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理论探讨•《意象意境及语境》作者 老 徐

*写在前面的话:
思想,是诗的灵魂;意象,是诗的内涵;情感,是诗的肌肤。一个有灵魂,有丰富内涵且能外延、又肌肤丰润的女人,谁人不爱?
——老徐妄谈诗
“文章之美是一种思想之美,理解文章之美最重要的是理解文章所深藏的哲学底蕴。”

——摘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意象意境及语境
——老徐谈自己写作文的体会

古人对于意象,也有一个大致的界定。比如:斑竹、尺素、汗青、画眉、青鸟、白云苍狗、岁寒三友等等。即你写的诗文中若出现意象,必须是约定俗成的,不然,别人不懂。那就是你自己在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

假设,你(作者)的意象所构思出来的意境图,在三维空间的立体坐标系里,而读者的理解能力只在二维的平面坐标系里,你与读者不在一个频道上,读者怎么能读懂你的作品呢?

能不能与读者所能理解的意境图相契合,这要求我们写作者在意象时,所构想出来的意境图必须尽量大众化、形象化且符合常理和约定俗成。

不能像哲学语言一样抽象,使其艰深晦涩难懂,枯燥无味。

正所谓“……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见《荀子·正名》篇)

比如“不须放屁”,是人们约定俗成用语可入诗;而“屎尿”等则异于约,能不能入诗有待商榷。

这里我要说的叧一个问题是:很多诗人追求三维空间的写法,(就是在立方体里面构思画图)并不是不好,而是你的对象——读者的理解能力大多在平面图上,能不能跟上你的节奏?所以他们感到,(或者是我们看到)有些好的作品往往反而读的人少。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阳春白雪,和者盖寡。”

所谓二维,即长和宽构成的一幅平面图,不存在立体空间;而三维无非就是长·宽·高,是一个立方体,构成了立体空间。有立体感的图像当然要美些。

这其实就跟我们平时看平面电影和看立体电影一样。但是,看立体电影要“戴上专门的眼镜”,把自己置身于其中,即有了身临其境的体会。

而看平面电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平铺直叙的故事情节。跟看电视一样。

我们不要把它说的神乎其神而误导或者愚弄初学者。

至于语境 ,80、90年代版的语境与现代版的语境是不同的。但我个人更偏向于八十年代的那些作家所写文章的语境。就像《二十四诗品》里所说的“眼前境、平常语”,一样。

你所创造出来的“语言环境”,或者我们叫它烘托出的“语言氛围”,好与不好,感染力强与不强,这些都是由你的情感决定的。你的情感浓,感染给读者就浓,反之亦然。

古人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并非是说用字、遣词、用典深奥;而是指语句新颖、独到,营造出来的语言氛围新奇、清新、精妙。

就像你享受一台美妙的音乐会一样身心愉悦。

……这就是语言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也叫语言环境,简称“语境”。

我始终认为,文学作品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写一些接地气的、正能量的、有哲理底蕴而又幽默的东西。(即诗品里说的味外味)要用丰富的思想内涵,用形象的字词句营造出清新的语言环境,让普通人都读懂你的思想之美、情操价值取向之美,达到向善向上的教育人的目的。

2021年2月10日于攀枝花

往期精彩:我用思想肥沃的土壤, 播种希望, 希望,少年成长为有用的材料;而不是浮躁社会模型里浇注出来的—— 好高骛远的虚妄与幻想。

作者简介:

老徐,本名徐宗远,潜江后湖排湾沟人。1955年出生,务过农,教过几天书,养过鱼,现赋闲在家,喜欢与文学爱好者交朋友。

老徐原创随笔作品

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音乐和歌曲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

(0)

相关推荐

  • 【诗评诗话】重庆万州|王东梅:现代诗的诗意探寻-光在词语中安居

    鲁西诗人,以诗歌慰藉心灵 现代诗的诗意探寻-光在词语中安居 王东梅 读诗,总是需要某种尺度,以辨识/阐述一首分行作品,是否具有诗的元素,而可称之为诗,或纯只是散文散句,借分行之列,鱼目混珠假冒为诗:或 ...

  • 诗歌探讨•《老徐谈诗》作者 老 徐

    本期导读:现代诗不像格律诗,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评判标准.反正国家又不收税,各说各好,抑或相互吹捧达成某种共同利益链的目的.这种换手搔痒围猎诗坛顶戴的做法,是不是腐败? 老徐谈诗 1 什么是诗?生活即 ...

  • 作品朗诵•《感恩岁月》作者 老 徐、朗诵雪如玉

    感恩岁月 文/老徐 信手拈来儿时的记忆,把它投影在梦里的幕墙上-- 像放幻灯片一样的故事情节,一幕一幕场景重现,变换莫测成年华的追忆. 所谓岁月静好,那是因为有人替你默默负重前行,并在你头顶撑起一把遮 ...

  • 作品朗诵•《感恩岁月》作者 老 徐

    感恩岁月 文/老徐 信手拈来儿时的记忆,把它投影在梦里的幕墙上-- 像放幻灯片一样的故事情节,一幕一幕场景重现,变换莫测成年华的追忆. 所谓岁月静好,那是因为有人替你默默负重前行,并在你头顶撑起一把遮 ...

  • 作品朗诵•《春雨里的梦》作者 老 徐、朗诵 雪如玉

    春雨里的梦 作者 老   徐 朗诵 雪如玉 细雨下个不停. 屋檐下滴答滴答的声音,像时针沿着梦,转不醒. 解不开的缠绵,让我身陷春的囹圄. 桃红.柳绿,早有不安份的蝴蝶寻寻觅觅. 江汉平原的阴历三月, ...

  • 人生感悟•《答年轻人问》作者 老 徐

    答年轻人问 --老徐 题记:只有身体和灵魂同时负重前行的人,才能看到沿途别人不曾见过的风景,并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们爬坡时都勾着腰气喘吁吁:只有走下坡路时才趾高气昂. 不要站在 ...

  • 文学原创•《风 景》作者 老 徐

    风  景   文/老徐 谚语:过了惊蛰节,一夜长一叶. 东风以豪放的姿态狂草大地. 潦草在青草地上的落英们, 暗自沮丧,敷衍塞责. 一摊处子的落红, 羞涩在梦幻的绿色里. 窃喜,桃.李.杏的妊娠反应. ...

  • 人生感悟•《吝啬日子》作者 老 徐

    吝啬日子 作者 老徐 数着日子过日子,每天撕去一张日子. 像数钞票的老太,看了正面看反面,然后,去菜市场斤斤计较: 又害怕找零是假的,日子白过了. 总是在第天早晨才撕去昨天,却谁知半夜十二点后,就是第 ...

  • 文学原创•《故乡的雨水》作者 老 徐

    故乡的雨水 --回忆七十年代 文/老徐 我喜欢故乡的雨水. 那些下在麦苗田里的雨水,从不吝啬,浸透了整个青葱岁月. 叶尖上晶莹透亮的水珠,在阳光的蛊惑下,明媚出农夫的梦. 吃饱喝足的麦苗,拔节生长,不 ...

  • 文学原创•《一场春事》作者 老 徐

    一场春事    文/老徐 我们都在寻觅 佐证地 那些落红的狼藉处 不用揩洗  隐匿春事的痕迹 缠住风景的蜘蛛情网 怂恿雨水充盈的殷勤  洗净 蓝天  白云 时光里穿梭的阳光 亲吻微风拂面  当温柔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