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非遗技艺记入影像  央视关注“青云木梳”

将非遗技艺记入影像

央视关注“青云木梳”
       

3月10日晚,央视科教频道(CCTV-10)《探索·发现》栏目“匠人·匠心”系列节目,将镜头聚焦吴江桃源的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云木梳制作技艺”。节目用15分钟时长展示了青云木梳的制作过程,介绍了该项非遗的发展、保护和传承,把桃源匠人的匠心和江南文化中的桃源韵味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早在明清时期,青云梵香、陶墩一带就已经有制作木梳的小作坊了。当时的青云木梳曾是慈禧太后的专属贡品。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制梳业迎来鼎盛时期,梵香、陶墩、金光、光明、青莲等村都开办了木梳厂,村里近一半的劳动力都投入到了木梳的生产中。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一部分甚至远销东南亚。当时小小的青云镇上,形成了木梳产供销一条龙,生产旺季时,全镇从事木梳制作的有3000多人。2013年6月,青云木梳被列入“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钮金良是“青云木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出生于木梳世家,传到他已经是第四代了。从13岁起,钮金良就跟着父亲学做梳子,至今已有60年。如今,断料、划样、开齿、藏齿、绕背、抛光,这一道道制梳工序,钮金良已烂熟于心,他也在用桃源匠人的匠心传承发扬传统技艺。近年来,桃源镇相关部门协助钮金良,积极做好这一非遗项目的文字、照片、专题片、实物等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工作,并物色新一代传承人。

目前,桃源镇共有铜罗黄酒酿造技艺、桃源羊肉制作技艺、桃源船模制作技艺、桃源糖画制作技艺等省、市、区各级非遗项目7项。去年,桃源镇在灶家浜特色田园乡村的建设过程中,设立了“非遗工坊”,为非遗传承人开设工作室,让桃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作者:汪达飞

2021-03-1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