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同近稿

王禹同,辽宁锦州人,九八年生。学诗于徐长鸿先生。

铉鼎大哥邀游鄂州西山

驱车下武昌,纵目名楼敞。春气舒寒木,适逢佳日朗。轻烟万井横,飞帆大江往。遥立古今际,对剖黄鄂两。人声在竹隙,偶出闲云上。鸟鸣散冈风,忽接船笛响。顿销旅神疲,真作凌虚想。窅窕共徘徊,灵奇更搜访。同调有至乐,厚谊感高爽。风骚助幽怀,朴挚归吾党。世尘非所羁,欣受山水网。石臼以为杯,一挹波苍漭。

江夏石洞歌

八分山下有石洞,千秋风雨浑如梦。长鲸排牙摄人魂,何年化作珊瑚湩。扪如金珀滑,扣如兵鼓动。海穴谁凿万丈深,茫然天补断岩缝。嘻嚱奇石若千仞,黄山华山皆仆从。托卑栖狭失高卓,寒士默默愚而憃。长想宇宙视群岳,苍螺青髻盘中供。群岳与石竟何殊,我还尘外观其众。此洞岂知非世界,蜂蝶蜗蚁生息共。反路归来两肩湿,日照迸珠飞采蝀。

宜昌二首

缥缈波涛壮,连绵百里雄。山分巴子国,云断楚王宫。密竹深添雾,轻舟似系空。哭亲情最厚,不与故园同。(三峡人家)

苍峡气初收,翠屏浮不落。腥来挂网风,红接吊楼脚。山山宿舟横,处处鱼寨错。唯知江水深,不识游人乐。(清江人家)

江夏熊廷弼祠

泉分石似墓茫茫,鸟迹苍苔路半荒。古木祠前无委曲,春山雨后倍馨香。深悲鹤表前朝语,遥酹胥涛异代觞。魁磊雄才销欲尽,招魂恨不遣巫阳。

同红发兄游合肥大蜀山

三载交游聚晤勤,高谈夜半酒初醺。辽天北牖真疑梦,淝水东流又见君。策杖山深花信晚,停云竹断市声闻。明朝试看烟波际,鸥鹭沙中失一群。

客舍偶书

肤火烧人郁我怀,养疴萍寄磨山偎。梦随慈母晨炊唤,寒觉苍江暮雨来。对榻数书聊作伴,论诗诸友远相陪。羁牵已负清明意,花事明朝莫费猜。

怜友人考研落榜

相邀斗室素怀陈,每忆前游待我真。

夜镜微茫难照物,春愁浩荡更添贫。

渭城月落移窗影,秦岭风来动市尘。

叹息孟郊颠簸久,空令年岁易催人。

登木鱼岛

秭归城上散千灯,天外攒峰隐万层。正待闲游归去晚,满亭明月望西陵。

读新闻

西陵峡抱楚山春,远客来游月一轮。万叠烟波都睡稳,不知沧海起惊尘。

清明客武汉

黄菊萧萧千束同,去年今日墓园中。天公未厌人间泪,犹向泉台送雨风。

巢湖

绿杨千里抱沙湾,春去江湖客未还。一簇中流苍黛小,长疑尘眼到西山。

泮雅学堂记

罗君负箧于辽西,与余相识而善。时同侪治国学者绝少,独余与李君、严君、张君、罗君心好之,往来甚密,每清夜月出,高斋觞集,挥毫鼓弦,各言尔志,不觉归期之将至。李君之京,严君之皖,张君之岭,罗君亦之赣,余索居塞上,奄忽于今三年矣,每追旧游,徒增怅然。前岁游匡庐,罗君邀入赣,携手导游,谈论甚欢。罗君时任赣州师范教职,言将构学堂,专授国学、书画,同声者有郭氏、王氏、肖氏诸公,共谋诸校,推罗君主之。未几疫起,事竟不行,而余知其心未有一日止也。辛丑之春,有书自赣来,谓学堂已筑于章之滨矣。余惊喜之馀,仍念南北东西之友于奔波之暇,或稍驻此舍,讲论六艺,昔日之欢不亦赓而续乎。

罗君善书,精于坡、谷,谓书之至一归于自然,其为人亦坦夷温裕。然议论取予,则坚不可摧,未尝与俗附阿,信夫其有本植也。在昔之友,今于此道也或疑之,或非之,或力不足而止之矣,唯罗君嘿然力行之,于是乎学堂斯立,几席斯设,贤能斯备,道亦于斯有始矣。今好尚国学、书画之士益多,斯文益焕,罗君此堂,亦逢时之盛。唐人云:“学之制与政损益,故学举则道举,道汙则政汙。”今海内外咸崇国学,而学校所授未之及,故欲习国学者,非书堂之求而谁求?其所以教人者皆经典名篇,琅琅诵之,循循诱之,于世道人心之化,遗编旧学之昌,必有裨益也。

罗君命余榜之,余遂以泮雅为名,曰:泮者,周人之学宫也,《诗》不云乎,“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后世州县兴学皆得泮名,然周人所教,礼乐、文献、书数也,后人所教,八股也,其名存而实亡者久矣。今罗君聚学院师友之力,教以古贤教人之法,赣之有泮,不亦宜乎。余既榜学堂,又与罗君交谊素久,因以记之。

光影掬塵室

我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