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湖帆:饱看一宵《幽谷图》,深幸眼福。

心灵与共 巫娜 - 一花一世界

吴湖帆  仿北宋郭熙幽谷图

吴湖帆与在沪名家如冯超然、张大千、叶恭绰等相交甚笃,日常唱和往还,鉴赏佳作,切磋画艺。张大千曾言“1940年代的中国,只有'两个半画家’,一个是溥心畬,一个是吴倩庵,半个则是谢稚柳。”足见大千对其相重之情。据吴湖帆日记记载,1933年1月,张大千拿着郭熙的《幽谷图》真迹去吴湖帆家中做客,当晚把此画留在吴家,吴湖帆“饱看一宵,深幸眼福”,并临摹一幅副留作稿本,即为上图的《仿北宋郭熙幽谷图》。吴湖帆临摹古人画作,多取前人意境,构图略似,而以自家笔墨成之。《仿郭熙幽谷图》着重近景树枝蟹爪笔法,一望便知取法河阳,山石点苔皴擦,又是吴氏风致。

吴湖帆
(1894-1968)
吴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后更多万,又名倩、倩庵,字遹骏,东庄,别署丑簃,书画署名湖帆。江苏苏州人。擅长中国画。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浙江美术学院国画教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早年与溥儒被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

吴湖帆出身簪璎世家,先祖愙斋公为晚清收藏巨擘,家藏书画甚丰。吴湖帆幼年时代即随祖父幕僚陆廉夫摹习花果,及长转习山水,由四王、吴门,上溯宋元堂奥,如王翚曾言“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唐人气韵,乃至大成。” 作品融各家之长,兼收南北二宗,并蓄青绿与水墨,摆脱了传统流派之间的束缚,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笔墨风格。其画风秀丽丰腴,清隽雅逸,设色深具烟云飘渺、泉石洗荡之致。

吴湖帆 云壑飞泉
吴湖帆 1938年作 山村清霁 立轴
吴湖帆 松溪仙隐
吴湖帆 柳溪垂钓图
他擅画山水,亦擅绘花卉,兼工书法。其山水以雅腴灵秀、缜丽清逸的复合画风独树一帜,尤以融水墨烘染与青绿设色于一体并多烟云者最具代表性。张大千曾将他誉为“民国画坛第一人”。

吴湖帆 潇湘雨过

吴湖帆 春江渔隐
吴湖帆 1939年作 春云烟柳

吴湖帆 1938年作 松壑鸣泉
吴湖帆 设色山水
吴湖帆 灵岩山寺
吴湖帆 1931年作 青绿山水
吴湖帆 1932年作 春山古木图
吴湖帆 1934年作 乔岳松云
吴湖帆 云表奇峰 1936
吴湖帆 1937年作 江山胜览
吴湖帆 1939年作 楼台烟雨图
吴湖帆 1939年作 流水孤村
吴湖帆 1943年作 古松溪泉
吴湖帆 1947年作 古树层峦
吴湖帆 1948年作 山路松声
吴湖帆 巉岩陡壑图
吴湖帆 秋山萧寺
吴湖帆 山水
吴湖帆 层岩积翠
吴湖帆 巴峡江流
吴湖帆 柳阴垂钓图
吴湖帆 晴麓横云
吴湖帆 晴麓横云
吴湖帆 山水
吴湖帆 霜松叠翠图
吴湖帆 潇湘雨后
吴湖帆 松风涧泉
吴湖帆 云山图
吴湖帆 高崖浅瀑图
吴湖帆 江天览胜图
吴湖帆 南岳松云图
吴湖帆 双松叠翠图
吴湖帆 霜松叠翠图
吴湖帆 云横秀岭
吴湖帆 秋山飞瀑图
吴湖帆 江南春
吴湖帆 孟襄阳诗仿叔明笔意图
吴湖帆 南岳松云
吴湖帆 山水
吴湖帆 山水图
吴湖帆 山远云深
吴湖帆 溪山深秀图
吴湖帆 溪山远眺图
吴湖帆 云海烟树
吴湖帆 盘庐教化图 手卷
吴湖帆 山水(四幅)
吴湖帆 山水图卷
吴湖帆 钱塘江大桥
吴湖帆 翠岫琼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