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内功之第三乘功---神经

写在前面:

   第三乘功-神经的练法是李和生内功太极拳“三乘功法”中高级的功法,也称为“以意变手”,是道家的“炼神还虚”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训练意念、神经。要用意念、神经促使内炁的气势更进一步的扩展,用意念和气势带动形体运动,内气的气势越来越大,在身体内部形成的能量流就越强大,这股能量流扩充到身体外面的时候,就形成了“生物场”,俗称也叫“气场”。

《太极可道》第五章 太极内功之第三乘功---神经节选
由颈椎到尾闾之间的三十一对神经…我们要练的就是这部分神经。怎么练呢?前人告诉我们通过练尾闾的方式来练习它。在盘拳、推手的过程中…用尾闾来内运。在拳架练习中,我们所有的动作的运动都要在意念的指挥下,用尾闾来带动,特别是手部运动要完全由骶神经来支配,要练到“有手似无手”。在推手练习中,对方来进攻我们不是躲手,要顺其来力之方向用骶神经领着走,对方进多少,我们退多少。退无可退了怎么办呢?退不了时你微微地一转就化开了…如果对方来的是一个直冲的力,我们只须用骶神经往前一迎他,他有多大力也会失中…
尾闾在脊椎骨的最尾端,也是中枢神经的最远端,它运动起来,骶神经就能够率领着坐骨神经、胫神经、腓神经、脚神经等一起运动。它的运动也能带动颈椎以下的整个中枢神经运动。
王京宏师兄的提醒:
恩师在书中介绍,人体的神经的最主要的是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脑神经,包括视神经,听神经,嗅神经,动眼神经,舌下神经等等,总共12对,这部分神经没有办法训练。另一部分是颈椎到尾闾之间的31对神经,这部分神经很密集,很重要,很特殊,我们要练的就是这一部分神经。这一部分的中枢神经很复杂,从颈椎到尾闾之间的这一大组神经包括:颈神经、胸神经、腰神经、骶神经以及尾神经这五大部分,总共31对。颈神经有8对儿,胸神经有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共31对。特别注意,从腰5-骶1-5和尾神经,在一起组成一大组神经,叫骶丛神经。骶丛神经是由四大组神经组成,包括:坐骨神经,阴部神经,臀上神经,臀下神经。坐骨神经包含胫神经、腓神经,直到脚面脚掌足跟都属于骶神经管辖范围。
三乘功曾经是秘不外传的,恩师在《太极可道》中将它公诸于众。练习拳架、推手的过程中,所有的动作都要用尾闾来内运,因为尾闾在脊椎骨的最尾端,也是中枢神经的最远端,他运动起来骶神经就能率领着坐骨神经、胫神经、腓神经、脚神经等一起运动,也能带动颈椎以下的整个中枢神经运动。
恩师在《太极可道》一书中,将运用“三乘功”练法推手中的应用,形象的比喻成钓鱼的“鱼钩”原理。前面介绍了“三乘功”练的是尾闾,恩师将尾闾比喻成鱼竿最后握手起杆的地方,将手比喻成松软的鱼钩,真正符合太极拳的“有手似无手”的原理。具体用法书中有详细的介绍,大家可参悟书中内容。
特别提醒大家,修炼第三乘功一定要在第一、第二乘功修炼到一定程度,能够做到恩师说的“熟练运用”了,才能修炼第三乘功,必须要有相当好的基础才能体会到这种更虚无的东西,没有相当的静(净)的层次,恐怕体会不到真正内功的奥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