案基本不用怎么修改就能通过,跟以前老是被骂的状态大相径庭。她说虽然晚了一点,但是现在终于敢于面对不完美的自己了。如今,每天反省成了她的必要事项。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夏朝的时候,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王朝,伯启与之交锋,结果伯启输了。伯启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伯启却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

从此以后,伯启认真筹谋,关爱百姓,礼贤下士。过了一年,有扈氏听闻了伯启的言行,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

当遇到挫折时,假如能像伯启这样,肯认真地检讨自己,进行总结反思,那么最后胜利的,终将属于你。

古今中外但凡有成就的人,都非常注重自我反省,检讨自己的内心。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苏格拉底也说: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一个人最可怕的是,错得一塌糊涂,却不自知。

你以为你工作不顺是因为公司不好,你以为你难以控制情绪是天气太差,你以为爱人离你而去是对方势利,你以为别人的成功不过是因为运气好……所有的自以为是,正是你失败的原因。

每一次的总结和反思,都将给你带来无尽的收获。“小人无过,君子常错”说的不正是这种现象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