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原来真是句空话!

张鸣教授火了,他的文章《以史为鉴是句美丽的空话》犹如一声惊雷,在沉闷已久的历史圈激起了些许回响。

对于张鸣教授,龙马君是颇熟悉的,听过他的课,也看过他的书。对于张鸣教授的这一观点,龙马君是不以为然的。

尽管黑格尔曾说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然而他的同胞俾斯麦却说他总能从别人的失败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历史不仅是故事,历史是从真实中习得的教训,如果以史为鉴是句空话,那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的价值将大打折扣,人们也没有必要去区分何为真实的历史、何为杜撰的故事了。

大名鼎鼎的张鸣教授也不过尔尔,正当龙马君洋洋自得时,打脸转瞬即至。

紧跟着张鸣教授的雄文,龙马君看到的是一位“用文字和思想证明自己活着”的大佬的最新垂训,这位大佬正在向另一位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知名学者发出令人讶异的控诉,还声称要追究后者的刑事责任。

少刻之后,龙马君便明了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是两位大佬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的《南京条约》第一条的理解出现了分歧。为了叙述便利,我们把他们分别称为“思想大佬”和“学者大佬”

学者大佬认为这个不平等条约的第一条是要求政府保护人民的生命权和财产权。

思想大佬则认为第一条体现了英国强加给中国的治外法权。

第一条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思想大佬贴心地为我们找了出来。

嗣后大清大皇帝、大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看到原文,龙马君困惑了。

龙马君既不认为自己像学者大佬说的那样连老祖宗的汉语都看不懂,也不觉得像思想大佬说的那样缺乏基本的理解能力,然而,从这不到50字的条款中,龙马君实在看不出两位大佬提及的深意来。

该条的意蕴极为简单,就是两国和平,人民友好,保护对方侨民,说白了,不过就是些没有多少实际约束力的场面话。

学者大佬说这一条是要求政府保护人民的生命权与财产权。是否能这么说呢?

“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缔约国要保护本国境内对方国家侨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似乎也能说得通。但是要强调下,这里要求保护的并不是本国公民,而是对方国家的侨民。

那么本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怎么办呢?这显然是内部事务,不属于外交条约的调整范畴,英国人也没工夫操那闲心。

学者大佬显然是引申过度了,按照学者大佬这个思路,明朝的吴承恩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提倡保护人民生命权和财产权的先驱,在他的《西游记》中,唐僧时不时地就会掏出一个通关文牒来,这个文牒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大唐沿途各国保护唐僧师徒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思想大佬说这一条是英国强加给中国的治外法权。是不是这样呢?

龙马君恰好是法律专业,国际法是导师亲自教授的必修课程,一连看了三遍,实在是没能从中看出半点治外法权的影子来。

所谓治外法权,就是免除本地司法管辖权的情形,说通俗些,就是你在他国地盘上却不受该国法律管辖。治外法权其实非常常见,最典型的就是国家政要和重要外交人员的外交豁免权。

《南京条约》的确涉及到了治外法权,但是不在第一条中,而是在相当于《南京条约》附件的《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中,也就是我们教科书上提到的《虎门条约》。

由于《南京条约》没有明确五口通商具体如何进行,中英双方只得继续谈判,1843年10月,双方缔结了《虎门条约》,在这个条约中,英国人夹带了私货,约定在华英人遇有交涉词讼,由英领事自行裁判处置。这也就是我们历史教科书上提到的领事裁判权。

领事裁判权违反了属地管辖的一般原则,当然属于治外法权,但是要说这是英国人强加给清朝的,也不太准确,当时的清朝压根对属地管辖没概念,说诓骗可能更合适。

就像两位大佬说的那样,只要略懂老祖宗的汉语,有基本的理解能力,对这么浅显的条文内容,是绝对不至于作出如此离题万里的解读的。当然,龙马君也绝不相信两位大佬会缺乏这点基本的语文基础。

那么,为何还会产生如此奇景呢?说白了,《南京条约》第一条的内容究竟如何,两位大佬根本不在乎,他们只是随便拿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网友在乎吗?从评论内容来看,也几乎没人在乎,一位三甲医院的脑科专家提出与龙马君同样的质疑,很快就被激动的网友要求去脑科就诊。

这一切,诚如张鸣教唆所说,人们似乎根本就无意去探求历史的真实,只是按照自己的好恶,随意扭曲历史。

自业余从事历史写作以来,也总是遇到这样的事,去年年底写了几篇评价秦朝的文章,史料中的暴秦一词颇触动了一些读者老爷的逆鳞,每天都有几十人私信问龙马君知不知道“睡虎地秦简”,又知不知道“汉承秦制”,龙马君一次又一次地解释,后来终于发现,对于这些佐证自己观点的历史名词的真实内涵,大家根本不在乎,连几分钟查证确认的工夫都不愿去花。

历史的首要价值在于真实,真实的历史才能得出真正有益的教训,现在很多人恰好相反,先预设观点,然后再去断章取义的找些历史片段,如果这样的历史片段都找不到,那干脆就杜撰一个。

这不是历史,这是寓言故事。众所周知,寓言故事不一定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毒鸡汤。

以史为鉴的“鉴”,其实就是镜子,以史为鉴的意思也就是把历史当成镜子一样来匡正自己的过失,然而,如果历史不是真实的,或者大家根本不在乎历史是不是真实的,这样的镜子,能照出什么来,就很难说了。

末了,希望大家都以求真的心境,去探求历史的真实,再以这样的真实来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尽管不是当下的“实然”,却是每个自觉者的“应然”。

欢迎关注,与龙马君一起,相信思想的力量。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要读历史?以史为鉴吗?

    为什么要读历史?以史为鉴吗?

  • 少年说‖亚亚(193):史记•始皇之死

    世间万物有辉煌就会有结束,这是历史上一个永恒不变的定律.短暂的秦朝,也终于在秦朝皇室的暴政之下走向了灭亡.        秦始皇即位三十七年的时候,和丞相李斯出游巡视天下.走到平原津的时候秦始皇突然发 ...

  • 4月4日记 | 以史为鉴

    感谢文字.纸张的发明,我们不缺历史,同样我们也不缺基于各种历史和想象创造出来的小说.但要真正以史为鉴,似乎并不容易,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历史再次重演",我们经常说到"历史总 ...

  • 驻韩美军违规,韩国警察能强制执法吗?

    近期,以驻韩美军为主的2000余名外国人,在韩国釜山庆祝节日,不戴口罩.饮酒狂欢,甚至肆意燃放烟花爆竹.釜山警察厅当天接到了38起相关举报,这些人违反韩国"5人以上聚集禁令"等防疫 ...

  • 不要让“用意不用力”成为一句空话

    "用意不用力"既是太极拳的技法原则,也是太极拳的训练方法.然而,各人对"用意不用力"的理解认识不同,看法就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纵观纵观太极拳各种拳论,多处 ...

  • 气大伤身,绝不是一句空话,看看这些人的经历你就懂了

    2021/03/26 22:03 女人的情绪化似乎与生俱来,发脾气事小,惹一身病事大.生气会导致心.肝.肺.胃以及各种妇科和乳腺问题,产生的连锁反应.气大伤身!绝不是一句空话,看看这些人的经历你就懂了 ...

  • CMMI2.2的启示:软件的关键性需求不能只是一句空话!

    2021年3月10日,CMMI研究院发布了CMMI V2.2,作为CMMI 2.0的一次重要升级,其主要变化包括SAM不再作为核心(core)实践域了,仅是供应商管理中一个特定实践域:增加了虚拟评估和 ...

  • 情怀不是一句空话

    李竹勇 教师情怀,貌似无法具体度量,但能触及心灵,充满人性温度.教师的情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做好自己--做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彰显优雅的姿态,是否愿意为教育做出改变. 亲情友情是生命支撑.教师是 ...

  • 说一万句空话,不如做成一件小事

    说一万句空话,不如做成一件小事

  • 不能让人觉得“防止暴涨暴跌”是句空话!

    本公众号文章经过独立思考而来,力争做到观点一目了然,拒绝人云亦云,拒绝模棱两可,拒绝绕来绕去,不说别人说过的话.每天同时发布在东方财富网.雪球.摩尔金融.选股宝.水晶球等各大财经网站和新浪个人微博上, ...

  • 良善司法真不该是一句空话

    今天中午坐飞机到沈阳,飞机着陆,还在滑行的过程中,接到法院电话,被告知后天早上的庭审延期了,至于延期到什么时候,还不确定,延期的理由是原告要求追加被告! 律师很无奈,当事人很气愤--外地律师来开庭,来 ...

  • 您的快递到了,但不在家门口!“送货到家”成了一句空话?

    服务倒退? 618大促之后,又到了"剁手党"收快递的高峰期. 有网友表示:"大街上都是快递小哥骑着小车飞驰的身影,但是送货到家的却不如以前多." "6 ...

  • 没有清晰的概念,深度思考就是一句空话

    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01/ 小明在作文<我的理想>中写道: 虽然我才上二年级,但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买得起变形金刚.乐高的玩具,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