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要斩马谡?历史书上并未说明白

根据史书《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使马谡督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马谡以谢众。”

一直以来,关于马谡之死,大多数人认为其所下军令状:“若有差失,乞斩全家”,同时不听诸葛亮嘱咐,在战术上犯了致命的错误(举动失宜)导致街亭惨败,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未能报《出师表》中所言“先帝之殊遇”所致。

“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三国志·马良传》

然而,当我们翻开史书,从当中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马谡之死的真相还存在诸多疑点:

  1. 军令状中明确指出:“若有差失,乞斩全家。”而最后诸葛亮并未杀其全家。所以马谡死于军令状之言有待商考。

  2. 在失街亭、斩马谡之后。诸葛亮曾上书自贬三级。而诸葛亮身为刘备托孤大臣,当朝蜀主刘禅之相父,肩负兴复汉室之重任,有没有这样做的必要?

  3. 作为蜀国重臣的费祎,在马谡死后亲自来到汉中向诸葛亮道喜:一为北伐之中连得四县,蜀中百姓大喜;二为降俘魏国能将姜维,蜀帝大喜;三为丞相可统兵十万再度伐魏。

所以说,从以上三点来看,马谡之死绝非军令状与“未报先帝之殊遇”这么简单,结合当时蜀汉国内局势来看,这牵扯到了一些政治性的问题:

以马谡之死转移政治矛盾

通常来讲,刘备的蜀汉集团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君臣一心,共复大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刘备自建立蜀汉政权后,内部政治矛盾一直就存在着,政治斗争也是非常之激烈。就当时而言,刘备的蜀汉政权由三股势力构成:

  1. 起于洛阳的益州官僚和豪强所代表的地方势力。

  2. 以李严为代表的刘璋旧部势力。

  3. 以刘备和诸葛亮为代表的新兴蜀汉政权势力。

刘备所代表的势力相对于前两股势力来讲毕竟是外来势力,他在时,尚且能够有效把控局势,但在也只能说是局势稳定的时期,如夷陵之战蜀国惨败后,南中各郡随即发生叛乱。

刘备在时尚如此,刘备死后,蜀汉政权的政治斗争也就更加激烈。如公元231年,同时托孤大臣的李严就在朝廷内斗中被罢黜为民。

诸葛亮当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也非常清楚在朝党之争当中自己所做的任何一项决策都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政治上的危机。

如在第一次北伐当中,他就曾犯了一次军事战略上的失误:未采取魏延所提出的“”弱无谋的驸马夏侯懋统兵拒敌,创造了难得的战机。然而诸葛亮因人废言,不采纳魏延“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之计。反而采取了“从陇西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的保守战略。

对于这个战略上的失误,诸葛亮不想承认也不能承认,因为这极有可能让其在朝廷当中处于众矢之的,在政治斗争中处于不利局面。

而马谡街亭之败似乎来的恰到好处,如果马谡之败未能碰上诸葛亮战略决策上的失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纸军令状形同废纸,为何?因为军令状上按罪当斩全家,但事实没有,说明有退步的余地,毕竟诸葛亮与马谡关系非比寻常。

▲三国演义马谡影视剧形象

但是,在蜀国大局和自身政治利益面前,这层关系显得十分薄弱,马谡横竖都是一死,此时斩杀马谡以街亭之败为借口掩盖其在军事上位采用“子午谷奇谋”的战略失误,避免落人口炳在朝廷政治斗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再者,诸葛亮通过斩杀马谡向蜀国当局表明了自己不会任人唯亲包庇心腹的政治立场,以及治军治国的基本态度,以此做表率整肃蜀国朝廷党争之风,使得国家的主要矛盾由朝廷内的政治斗争矛盾转向与魏国之间的战争矛盾。

通过战役之败掩盖政治之错

战役之败我们都知道是马谡失街亭,那政治之错又指的是什么呢?

这得从三顾茅如开始说起,当初刘备求贤若渴,最终得见孔明,而后者早已在《隆中对》中为刘备构建了一幅政治战略蓝图: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诸葛亮

然而,这些构想最终成为了空想。

自刘备于汉中称王到诸葛亮北伐之前,蜀汉政权先后经历了失关张二将之痛、荆州之失、夷陵之败、刘备之王以及南中之乱。

而待北伐之时现实情况与隆中对的构想越走越远,北伐之决策也是政治决策上的失误,因为刘备称帝后恢复汉室的旗帜已再无号召力,荆州之失后,孙刘之间也无法真正意义上再结成联盟。如今该做的当是“保其岩阻”,与民修养生息,提升国力巩固政权。

但是,诸葛亮并未这也做,相反,他为实现自身的政治抱负,一改以往的政治路线,率军北伐。而在北伐与魏军较量的过程中,诸葛亮也逐渐了解到魏国已倾国之力作为应付,魏蜀之间实力悬殊,同时北伐军队挥师北上如同孤军深入,最终必有一败。北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伟目标也无法实现。

既然如此,与其将这种“不幸结果”归咎于现实国力之差距以及自身政治决策失误的既定事实,不如让丢失街亭重地按罪当死的马谡承担军事上的责任,以此掩盖政治决策之错,让蜀汉军民继续保留北定中原恢复汉室的空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