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 柏农趣事三则 作者/赵连岐

公众号第58期

柏农趣事三则-赵连岐

杀牛的风波

1969年的春节,是我们插队后的第一个春节。场部和队上要求,全体知青和广大贫下中农过一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为了安排好节期生活,队领导确实做出了很大努力,除了组织几场忆苦思甜,知青与老乡联欢等活动外,还决定杀一头已经不能再拉车干活的老牛,改善一下全体知青节期的伙食,杀牛的地点就在牛栏旁边的空场上。说也奇怪,当人们刚把这头老牛杀死,正准备刺皮的时候,突然。被关在牛栏内的30多头牛一起吼了起来,吼声一声连着一声,忽快忽慢,忽高忽低,既似对同伴的同情,又似对人们的抗议。有几头牛甚至满场乱跑,用角顶护栏的木桩,想要冲出来的样子。看到这个情况,正在现场的队长忙招呼大家抬走了死牛,去到别处料理。过了好一会儿,栏内喧闹的牛群才慢慢地安静下来。

谁知从这以后,一连两天,这些牛就好像是经过了商量一样,集体卧在牛栏内,不吃不喝,一动不动,饲养员给它们添草料,它们正眼不瞅,新打来的水,它们用角顶翻,用鞭子打它们,它们也无动于衷,最多只是低声地吼叫两声,有的即使是她勉强站起来,也一步不走,实在没有办法,队长只好给牛们集体放了假,让它们自行其是。直到第三天。这些牛才恢复了正常,我想,这大概是牛们缅怀战友,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吧。

百鸭宴庆寿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有吃百鸡宴的庆寿情节,不过那是文艺作品,是真是假很难说,可是我有一次过生日,却真的吃了一顿百鸭宴。

那是1969年夏天的事。当时,我正在唐海四农场插队,生日的那天清晨,队上还没有出工,队长就派我去给距队部5里远的稻口放水。我起来后,看了看天,天阴得很沉,为防下雨,我穿了雨衣,骑车赶到了工作地点。刚刚打开放水的闸门,就见天上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紧接着大雨夹着冰雹就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我向四周一看,光秃秃的一片,连棵像样的树都没有,如果这样硬挺着,不被砸死也会砸伤。我急中生智,关上了放水的闸门,从另一头钻到了闸门的水泥管里,大约过了十几分钟,雨小了,雹子也不下了,我从水管子里爬出来一看,真怔住了,只见地上白花花的一层,全是雹子,足有十几厘米厚,个大的不用说,个小的也有鸡蛋大。我正在暗暗地庆幸自己福大命大,躲过了这场天灾,就见队长顶着一件单袄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他的头上和腿上都流着血,看见我一点事没有。便一屁股坐在了泥水里。连声说:“谢天谢地,你总算还活着,毛主席把你们知青交给了我,出了事我可怎么交代呀!”说着竟放声地哭了起来。看着队长这个样子,一时我反倒不知说什么好了。过了一会儿,队长又突然破涕为笑说:“你今天大难不死,这生日我给你过,好好地庆祝庆祝?”

说来也巧,在我和队长一起返回队部的路上,我们拣到了5只被雹子砸死的野鸭,看到这个情况,回来后,队长便宣布给知青放假,让大家自由结组去拣鸭子,回来后改善生活,为我庆贺生日,两个多小时以后,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回来了,把捡到的鸭子集中起来,连死带伤的竟有100多只,于是,大家齐动手煎炒烹炸,做了一顿十分丰盛的鸭子宴。宴会上,有个同学端着酒杯向我打趣说:“ 座山雕过寿摆的是百鸡宴,你的生日却吃了百鸭宴,这个生日可真值得纪念呐。

蛙蛇蟹恶斗

1970年8月的一个晚上,天气着实地闷热,而蚊子也乘机跟着起哄,一会儿的工夫,我便约女朋友去外面乘凉。

我们刚过了四农农渠,就听到“呱、呱”的青蛙叫声,寻声而至,只见一小片芦苇丛中,一只青蛙正被一条近一米长的花蛇紧紧地缠住,花蛇不时地用它那灵巧的尾巴抽打着青蛙的脑门,每抽打一下,青蛙便发出一声哀鸣。据当地人讲,这是蛇吞青蛙的一种方式,蛇靠这种方法非常巧妙地排挤出青蛙肚子中空气,把它勒成一个笔直的长条,然后,再从头部顺利地吞咽下去。见到这种情况,女友生出恻隐之心,随手捡了几个土块向蛇扔去,蛇突然受惊后松开了身子,青蛙趁势逃了出去,而花蛇似乎不甘心,立即紧紧地跟在青蛙后边紧追不舍。

正当我们想彻底解救这只青蛙的时侯,忽然,看见在青蛙前面两米远的地方,有两只正在吃马粪的大毛爪螃蟹,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青蛙刚刚窜过螃蟹,花蛇也正好追到了螃蟹跟前,已经被青蛙惊动的螃蟹这时误以为蛇要向它们进攻,立即放下身边的美餐,一前一后地把蛇包围起来,并摆出了决战的架势。花蛇一见两头受阻,便把身子盘起来,昂着头不时地发出呼呼的恫吓声,同时,采取先发制人的战术,主动向螃蟹进攻,蛇像鸡啄米那样先咬了螃蟹几口以后,大概是感到这次遇到了劲敌,也可能是自忖对身着盔甲的螃蟹没有什么好办法,便转身子想伺机溜走,就在这时,蛇后面的那只螃蟹猛地冲过去,用双钳紧紧地夹住了蛇的尾巴,疼得花蛇竟把尾巴高高地扬了起来,带着螃蟹拼命地在地上摔打,三五下过后,便摔掉了7条腿儿,螃蟹尽管受到了重创,但两只有力的钳爪却未松丝毫。而这时,花蛇也似乎筋疲力尽,尾巴再也扬不起来了,始终在一旁观战的另一只螃蟹却凶猛地冲上来,对花蛇发动了第二次进攻,黔驴技穷的花蛇也变得更加凶残,又紧紧地缠住了这只螃蟹,并像吃青蛙那样不断地加劲,螃蟹对花蛇的这套战法似乎感到无所谓,只是快速地挥舞着双钳,不让蛇给缠住,当花蛇把自己的身体绷紧到最大限度时,螃蟹突然用有力的双钳子猛地一夹蛇身,竟很轻巧地把花蛇拦腰剪断,随着蛇血的流出,螃蟹用双钳挑着蛇肉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将花蛇吃掉了一小段以后,这只螃蟹竟丢下了受重伤的同伙扬长而去了。我本想把这两只勇敢的螃蟹捉回去,可是女友说,它们也很不容易,还是让它们走吧。               

(0)

相关推荐

  • 回忆在罗山插队那几年!②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欢迎投稿.交流. 四年插队忆罗山② 3 我们正式开火了.朱琰在家受过训练会做饭,他便成了掌 ...

  • 【路涵婷】捉蟹趣事

    捉蟹趣事 福清市实验小学四年二班 路涵婷 指导老师:周秀鸿 一双大钳,八只爪,一身硬袍像士兵.大家猜到这是什么了吗?没错,正是身披"战袍",横行霸道,"手"拿武 ...

  • 漆福昌:“母猴儿“的疑难杂症

        "母猴儿"的疑难杂症               文/漆福昌      "母猴儿"是我当知青时,一个队的男知青,长得尖嘴猴腮,很像一只猴子.他性格内向, ...

  • 知青岁月 面重回旧地叙怀 作者/​陶树清

    唐山知青诗社 公众号第79期 面重回旧地叙怀 陶树清 岁月的流逝,过去很多的事情,在脑海中已经渐渐地淡忘了.然而,人生初次踏进社会大门时的情景却令我终生难忘.1972的3月14日,我怀着一种连自己也揣 ...

  • 知青岁月 一生最难忘的经历 作者/​唐淑兰

    公众号第82期 一生最难忘的经历 唐淑兰 在2016年10月26日,唐山知青艺术团成立两周年,我参加完演出之后,心情非常激动,回忆起下乡时期的那些往事.依然历历在目. 我是68届全部拉的那批下乡到滦县 ...

  • 知青岁月 《窗前种字》作者/郭旺周

    公众号第92期 杏花雨后  有杜鹃啼 -读琴心<窗前种字> 文/郭旺周 与琴心大姐偶识于书册,记得那是王子平先生所赠四叟<钓雨图>集子后,才第一次得识琴心名字,也才知晓琴心与四 ...

  • 知青岁月 唐山赋•曹妃甸 作者/郭旺周

    公众号第99期 唐山赋·曹妃甸 文/郭旺周 余祖居唐山,家乡形胜,似很稔熟:烟缠净觉,浪打月坨:峰招般若,磬击景忠:霞染黄台,水系潘家:陵隐昌瑞,刀横喜峰.均冀东之胜景也.而曹妃小甸,区区沙坨,潮来孤 ...

  • 知青岁月一乡村人物系列之 作者/部瑞林

    乡村人物系列之--午夜迷案 作者/部瑞林 下乡的第二年,大队给知青建起了新居,地处庄边西头一座高岗上,周围无农户,二亩多地一个院儿,齐齐整整十间房.院子南边有一果园,当桃红果熟时节,偷吃很方便.门前有 ...

  • 原创|赵海燕诗词三首 ||作者:赵海燕

    网络文学 | 文学交流 | 专注原创 原创作品授权天美五星全网首发 赵海燕诗词三首 作者/赵海燕 编审/天美五星 赵海燕诗词三首 作者/赵海燕 (2019.09.05供稿,作于两年前) - (一) 伊 ...

  • 知青岁月 农场趣事 作者/高文忠

    公众号第61期 农场趣事-高文忠 我是1968年下乡到柏各庄农场五场三队的.在农场5年中,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使我懂得了劳动的价值,了解了社会,理解了人生,这5年的一瞬间是基石,托着我又走过了5 ...

  • 知青岁月 乡村趣事 作者/​吴翠兰

    公众号第77期 乡村趣事 吴翠兰 1969年1月12日,我们24名开滦二中68届学生,豪情满怀地来到滦南县青坨营公社后姜六庄插队落户.受到了村干部和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在老乡的炕桌上吃上了第一顿热乎乎. ...

  • 知青岁月 粗瓷大海碗 作者/杨荣昌

    公众号第60期 粗瓷大海碗-杨荣昌 星期天,去逛旧书市场,正优哉游哉间,忽然眼前一亮--在路边一个地摊上,我发现了一只粗瓷大海碗,摆在一堆旧物中间,价格不菲.我蹲下来,仔细端详着这只熟悉的粗瓷大海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