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二世的2份条例,却推进了哈萨克斯坦的“近代化”

亚历山大二世的2份条例,却推进了哈萨克斯坦的“近代化”

前因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从1861年开始,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从废除农奴制开始,进行一系列近代化改革,殖民地哈萨克斯坦受此影响,也进行疆域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1818年4月29日—1881年3月13日)

后果

通过两份条例:1886和1891年,因为初步完成了疆域改革,俄国政府又通过《突厥斯坦边疆区管理条例》和《七河州等管理条例》,以巩固和加强俄国官员对这些地区的管控。

▲《突厥斯坦边疆区管理条例》势力范围

始末过程

1867年开始,为了把哈萨克斯坦殖民地建成俄国在中亚的前哨阵地,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了疆域改革。

虽说是给哈萨克斯坦改革,但俄国人没打算听取当地人的意见。改革委员会由俄国负责国际事务的费奥多吉斯领衔,成员中也基本没有哈萨克代表。所以他们制定的改革方案,自然很少从哈萨克人立场考虑问题。

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不允许哈萨克牧民随意使用牧场,因为土地要收归国有,由俄国人统一决定用处。哈萨克人当然不愿意,抗议声迭起。而反抗最强烈的,是曼吉什拉克半岛上的阿代人。

曼吉什拉克半岛在哈萨克斯坦最北面,跟俄国本土只隔了个里海,俄国人很想把这里建成军事据点。所以改革秘书长费奥多吉斯决定,牧场收归国有后,只允许当地的阿代人在冬季牧场放牧,夏季牧场则留给俄国移民,俄国移民拱卫俄军据点,这样才牢靠。

▲曼格斯拉克半岛

方案刚敲定时,大部分阿代人还在冬季牧场放牧。费奥多吉斯为阻止他们前往夏季牧场,提前在那里修建了亚历山德里亚堡垒,在堡垒周围建防御工事,命泽列宁少校带军队镇守,鲁金中校被任命为警察署长,二者配合,共同预防阿代人动乱。同时,一部分俄国移民也开始在堡垒周围定居,形成村落。

然而他们远没有想到,阿代人会这么难对付。

阿代人听说俄国在夏季牧场的行动后,在首领特连巴耶夫带领下,打算强行返回前往。鲁金知道阿代人要回来,带着一队警察沿途拦截。双方在库鲁亚碰头,但特连巴耶夫没跟俄国人硬碰硬,而是藏在山谷,放过鲁金部队后,才出现在俄军背后,跟营地留守的阿代人一起,把鲁金包围起来。

陷入包围圈的鲁金难以突围,就跟特连巴耶夫谈判,说只要放了他们,他就把带来的武器送给阿代人。特连巴耶夫假装同意,待俄国人交出武器,他立马翻脸,率军进攻。没有武器的俄国人毫无还手之力,全部被歼灭,鲁金也没能生还。

▲起义领袖

此战之后,周围的阿代人全来投靠特连巴耶夫,形成了一支万人部队。特连巴耶夫带领他们继续往夏季牧场进发。守卫亚历山德里亚堡垒的泽列宁少校,手下只有不到200人,自忖无法抵御,就让周围村落里的俄国居民,全部搬进堡垒,然后闭门不出。

特利安巴耶夫队伍到达后,先是摧毁了附近的俄国人灯塔,然后洗劫了俄国人村落,最后才向堡垒进攻。泽列宁把武器发给平民,让他们协助军队防守。坚持了三四天,堡垒虽然没被攻破,但补给不够了,好在俄国高加索军队赶来支援,跟泽列宁里应外合,才击败阿代人。

援军到来后,特利安巴耶夫的好运就到头了。他们在亚历山德里亚堡被打败后,就被冲散了。俄国武器本就先进,他们对小股敌军分割包围,阿代人难以抵抗,被各个击破,最终只能缴械投降,接受改革方案,即把夏季牧场交给俄国人支配。特利安巴耶夫则逃亡国外。

▲亚历山德里亚堡

其实除了阿代人,图尔盖州和乌拉尔州等地,也爆发了起义,但都被俄国镇压下去。成功占有土地的支配权后,俄国开始建立不同于游牧社会的行政体系:将哈萨克斯坦分成县、州、总督区等行政级别,各级官员都由俄国任命……

而那些收归国有的牧场,不是分了俄国移民做耕地,就是让俄国人建工厂。而哈萨克斯坦,也开始形成三个总督区并列的面貌。

▲如今的哈萨克斯坦首都

结论

俄国对哈萨克斯坦的改革,虽然有助于哈萨克斯坦近代化,但牧民被剥夺了土地,很多人生活没有着落,只能流落到俄国工厂打工。

【参考文献】:《哈萨克斯坦历史简介》

【作者】:闻人史志

本文如有不妥之处,还望读者斧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