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这样向孩子介绍袁隆平吧

(0)

相关推荐

  • “自由散漫”的袁隆平,一稻便是一生 | 财知道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 ...

  • 袁隆平的贡献到底有多大?他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May. 23 是真名士自风流,唯大英雄能本色. 作者 | 言均 来源 | 九点故事(jiudianstory) 01 网上关于袁隆平的资料很多,对这位堪称国士无双的科学家的赞誉更是数不胜数,这里想说 ...

  • ​《 追思袁隆平 》

    < 追思袁隆平 >         树   丁 上午 人民日报记者 从湖南省委宣传部 中国工程院 以及袁隆平院士秘书处 多个渠道证实 老人家 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晚上 在新闻联播上得知 袁隆 ...

  • 袁隆平论文赏析:《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5月22日,是个举国悲恸的日子,这一天,两位顶级科学泰斗离开了我们. 这两位真正的大科学家,为农为医,救助苍生,今日离去,留给我们的是无限怀念. 作为科学家,他们生前也发过论文.今日,我们来回顾一下1 ...

  • 【山东】穆梓涵《​禾下乘凉梦》指导老师:李俊爱

    禾下乘凉梦 临齐街道明德小学六年级 穆梓涵 "我有一个梦,叫做〝禾下乘凉梦〞.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我看着好高兴,坐到稻穗下乘凉."这是袁爷爷 ...

  • 电影《袁隆平》2009年(在线播放)

    <袁隆平>是由史凤和执导,果靖霖.徐筠主演的人物传记片,于2009年3月1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根据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这位"杂交水稻之父"自20世 ...

  • 恸!袁隆平院士走了

    他有两个梦想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梦里梦外,皆为粮仓丰盈,鞠躬尽瘁 5月22日中午,悲伤的消息传来: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 ...

  • 海霞——吊水稻之父袁隆平

    吊水稻之父袁隆平 文/海霞 一个人走了 无数人为之牵动 一确再确 你真的走了 突然明白 天公为何风云突变 突然明白 山河涌泪,云雨深情 巨星陨,华夏悲 中国水稻杂交之父,世界魔稻始祖 袁隆平,你真的走 ...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走了,铭记他的“禾下乘凉”梦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 ...

  • “种田人”袁隆平走了,留给我们一个没有饥饿的中国 | 读者说

    "种田人"袁隆平还是离开了我们. 据新华社消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 ...

  • 为袁隆平祈福!

    有消息传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病危! 为袁老祈福!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餐桌上,不管菜好不好,永远斗少不了一碗热气腾腾 ...

  • 袁隆平,新中国最伟大的农民!

    今天上午10时,袁隆平院士的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长沙明阳山殡仪馆吊唁厅举行.袁隆平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来到这里送别袁老,庄严肃穆的现场,不时传来哭 ...

  • 袁隆平,又定了两个“小目标”!

    "追求高产.更高产.超高产,是我们持之以恒的目的."今年已90岁高龄的袁隆平说,"我做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我身体还可以,脑瓜子还清楚,可以继续做对国家.对社会有意义的 ...

  • 【羽化】你可能把“享受生活”理解错了

    袁隆平佝偻着背,站在衡东县洣河桥村的稻田边,脸上已爬满皱纹,粗糙的双手举着稻穗,尽量将眼睛睁大,注视着眼前的稻子,良久,露出了舒心的微笑,皱纹也随着舒展开来,"花开得很好!"稻田被 ...

  • 列车长不肯给农民补卧铺票,袁隆平掏出红色证件,他立马道歉补办

    1981年,袁隆平要去北京开会. 妻子和孩子还从未去过北京,考虑到会议安排较为宽松,袁隆平决定带上妻子邓则和大儿子袁定安.二儿子袁定江一起去,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怀化上车时,没有买到卧铺票.袁隆 ...

  • “国士”袁隆平:小时候跟妈妈的一次对话,让他找到了一生的目标

    大家都知道有个成语叫"衣食无忧",不过,现在有人给改了一下,叫"医食无忧".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中国人有钟南山和袁隆平这两位国士,在"医&quo ...

  • 德媒:杂交水稻之父去世,他做到了被世界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行不通的事

    昨日,德媒就袁隆平去世的新闻作了报道. 德国ZDFheute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袁先生的科学突破是在1970年代,当时他培育了杂交水稻品种,该品种的年产量比现有品种高20%.据<新华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