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战:漠南无王庭(2)“先登”的意义
相关推荐
-
被誉为“飞将军”的李广,为何“难封侯”?其自身弱点所决定
李广之所以这么有名,除了感谢太史公,还要感谢李唐王朝的极力宣传,一点点小事都可以吹成极大的功绩,奈何李广实在不争气,一般的名将勉强称的上,但绝世名将之名实在配不上,跟卫青霍去病更是没法比.然而最后经过 ...
-
第二十七战:漠南无王庭(1)平阳府视察工作
外戚,是一个中国历史上非常被贬义的词语,他和太监一样,在大数据的统计比例上看,是一个几乎就没出过什么靠谱人物的群体,要么吃喝嫖赌,要么祸国殃民,史书中大段的人渣描写都是贡献于这两个种群中. 不过倒也不 ...
-
第二十七战:漠南无王庭(3)李大侠的前半生
李广担任上郡太守时,匈奴有一次前来偷袭,恰逢景帝派过来一个比较宠信的宦官也跟着在那督军,这个宦官有一次带着几十个骑兵出去打猎遇到了三个匈奴人,几十个人杀过去,结果就剩下受伤的那个太监高手自己跑了回来报 ...
-
第二十七战:漠南无王庭(5)提早四百年出现的“突骑”战术
一提到骑马打仗,我们脑海中可能出现的场景就是三国演义中,虎牢关前的三英战吕布,张飞和马超的几百回合挑灯夜战,极其生猛精彩. 但很遗憾,此时此刻,这种马战是没有的. 包括真到了三国时代,这种上将回合制的 ...
-
第二十七战:漠南无王庭(8)阴山大决战
得胜后,卫青引兵凯旋至边塞,武帝令使者持大将军印在军中便拜车骑将军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从属于大将军,加封食邑8700户,卫青的三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儿子都被封了侯,随从诸将也跟着沾光,皆被封侯. 要额外交代 ...
-
第二十七战:漠南无王庭(6)大漠孤城
匈奴人的游牧习惯一般是在春秋多活动,多搬迁,不容易摸到规律. 因为春天牧草在经历了一个漫长冬天后还没有长出来,资源不丰富,须常转换放牧点防止啃秃. 到了秋天时,需要多让牲畜多移动,多动多吃养秋膘,同时 ...
-
漠南大决战:卫青三战三捷,霍去病一战封侯,从此漠南无王庭
中国古代战争史 · 西汉篇11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专门拿出一篇来写西汉的骑兵制度和战术变革,因为接下来的汉匈战争将进入卫青.霍去病开挂吊打匈奴的阶段. 前128年秋,被卫青偷了老巢龙城的匈奴人不甘失败 ...
-
【武帝】三十、漠南无王庭
冲动是魔鬼 其实在汉武帝之前,汉朝皇帝还是比较注重形象的.秦始皇.秦二世英灵不远,汉高帝.汉惠帝.汉文帝的皇权又颇受制约,所以大家多多少少还是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从汉景帝开始,能威胁到皇权的势力几乎没 ...
-
王羲之集字《圣教序》笔法解析(第二十七讲)图文精讲
第二十七讲:举.威.灵.而.无.上. 举:"举"字在<圣教序>里,属于大高个儿,身材很健美还有肌肉线条.注意这个字右侧的辅助线.整个字的笔锋上,中侧并用,挺拔有力. 威 ...
-
第二十三战:灭诸王(6)曲终人散
前面我们说了啥叫"散地",作为配套,还要讲一下啥叫"轻地". 永不过时的<孙子兵法>中说:"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轻地则无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