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去哪儿了?(2)
第二个故事有点滑稽。
我有两位熟悉菌界人物,一位因为意气相投,一拍即合称兄道弟(暂时称之为a),另一位则因为世界观差异,敬而远之(暂时称之为b)。
大体上从干活的角度看问题,能力与个人世界观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如果从大的角度看,世界观其实包含最基本的人伦逻辑,比如恩怨、比如是非。一个人世界观有问题,大体表现就是逻辑不清晰——通俗的说是不讲道理。所以世界观不清晰的人,再怎么高也是有限的,比如这位b,根本上蔑视理论,如果因为他动手能力强非要把他归入高手行列,那也是个瘸脚高手。
这两位曾经为同一个老板先后干过活,我个人认为a应该是一个高手,而且是实用性高手,因为他是边干边修习理论的,这样的人做事基本上是“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都可以比较清楚的。而我说他的实用性是因为他相对来说操作能力极为强大,理论虽然不算高,却很懂得理论的重要性,而且结交了很多有丰富理论的朋友,这意味着他还有一个后援团。
可是a空怀一身功夫,却没能找到合适的东家。
有一回,某老板请a干活,自然结果是满意的,但因为a要求的工资水平比较高,老板有点肉疼,其实这个工资也不是特别高,我知道的许多水平不如他的人,工资都高过他。这个老板的世界观也有少许问题,所以表现就是不咋地吧?
a当初是说好干一段时间的,老板一看功夫了得,就想留人,但老板不知道为什么忽视了a的赚钱能力。要留下a,起码要拿比a平常收入高一点的待遇吧?但老板精明过分,不想给现金,就许诺期权,大体意思是咱们一块儿把事业干大后,可以共享发展前景之类的支票。期权不是不可以,而是要具体,比如股份啊,比如年终奖励啊,肯定都是没有问题的。但老板雷声大雨点儿小——不,是干打雷不下雨,a耐着性子多干了一段时间,到底没等到那雨下来,干巴巴的落魄离开,为什么叫落魄离开呢?因为工资尚未支付完全。
不过报应来的很快,a走后,老板出了些问题,怀念起a来,又电话请a出山,a趁机讨要工资,老板这次非常爽快,立马电子支付到账。但工资到了后,a的期权也不肯落实,实际上a根本没有许诺期权,a是说“要等些日子才能决定能否成行”,而老板没有等到那个日子。
a是比较厚道的人,自己不去,就推荐了b。
至于b后来的遭遇,就不说太具体了,反正类似中国历史简易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了好几个来回,到底老板也没有把他的宏伟蓝图做得多么辉煌,不过折腾了些补贴,然后,业务不断被蚕食,前景已经隐隐的有些堪忧了。
所以每一个说没有高手的人的共同点不是不认识高手和没遇到高手,而是不懂得高手的价值。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