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种类、特点及药效

中药的种类、特点及药效

【饮片】

“饮片”是把中药材切片作汤来饮用的意思。把各种净选后的药材经过加工,制成片、段、丝、块、都叫做“饮片”。这些饮片主要是为医生调配处方而用,可以配在一起煎水服用,也可以配制成其它剂型。如:丸剂、散剂服用。还有一些可以代茶泡水饮用。如:菊花、玫瑰花、玳玳花、胖大海、麦门冬等。

【汤剂】

汤剂,俗称汤药。是把中药饮片按照医生的配方,按照一定的要求,放在锅里用水进行煎煮,然后箅去药渣,剩下的药液就是汤剂。煎煮(熬)汤剂的方式与火候,直接影响到汤药的质晕,与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汤药有什么特点呢?

优点:汤剂的针对性强。医生可以针对病人的各种情况全面考虑,选择药物,确定用量,进行配方。古人把这种取法比喻成“量体裁衣”。这样就会使处方里的每一味药,都会针对治病的需要而发挥作用,从而就会全面提高疗效,同时可以避免各种毒副作用。随着病情的变化,身体的变化,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组方和药物的用量,使药物紧追治病的需要而促进疾病的痊愈和身体康复。此外,汤药的力量比任何剂型的“成药”要大数倍至数十倍,处方灵活,可以随时改变。因此,更适合于病情较急、较重、病情复杂和变化较快的情况使用。

缺点:汤剂如同洪水,力猛而不能持久,古人称为“荡而不守”。因此,对一些慢性较为顽固的病症,有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另外,煎熬汤剂费工费时,携带也不方便。

【汤剂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治病用药是根据疾病的不同情况,每个人的秉赋体质情况,时间季节的差异和生活地域环境的不同,综合考虑制定治疗原则和处方的设计。这就是中医学讲的“辩证论治”。也是中医的独特治病理论。由于汤剂对疾病具备了较强针对性和较好的灵活性,同时,还能充分发挥出医生各自的临床经验和处方设计技巧,能广泛的应用于几乎所有的疾病。中成药只作为辅助弥补汤药的不足,来配合使用。

【中成药及其特点】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中成药配方,由正规制药厂按照一定的加工程序配制出的成品中药,这类药物的剂型很多,有丸剂、散剂、膏剂、胶剂、冲剂、片剂、酒剂、口服液等,都属于中成药。中成药有一大类是依照古方配制出的,我们称它为传统中成药;另有一类是依照近代医家的经验方,配置出的成药品种。

中成药的特点是:

优点:使用比较方便,随时可以服用,用量较小,携带方便,口感相对于汤剂要好一些。中成药的药效缓慢而持久,适用于比较典型,症状较轻,或病情稳定的慢性疾病。更适合抗老防衰和对亚健康的治疗。

缺点:古人说:“成药如同成衣”。由于成药的配方是固定的,不能随时调整、改动,就只好使病人将就药物,这就会出现成药不完全对“证”的情况,势必会降低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再有,成药的药力一般偏小偏轻,有时是汤剂的十几分之一的药力。因此,只能运用治疗一些小病、轻病,慢病和病情较为单一的疾病。

【中药剂型与疗效的关系】

中药的剂型很多。传统的剂型有汤剂、酒剂及丸、散、膏、丹等剂型,现代的剂型有胶囊、片剂、冲剂、口服液、中药注射液等。

1、汤剂作为治病的常用剂型,广泛的适用于内、外、妇、儿等科的各种疾病,可以内服和外用,药力较大。并且能随时调整处方的组成,适应疾病变化的需要。

2、丸剂药量较轻,药力缓慢。适用于小病、轻病、慢病等。

3、散剂发挥作用较快,有发散的力最,多适用一些外感风、寒、暑、湿、之类的外感性病症和皮肤病。如:治疗风温病初起的“银翘散”;治疗咽喉病的“喉风散”,除湿止泻的“参苓白术散”;治疗口疮的“锡类散”;治疗白瘢风的“白癜风散”,生肌敛疮的“生肌散”;散毒肿拔脓的“提毒散”等。

4、膏剂,内服膏剂有滋润补益脏腑的作用。例如:秋梨膏、二冬膏、养阴清肺膏、枇杷叶膏,有滋阴润肺,止咳的作用,益母草膏、珍益母膏、鹿胎膏、黄芪膏、金樱子膏、桑椹蜜膏,有滋补肝肾或益气养血的作用。

5、酒剂,酒善于行走全身,无处不到,有温通经脉的作用,可以载药行于周身。如:国公酒、护骨酒、风湿药酒、五加皮酒,都有强壮筋骨,祛风散寒,疏通经脉的作用,可用来治疗各类风寒痹阻引起的腰腿、关节疼痛;酒的另外一类作用是浸泡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

经常少量饮用,可以达到强身、益寿的作用。例如:参茸酒、蛤蚧酒、海马酒等,可用来温肾壮阳;人参固本酒、杞菊酒、何首乌酒、灵芝酒、桑椹酒等,可用来滋阴补肾;十全大补酒、人参酒、黄芪酒、八珍酒等,可用来补气养血。

6、针剂,是近代开展的中医急症治疗,利用现代技术研制出来的,可供肌肉和静脉注射的中药针剂。从临床经验看,应慎重使用。

7、冲剂、口服液、胶囊,片剂,都类似于丸剂的性能,只是服用更方便,但保质期要比传统蜜丸短一些。

【辨证施治是用药的关键】

使用中药,无论是汤剂饮片,还是丸、散、膏、丹、冲剂、酒剂、针剂等中成药都应当依照“辩证论治”的原则来使用,这样才会疗效全面而持久,使用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并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副作用。

辩证,是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建立起来了一套认识疾病进行治疗的理论体系它完全不同于西医学的理论。中药的治病选药规律深深依附于中医的理论体系。

中成药,尤其是传统的中成药的配方,是按照君(主)、臣(辅)、佐.使来组成,针对的是中医的病因、病机来调节人体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一般来说,寒性病,要用热性的药物来此治疗I热性病,要用寒性的药物来治疗;虚损性病,要用补益性的药物来治疗;邪气盛的病,就要用清泻的药物来治疗。

中成药有表散风热药,用来治疗外感风热类疾病;表散风寒药,用来治疗外感风寒类疾病,有益气表散风寒药,用来治疗体虚外感风寒的疾病,有风寒咳嗽药,用来治疗风寒伤肺引起的咳喘;风热咳嗽药,治疗风热伤肺引起的咳嗽,清热润肺药,用来治疗外感温燥咳嗽。散寒润燥药,用来治疗凉燥咳嗽。

祛风痰类药,用来治疗风痰或痰热阻碍经络,清窍,引起的神昏高热、经络痹阻、半身不遂、癫、狂、痫、眩晕等病症;祛风湿药,治疗各类因风、寒、湿邪侵入人体,闭阻经络引起的身痛,肢痛,关节肌肉疼痛等病症;清热泻火药,治疗体内各脏腑的火热性疾病。

调理胃肠药,治疗各类因胃肠功能失调出现的疾病,祛暑药,治疗暑季的各类疾病;理气解郁药,治疗因着急生气,肝气郁滞,而引起的各种病症,各类补益药,能治疗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各类虚损性疾病等等。使用中成药,还要认清季节性。

例如:四季的感冒不同,用药也不同。不能一律随意使用带有“治感冒”字样的药物。

再有,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同是感冒风寒,而用药也有很大区别。一般说来,体虚的人不能服用一般的感冒药必须选用有补气散风作用的感冒药。

总的说来,最好是依着中医的道理去选中成药,这样,才会取得治疗效果,而不耽误治病时机,并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或降低用药不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 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0)

相关推荐

  • 中药剂型,选对效果才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药学部 王 莉 王 婧 □主任药师 肖 薇 生活中,很多人接触最多的中药制剂为汤剂,但它仅仅是中药剂型中的一种.<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汤.丸.散.膏.药酒等不 ...

  • 中药饮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药饮片是中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多以汤剂在临床中使用,辅以丸剂.散剂.颗粒剂等剂型,应用十分普遍. 1 适用范围 本共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过程.具体包括中药饮片的处方开具.调剂 ...

  •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执业药师考点1:中药剂型

    真题网上较多,大家有需要可自行购买. <神农本草经>中云:"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煎膏者,亦有一物兼宜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传统剂型 01 汤 ...

  • 中药鬼箭羽强大的应用药效, 真是非常强大!

    鬼箭羽为卫矛科植物卫矛的具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附属物.味苦.辛,性寒,归肝经,破血通经,除痹止痛,解毒杀虫,主治癥瘕结聚,心腹疼痛,痛经,经闭,瘀血崩漏,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下,历节痹痛,跌打损伤,虫积 ...

  • 权威专家:中药如何煎才能发挥药效

    权威专家:中药如何煎才能发挥药效

  • 服用中药,选对时间药效更佳

    随着中药代煎以及成品中药煎剂的普及,很多人省去了自己煎煮中药的麻烦,开始更多地选用中药治疗改善疾病.不过,这样也导致了中药的"快餐化".很多人拿着煎煮好的中药,下午空闲下来了就用热 ...

  • 中药资源种类的构成

    摘要: 尽管物种间的形体构造.生理机能以及生态环境千差万别,但从自然属性来讲分属于植物.动物和矿物3个范畴.也就是说,中国中药资源基本上是由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三大类构成的.其中药用植物包括种 ...

  • 中药配伍(黄金搭配药效倍增)

    中药配伍(黄金搭配药效倍增)

  • 中药煎煮方法决定药效,《伤寒论》药物煎法快来学习!

    煎法,即对药物的煎煮方法.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如徐灵胎谓:"煎煮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 张仲景论煎服法独具匠心,如先下入煎.后下入煎.分煎合 ...

  • 中药的行走方式对药效影响

    中药像人一样,有它自己的行走方式 .有的药往上升,有的药往下降:有的药走五脏,有的药走四肢:有的走上焦,有的走中焦,有的走下焦--都不同. 到底它的行走方式对药效有什么影响,又有哪些不同的行走方式,让 ...

  • 为何有些中医大师不主张中药提纯?提纯了,药效就不一样了吗?

    绝对不能按西方医学来评断中国五千年的中华中医药晶典.中医药只能引领世界不能让外国评论中医药也没资格,只能打压中医传统医术和中药材发展给大师点赞!中成药是把药物固定了,可能对一部分人有作用,对另一部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