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高丛水仙卖出百年老丛的气势来?

《1》

无意中喝到了一泡“老丛水仙”。

喝了一口就想倒掉。

完全没有丛味(木质味),甚至也没有兰花香(水仙的品种香)。

赶快用白开水漱了漱口,假装刚吃过感冒药不能喝茶的样子。被李麻花一通嘲笑。

也不好意思说这泡老丛水仙不好,取过泡袋一看,呀,赫然写着“百年老丛”。

据说这个水仙茶园有200年的高龄。

掌柜很激动地说,都是老爷爷辈的茶树,言罢一脸向往的样子。

我就更加不敢吭声了。

挨到出门,还没走到停车场,李麻花就急赤白脸地问我,你说这人胆子怎么这么大呀,怎么就敢把一款高丛水仙都算不上的普通茶,当成老丛水仙在卖,而且还是当成顶级的百年老丛在卖呢?

我赶紧竖起手指,示意她闭嘴。

这片停车场里,说不定就有人家的客人,你这样直接说出来,万一坏了人家的生意,岂不是会记恨你一辈子?

她一脸不以为然地瞪回我。

只好拉她上了车,慢慢跟她细说。

究竟怎么样,才能把一款连高丛水仙都算不上的岩茶,卖出百年老丛的气势来呢?

方法,有以下几个。

《2》

第一个是,心态要超极好。

要想把一款普通的水仙,包装成老丛水仙出售,甚至包装成顶级的百年老丛销售,心态一定要好,要超级无敌地好。

要知道,谎言总是会被拆穿的。

那么,虚构谎言的人,心态就一定要非常之好,万一当面就被人拆穿了,也要自己给自己搬把凳子,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并且,第二天,还要早早爬起来,再面不改色地继续昨天那个被拆穿了的谎言。

就算运气太糟,今天也碰到一波懂岩茶懂水仙的人,同样拆穿了这个经不起推敲的谎言,也不会灰心失望,对着镜子给自己打打气,明天继续编。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只要功夫深,谎言定成真。

心态够好的人,只要持之以恒,坚持把这连高丛都算不上的水仙,包装成百年老丛出售,坚持个三年五载下来,必定会信之者众。

正常人哪会相信你连续三五年都在说同一个谎言呢?

所以,正常人合该被骗。

而心态超级好的谎言大师,必定能赚个盆满钵满。

把“百年老丛”卖出普通水仙的数量来——永远都有货,永远都卖不完。

并且,永远都有善良的粉丝在追这款茶。

《3》

第二,宣传要极度夸张。

为了把一款高丛水仙,甚至是普通的水仙,卖出百年老丛的高价来,在宣传上的助力,是必不可少的。

夸张的手法,不但要常用,还要常用常新。

比如,把二十年树龄的水仙,当成八十年树龄的老丛销售。

比如,把三十年树龄的高丛水仙,当成二百年的老丛水仙来销售。

在广告宣传的时候,要夸张到敢于给树龄加年份。

反正又没有设备可以检测出茶叶当中的树龄来,故而,树龄还不是由人想怎么夸张就怎么夸张?

普通人只会想到,你就算给茶树加年份,也顶多加十年,加二十年,谁会想到人家胆大包天一下子加上去八十、数百年呢?

普通人没有这么大的胆魄,想不到这么夸张的宣传手法,于是,合该被骗。

另外,除了夸张树龄,还要夸张产区。

比如,一个普通的武夷山产区,就可以夸张宣传成慧苑坑——反正慧苑坑又不会说话,不会来反驳。

比如,把一个外山的茶区,夸张成武夷山的正岩山场——反正茶叶又不会说话,就算顾客怀疑也无法求证。

因为死无对证,在宣传上,该怎么夸张,都只凭茶掌柜的兴趣来。

并且,食髓知味的茶掌柜,只会将夸张的营销售手法使用得淋漓尽致,将包装进行到底,这样一样,顾客只会越来越信,顾客数量只会越来越多——都是冲着百年老丛来的——谁叫别家的掌柜胆子小,不敢把自己家的水仙夸张到百年树龄呢?

撑死的永远是胆大的。

饿死的永远是胆小的。

《4》

第三,要把销售当成欺骗在做。

有良知的人,卖不了水仙。

只有把销售理解为欺骗的人,才可以在销售水仙的路上,一骑绝尘。

这种人的销售理念就是,反正你不懂茶,不懂水仙,不懂武夷山,不懂老丛.....于就可以任他为欲为,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红的。

只要能把茶卖出去、只要能把茶卖出脱离本身价值的高价来,各种欺骗手段层出不穷。

唯一的底线就是——从来不讲真话!从不把这款茶的真实树龄、真实产地、真实火工、真实市场价讲出来!

从来不按真实的条件卖茶!

伪造山场、虚构树龄、拼配外山茶、偷工减料,这些都是家常便饭。

只有顾客想不到,没有欺骗者做不到。

普通水仙,当成高丛卖;高丛水仙,当成老丛卖;外山水仙,当成慧苑卖......

慧苑就只有几户茶农家里有老丛水仙,不知道吧?一直冒用人家的慧苑老丛名号,真把好人当傻子了么?

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的。

《5》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二百年树龄,说出来,也不怕人家不信么?

自己心里就不虚么?

何必欺人家不懂茶,就骗人呢?这种钱赚得再多,又有什么意思?

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骗人能痛快一时,但真诚才能痛快一世。

消费者也并不那么笨,总有一天会喝懂水仙的;消费者也会对比,当喝出所谓的百年老丛汤水稠度其实跟20、30年的水仙一样时,他们会爆炸的。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

等到大家都对“百年老丛”丧失信心之时,看欺骗者还有什么谎言可编?

欺骗者只会跟抄袭者一样,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千夫所指。

*****友情提醒:

小陈茶事所有产品,皆为独家所有。若有人自称与小陈茶事同款产品,皆系仿造,请列位看官小心鉴别,勿轻信上当。

(想了解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也可以搜索关注视频号“小陈茶事”)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2篇:那些宣传自己收青做茶的茶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9篇:如何区分牡丹王、一级牡丹、二级牡丹、三级牡丹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5篇:白毫银针的特级和一级,是按采摘时间区分的吗?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2篇:春茶季,从四个方面,教你识破抽针的白毫银针!

第11篇:从树形树貌,深度辨析荒野白茶树与抛荒白茶树之异同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第8篇:阳光灿烂的日子,适合采白毫银针

第7篇:今年茶季特别冷,没带取暖器不敢上茶山

第6篇:福鼎日渐兴起的广告牌文化

第5篇:见见茶山上久违的朋友们

第4篇:春茶季的主角究竟是谁?

第3篇:那些在茶农家里玩游戏到天黑的寻茶掌柜们

第2篇:抛荒白茶的采摘盛宴

第1篇:春茶开采,太姥山送给女神节最好的礼物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完结篇:这一年,太姥山的改变

第36篇:今年白茶总体产量如何?

第35篇:水润万物,雨生百谷,谷雨茶归来

第34篇:太姥山高山茶园的鸟语花香,不想下山了

第33篇:天气对今年白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第32篇:春茶季,村姑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第31篇:春茶季,我犯了一种病,看到白茶就想采

第30篇:直播选茶,一天试了30多款毛茶!

第29篇:在茶园写稿是种什么感受?

第28篇:亲民冠军春寿眉来啦

第27篇:没有烘干的白茶有什么特征?

第26篇:太姥山版《石头记》

第25篇:春茶季的一天(内含彩蛋故事)

第24篇:今年春白茶品质有哪些变化?

第23篇:茶农的鸟枪换炮

第22篇:白茶里的花香,来自茶园边上的野花吗?

第21篇:那明星般的清明白牡丹

第20篇:疯狂的古树茶

第19篇:几张图教你分清白牡丹的等级

第18篇:特级、一级、二级白牡丹的区别

第17篇:为什么白牡丹比牡丹王更招人喜爱

第16篇:下雨天,试毛茶正当时

第15篇:白毫银针进入尾期,白牡丹正式出场

第14篇:春茶季,茶山上的那些过客们

第13篇:春茶季,太姥山高山上的雾

第12篇:捉急,春白茶还在采就急着催上市

第11篇:缘何牡丹王成为新茶友的挚爱

第10篇:半山已经采牡丹王,山顶还在采银针

第9篇:茶农们的笑脸

第8篇:茶界出名的套路

第7篇:福鼎茶农的未来之路

第6篇:春茶季伊始,茶农一天赚多少钱?

第5篇:白毫银针里的中庸之道

第4篇:试毛茶是一场与饥饿的战斗

第3篇:日光萎凋了两天的毛茶白毫银针什么滋味?

第2篇:白茶里头采的都是米针么?非也!

第1篇:喜大普奔,太姥山的白茶开始少量采摘了!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想购买《白茶品鉴手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