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医路随记》——“挥汗如雨”治验
相关推荐
-
医案传奇
医案1:发烧未必是风热感冒 温州某养生馆的养生师,前两天感冒发烧,因为自己是搞养生的,看了很多中医方面的书,方剂组成和中药功能也知道一些.于是,自行到药店买来板蓝根冲剂服用. 两天后,患者不但烧不 ...
-
鸡爪风。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鸡爪风:鸡爪风。 处方:桂枝20克,白芍15克,当归20克,细辛6克,通草10克,大枣15克,生姜10克,甘草5克,秦艽20克,鸡血藤20。加味芪桂五物汤益气养血,补肾益精,柔肝缓急:生芪45克
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鸡爪风 主治:鸡爪风. 处方:桂枝20克,白芍15克,当归20克,细辛6克,通草10克,大枣15克,生姜10克,甘草5克,秦艽20克,鸡血藤20 鸡爪风症 宋巧荣,女,26 ...
-
桂枝汤加减化裁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9g芍药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12枚上5味,破碎,以水1400ml,微火煮取600ml,去滓,适寒温,分3次服,每次服200ml. 1.煎法:"口父" ...
-
桂枝汤临床新用
理法方药 传播有价值的中医药资讯,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处方来源: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药物组成:桂枝9克,白芍9克,甘草9克,大枣4枚,生姜6克. 功能主治: ...
-
盗汗 自汗
医案:"挥汗如雨" 验案三则 原创 王幸福 古道瘦马王幸福 引言:临床上汗出一证表现比较多,且复杂,有虚有实,虚实夹杂,有阳明热盛汗出,有痰郁化火汗出,有阴虚汗出,有阳虚汗出,有血 ...
-
视网膜色素变性
视网膜色素变性(出自<伤寒杂病论>--炙甘草汤和小建中汤) 处方一: 炙甘草20 克 生姜 2 片 桂枝15 克 党参10 克 麦门冬10 克 麻仁10 克 柴胡15 克 川穹20 克 牡 ...
-
(12)《医路随记》—外治八方
外治八方 (1)蜈蝎酊 ①组成及使用方法:蜈蚣3条,全蝎10g,金钱蛇5g.75%酒精100毫升,将上药放入酒精中浸泡7天可用.涂敷虫咬部位. ②适应病症:夏季各种毒虫.蚊虫叮咬,具有明显的止痛止痒作 ...
-
(14)《医路随记》—川椒治痿
川椒治痿 董廷瑶老在临床上运用川椒为主的复方,治疗五软及痿证,取得一定效果. 川椒之用于瘫痪.五软,近代名医恽铁樵曾屡有论及.<药盦医学丛书·药盦医案>记载了川椒温通强筋的儿科病例.其录案 ...
-
(26)《医路随记》——赤小豆当归散治湿热型前列腺增生小便排出不畅
患者,男,60多岁,前列腺增生,不能自行排尿,常借助导尿排出,导尿后检查发现白细胞(+).舌质暗红.苔黄腻.脉象滑数,口气较重. 处方:赤小豆30g.败酱草30g.大黄15g.当归20g,水煎服. 服 ...
-
(34)《医路随记》——神经质皮炎中医分型论治
神经性皮炎系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慢性增厚并呈苔藓样变为临床特征的皮肤病,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好发于颈部.会阴.大腿内侧.前臂等皮肤易受摩擦的部位,中医称为"摄领疮",多分以下三型 ...
-
(52)《医路随记》——冉品珍肿病辨治五类
肿病,临床绝大部分是因五脏停水或外感风湿.内伤水谷,主要症状是按之没指凹陷.冉品珍老师将肿病归纳为5大类. 1.水肿 (1)肺水 肺合皮毛,肺有水气,外感风邪,风水相搏,溢于肌肤,发为风水,亦名肺水. ...
-
(61)《医路随记》——汗证辨治经验
汗为心液,汗出过多有伤心气.汗血同源,经常出汗会导致血虚. 出汗的必然因素:①津液足.②阳气足.③经络通. 出汗的偶然因素: (1)积食内热--食后头颈汗出 出汗有利于机体散热,动态调节体温.积食内热 ...
-
(70)《医路随记》--反复发热而后视觉障碍,以温病治之一例
1986年春,患者,女,中年,因高热不退住院,经西医对症处理,高热下降而低热不清.每日午后渐见寒热二分,至日晡时升至三.四分,黄昏则五.六分,至人定为七.八分而止,子夜后热渐退,黎明至午前体温正常.每 ...
-
(1)《医路随记》—取嚏法加玉屏风散治疗经常性感冒
取嚏法加玉屏风散治疗经常性感冒 病例:患儿男,体质较差,经常性感冒,严重影响到学习合生活.特爱出汗,汗后受风便会感冒. 治疗:内服玉屏风散加参苓白术丸,外用取嚏法散寒邪.若感受风寒,打喷嚏或鼻子堵塞时 ...
-
(2)《医路随记》—补气法治疗低血压
补气法治疗低血压 补气升压,治疗血压低,乏力口干.站起来迷糊等症. 病例: 患者王某,女,49岁.平素低血压,收缩压最高90-100,舒张压50-60.因为低血压基本上不敢做体力活,不敢剧烈运动,否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