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抽烟 法力无边

If smoking is not allowed in heaven, I shall not go.

(如果天堂不允许吸烟,那我应该不会去。)

—Mark Twain (马克·吐温)

◐◑◒◓◔◕

显然,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亦是如此认为的。

这位创作出了举世闻名的《呐喊》的挪威画家,将香烟作为其自画像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吸烟自画像》爱德华·蒙克 1895

香烟与波西米亚式生活

对蒙克和他们颓废艺术圈来说,

19世纪末是一个转变的机会,

一个摆脱资产阶级陈腐的价值观的机会,

因此香烟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无论男女,

波西米亚知识分子都在深夜咖啡馆里饮酒,

彻夜谈论艺术和思想。

做尽一切中产阶级所鄙视的事。

评论家帕特里夏·伯曼指出,

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波西米亚人,

他们存在于中产阶级街头的无政府状态之间,

他们的审美反叛催生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香烟热潮。

蒙克的“反叛”

对于蒙克的作品来说,

这种审美反叛意味着不再遵从先人的自然主义

《通航河道上的风景》1816–7

他甚至远离了19世纪风头正盛的印象主义

《日出印象》1872

在蒙克看来,

印象主义只不过是一种训练光影的练习。

自己作画的任务是挖掘其心灵,记录主观体验。

精神疾病突出的时代

19世纪,欧洲各国都开始应对快速增长的

焦虑、抑郁、躁狂症和其他精神疾病。

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吸烟是导致精神错乱的原因之一

蒙克将香烟编码成一个复杂的符号

通过这个符号,

他确立了自己复杂的身份

波希米亚式生活,

精神疾病的流行,

天才与艺术。

最后要提醒大家:

⚠️吸烟有害健康。

大家下期想看哪类资讯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Kiwi

版:Kiwi

图片/封面:https://www.google.com

P

pilipili

字幕组

All About Ar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