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年间的“岁币”,对宋朝的负担到底重不重?
相关推荐
-
《清平乐》中力抗辽国的大臣,却因献出一幅画,遭到同僚鄙视
最近<清平乐>热播,让看惯了清宫戏的历史迷大呼过瘾.不得不说,这部电视剧题材取自网络小说,名为古代传奇剧,但非常尊重历史.无论是在人物经历还是风物人情的细节上,都可以当作正剧来看.在前几集 ...
-
宋辽澶渊之盟屈辱的外衣下,北宋赚得盆满钵满
北宋发动大规模的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战役失败后,与辽国在接下来的数十年时间里,一直战争不断,互有输赢,在公元1000年前后,稍占上风辽军已经深入北宋腹地,并且直逼开封. 在这种情况下,辽国向北宋提出了和平 ...
-
两宋的那些和议及影响(1)
序言: 两宋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与科技的顶峰,但是两宋也是中国古代汉族帝国中最为弱势的时代.自秦汉以来,中原帝国在于北方的征战中,虽也有弱势时代,但如两宋那样已经习惯性的割地纳贡却是极为罕见的.宋辽之 ...
-
赵太后临终遗旨,改变了赵光义和大宋朝。(两宋繁华往事148)
丈夫去世,儿子称帝,大悲大喜. 悲喜之间,似乎耗尽了四娘子的心血,她的人生走到了终点.不过,她人生最后的决定,再次改变了历史. 赵匡胤登基次年,杜太后病危. 赵匡胤.赵光义跪在榻前,兄弟俩泪如雨下.太 ...
-
宋辽澶渊之盟,北宋用岁币换来百年和平,是否值得?
澶渊之盟,北宋是30万岁币买一年和平,100年和平需要3000万岁币,实际支付时间远远不止100年,而且在澶渊之盟39年后,也就是公元1043年宋西夏大战时被辽国威胁再次增币20万,也就是说后面80年 ...
-
15岁刘娥,理性而坚定地选择自己的前途。(两宋繁华往事165)
说起来,这是对患难夫妻. 刘娥自幼父母双亡,吃百家饭长大.少有长成,为谋生存,嫁于小银匠龚美为妻.图的不是富贵,而是他有祖传的手艺,可以求个温饱.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谋个活路而已. 能娶到刘娥为妻,龚美 ...
-
宋朝为何崇文抑武?对后世又产生了哪些影响?(两宋繁华往事190)
仁者爱人. 作为赳赳武夫,曹彬得到了北宋文官们心照不宣.又众口一词的推崇,他们甚至有些迫切地将曹彬立为楷模,成为天下武人的榜样.说起来,文官们心里也藏着小心思. 而文官的小心思,与皇帝的心思又是不谋而 ...
-
谁是两宋三百年间第一人?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638天的第638篇原创文章 最近研究大宋王朝起了劲儿 ...
-
宋朝花馔:世俗与风雅在两宋美食文化中的结合
南宋淳熙年间的一天,皇宫中的集英殿相当忙碌,一道道美食被相继呈上来,原来此处正在宴请金国来的使臣.这场被陆游记入<老学庵笔记>的国宴,前后一共上了九盏大菜,其中第七盏是一道"柰花 ...
-
宋朝的“岁币买平安”是一项高明的政治策略吗?2
每年几十万岁币远远低于维持一支常备军的军费" 这句话总有一点"只要不找女朋友不结婚不生孩子每年就可以节省下来一笔养家的钱"的意思. 问题就在于,军队是干什么用的? ...
-
李继捧送给宋朝的名义上是领土,实则祸根!(两宋繁华往事219)
李继捧虽然占了名位,但实力不济,眼看不仅无法说服亲族们,还有被轰下台的危险.为免祸起萧墙,遭遇不测,李继捧来了一招惊人之举. 他入朝了.带着妻儿老小. 自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以来,地方节度使入朝觐见天子 ...
-
宋真宗时,澶州战争时,明明是宋朝赢了,那为什么还要给契丹缴纳岁币呢?
宋朝历史上与北方打交道一般都是吃亏的,澶渊之盟是为数不多(也可能是唯一)赚到了的. 当时的背景是辽攻宋守,辽大将萧挞凛被射死,场面上宋有一定优势. 但宋能不能反攻回去呢?显然不能,看清明上河图就能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