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到极处便是美,这篇丑书,凭什么被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丑书,最早来历是傅山所讲的:宁丑毋媚!被现代人无限放大了,很多人对自己看不懂的书法,冠之为:丑书!

在古人看来,书法只有雅和俗之分,并没有美、丑之分!正如刘熙载在《艺概》中写道:“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比丑书更可怕的是“俗书”!

恰如黄庭坚所言:“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关于米芾的书法,看不懂者,尤其是田粉,往往以“丑书”论之!

早年的米芾,以“集古字”据称,而且特别擅长作假,他临摹的古人的作品,几乎以假乱真,他自己也靠这种方式,偷换不少真迹。

据说,现在传世的书法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米芾作假的!可见他的传统功力之深!

米芾的用笔以“刷字”著称,以他的行书代表作《蜀素帖》为例,于变化中显沉着笔力,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展示他的“八面出锋”迅疾写字风格!

《蜀素帖》是极其粗糙的蜀素所写,能完成该作的,也只有笔迅疾而劲健的米芾一人,同期的苏轼、黄庭坚、蔡襄也难以完成,该作被誉为“中华第一美帖”,位列“天下十大行书”之中,为米芾的代表作之一!

对于米芾的这种纵横挥洒,动荡摇曳,骏急痛快“刷字”,不同于传统的颜柳欧赵,很多人完全欣赏不了,在原来介绍米芾的文章中,很多人直言这是“丑书”,为“丑书”站台,如果米芾的书法都算丑书了,估计王铎的草书,那就是丑中极品了!

?《蜀素帖》无论是笔法、章法都极具变化,在变化中,形成刚柔相济的姿态、痛快淋漓的气势与沉着痛快的风格,这种书风,在书坛独领风骚800多年,后世的傅山、王铎都深受其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