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心只共丝争乱,迷上了金庸笔下的女人,也能看懂他的写作技巧

金庸笔下的女人,貌美无双,与众不同,但是有一点很相似,不管是那个女人出场,只要是金大侠特别喜欢的,都会让她划着小船出现,黄蓉、程英、阿碧、陆无双都享受了这个待遇。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鸡尺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这是金大侠《神雕侠侣》的开场词,一下子就把你拉到秋水明媚的江南,田田的荷叶丛中,人面桃花的女子,嘴里唱着缠绵悱恻的曲子,在划船采莲。

这样的小说人景曲交融,美轮美奂,就像上来就给喝上一杯美酒,连看书都是微醺的。小船在水天一色的碧水间荡漾,女人的衣裙也渐渐融入到荷花从中,即勾勒出她们在水面的清高姿态,又呈现出女人在微风吹拂下的翩翩风韵,整个小说也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所以金庸笔下的女人是能够走进铮铮铁骨男人心里去的,因为金大侠把她们写鲜活了,让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恨不得自己也能写出如此妙人,但总是心有意而力不足,对金大侠的写作技巧望而生叹,自叹不如。

直到我遇到一本日本推理大师大泽在昌写的《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的时候,我才看懂金大侠笔下的女人背后巧妙的写作技巧运用。

书中详细讲解了小说创作中的角色塑造、对话秘密、情节设计等等,真实解密了小说家构思的方式和创作脉络,原来要写出一本好的小说,它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它需要多种技巧。

01如何塑造形象鲜明的角色

要让读者对主人公所感受的喜怒哀乐产生共鸣,这一点非常重要。最吸引人的小说,就是用鲜明的角色驱动小说情节发展,让读者和角色产生共情,引人入胜。

在金庸的小说里,很多女人鲜活如荷,聪慧灵动,不喜欢按照套路出牌。

黄蓉石压欧阳克,茶泼霍都王子,阵困金轮法王,骂过全真七子,策划过神兵天降飞夺撒马尔罕城,把她的一生活成了五彩斑斓,精彩纷呈。

她一出场就是脏兮兮小叫花子的打扮,大宰了郭靖一顿珍馐美味,还能让郭靖为她的见识渊博大为敬佩,不由感叹道:“中土人物,果然跟塞外大不相同。”

她本来是做贼,半夜跑到大金赵王府里偷听,被高手梁子翁窜出来抓她,却微微一笑:“这里的梅花开得挺好呀,你折一枝给我好不好?”梁子翁瞬间懵了,再瞅一瞅黄蓉的气度和色,料想是王府中人,于是老老实实帮她爬树折梅。

她掌拂李莫愁,完全是心理优势来上位碾压,李莫愁见她掌来时如落英缤纷,指拂处若春兰葳蕤,不但招招凌厉,而且风姿端丽,不由得面若死灰。

书中没有用太多的言语直接夸她貌美,而是欧阳克在赵府遇到黄蓉,见她秋波流转,娇腮欲晕,虽然年齿尚稚,实是生平未见的绝色,自己的众姬相比之下竟然粪土。哪怕虐他千百遍,仍待黄蓉如初恋。

书中也没有太多的笔墨描写黄蓉对郭靖的爱慕之情,只是到人生最后时候,她还和郭靖一起挺立襄阳城头,看城下敌军飞骑奔驰,默契、眷恋、绝配、完美......

金庸的笔下,这样的奇女子比比皆是,赵敏、霍青桐、阿朱、小龙女等等,无不骄傲、能干、独立、气场强大,个性鲜明,谁能不爱?

随着金庸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我们看到女人或是成长,或是堕落的流动动态,角色和情节进行了有机结合,这也是他高明之处,有趣的小说,是角色和情节有机结合的作品,而小说里塑造出出色的角色,才足以支撑起小说的情节,在金大侠的小说里,我们深深为这种技巧折服。

02对话部分的秘密

金庸笔下的郭襄,在15那年的冬天,和父亲、姐姐的对话,就让读者产生极大的兴趣,想证明自己的推测,是否还跟金大侠的思路一致。

当这一年的春节,姐姐郭芙被父亲派去北上晋阳办事,郭襄突然从屋子里冲了出来:“我也要去!”她一副出远门的装束,足踏快靴,腰挂短剑,似乎下一秒就可以上路。

当郭芙嘲笑她和她斗嘴的时候,突然来了句:“这么着急想出门干嘛啊,不会是想给自己找婆家了吧?”郭襄涨红了小脸,反唇相讥:“那也说不定!说不好我就遇上了大英雄、大侠士,比姐夫还强的呢!”

结果呢,真的是遇到了大英雄杨过,风陵渡口一见误终身,一辈子天涯思君君不忘,可惜他们连手都只牵过一次,还是郭襄主动的,杨过还找机会一指远方“你看那里......”把手抽脱了。

当郭襄只能把心上人当做“君”,而不能成为“郎”的时候,就是隔着一层距离,带着一点拘谨,有着一点无法亲近的苦涩。

在杨过和大家作了最后的告别,华丽转身,超然离去,郭襄再也忍不住了,泪珠夺眶而出。这时候再多的言语也是难以描述她的痛苦和不舍,那么金庸就用了一首诗词,代表了她的情绪和心情:“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之后那么多年,是春游浩荡,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玉树琼苞堆雪,郭襄穿着淡黄的衣衫,骑着青色的毛驴,明眸皓齿,秀丽精灵,在漫天的梨花瓣里,向我们得得行来。在没有打听到杨过消息的时候,眼神里的忧伤,不禁又多了几许。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对话都是冗长而没有主语的,但在小说中,我们千万别让这种对话方式放到里面,不然不但让小说变得毫无意义,还非常没趣,我们要懂得利用对话的方式,让小说设置悬疑。

甚至让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情节在对话中暴露出来,让读者看到最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才明白当初作者设置的对话内容的意图,从而引发了读者强烈的读下去的欲望。

03如何设计情节

我们在确定小说的情节模式后,就要思考小说的形,也就是说要写怎么样的小说,然后迅速找到自己正确的方向,确定关键点,确定路线,让读者一口气从承读到转,一直吸引读者的目光。

金庸笔下的王语嫣,一波三折后,最后竟然离开段誉,回到疯掉的慕容复身边。

刚开始这个美到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是男主角段誉痴缠的仙女,金庸却把她揉碎了,去追求所谓的长生不老,容颜永驻,让段誉最终在无量玉洞破了心魔,与别的女人终成眷属,这到底是什么小说路线?

原来小说走的路线是段誉要成为一代帝王,但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就要学会权衡取舍。

少年时候的无忧无虑和青春热血,只想得到自己最想要的女人的心思,为了对方数落险地,却甘之如饴,甚至为了对方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在经历了江湖中人情冷暖和人心险恶后,对王语嫣热的心开始一点一点的凉去,于是放弃了自己的儿女情长,选择了无情和绝情,为大理未来的皇帝奠定了成人礼。

当仙女开始偏向段誉的时候,他反而问王语嫣:“你不嫁你表哥吗?”王语嫣心头一酸道:“我不想嫁表哥了,因为,因为你待我太好。

而段誉却面对王语嫣的表白,不再愿意选择心中爱的红玫瑰,而是选择爱他的白玫瑰,因为成功的男人背后,不会要一个时时刻刻会把他置于险地的女人,而是需要背后完全服从于他,强大独立的女人来支持成就霸业。

金庸的小说,从人物情感的起承转合开始,就能看到人物命运的归属,段誉和王语嫣最后的各奔东西,不仅是段誉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生不同命运的必然选择。

金庸小说在每个关键点之间,设置诸多的反转,一直给读者悬念,当一个悬念揭开的时候,再埋下钩子,让读者在阅读中欲罢不能,他写出的作品不仅让读者觉得有趣,还看到事件转折的跳跃,让读者读后有种拍案惊奇的感觉。

能在读者心里激起涟漪的东西,让读者不会从头到尾只做旁观者,这是金庸小说的关键所在,作品只有具备个性,才能吸引有共鸣的读者长期追随。

写在最后:

每当读者想到某一个作者时,他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这个作者的所有作品,这是一种蝴蝶效应,实际上也是一种品牌效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风个性,但是文字风格既能成为武器,也会成为障碍,所以,要想成为一个畅销的小说作家,必须要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当写作技巧和文风结合在一起时,才让自己的作品更具有独特的魅力,如金庸的江湖一般,长久不衰,代代相传。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