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续笔·卷第六(十五则)

(0)

相关推荐

  • 邑姜身份之谜,《左传》揭开谜团,难怪周武王会打压姜子牙

    作为商周交替之际的风云人物,姜子牙一生充满传奇,看似深得周朝王族信任,但种种迹象表明周朝王族对姜子牙提防有加,甚至一定程度上还打压了姜子牙. 与同时代姬姓诸侯相比,姜子牙的处境有些微妙,比如这两个细节 ...

  • 殷商旧地(十五)

    <散氏盘>"曰:'我既付散氏隰田.畛田,余有爽变,爰千罚千.'"逌(敖)国国君将隰田.畛田划给散(蔡)国.隰田.畛田,疑为<诗经·载芟>中的隰田和畛田,&q ...

  • 春秋左传—桓公五年:小小年纪就被迫当了使臣

    仍叔的儿子,真的是小小年纪承受着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压力,桓公年幼,有哥哥帮忙代理国政,而仍叔的儿子,只能自己上阵,帮周天子来鲁国 聘问.聘问,我觉得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国事访问吧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 周天子 ...

  • 周史五十三(周厉王二十三年、共伯摄政元年【公元前841年】)

    周厉王二十三年.共伯摄政元年[公元前841年] 共和元年,厉王子居召公宫,是为宣王.王少,大臣共和行政.[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奔于彘,乱自京师始,而共和行政焉 ...

  • 容斋续笔·卷第九(十四则)

    三家七穆 春秋列国卿大夫世家之盛,无越鲁三家.郑七穆者.鲁之公族,如臧氏.展氏.施氏.子叔氏.叔仲氏.东门氏.郈氏之类固多,唯孟孙.叔孙.季孙实出于桓公,其传序累代,皆秉国政,与鲁相为久长.若揆之以理 ...

  • 容斋续笔·卷第二(十八则)

    权若讷冯澥 唐中宗既流杀五王,再复武氏陵庙.右补阙权若讷上疏,以为:"天地日月等字,皆则天能事,贼臣敬晖等轻紊前规,削之无益于淳化,存之有光于孝理.又神龙制书,一事以上,并依贞观故事,岂可近 ...

  • 容齋续筆卷第六(十五則)

    蕨萁養人 自古凶年饑歲,民無以食,往往隨所值以為命,如范蠡謂吳人就蒲蠃於東海之濱:蘇子卿掘野鼠所去草實,及齧雪與旃毛幷咽之:王莽教民煮木為酪:南方人饑餓,羣入野澤掘鳧茈:鄧禹軍士食藻菜:建安中,咸陽人 ...

  • 容斋续笔·卷第十六(十六则)

    高德儒 唐高祖起兵太原,使子建成.世民将兵击西河郡,执郡丞高德儒,世民数之曰:"汝指野鸟为驾,以欺人主取高官,吾兴义兵,正为诛佞人耳."遂斩之,自余不戮一人.读史不熟者,但以为史氏 ...

  • 容斋续笔·卷第十五(十三则)

    紫阁山村诗 宣和间,朱励挟花石进奉之名,以固宠规利.东南部使者郡守多出其门,如徐铸.应安道.王仲闳辈济其恶,豪夺渔取,士民家一石一木稍堪玩,即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志,而未即取,护视微不谨,则被以大 ...

  • 容斋续笔·卷第十四(十七则)

    尹文子 <汉·艺文志>名家内有<尹文子>一篇,云:"说齐宣王.先公孙龙."刘歆云,"其学本于黄.老,居稷下,与宋钘.彭蒙.田骈等同学于公孙龙.&q ...

  • 容斋续笔·卷第十三(十四则)

    科举恩数 国朝科举取士,自太平兴国以来,恩典始重.然各出一时制旨,未尝辄同,士子随所得而受之,初不以官之大小有所祈诉也.太平之二年,进士一百九人,吕蒙正以下四人得将作丞,余皆大理评事,充诸州通判.三年 ...

  • 容斋续笔·卷第十二(十二则)

    妇人英烈 妇人女子,婉耍闺房,以柔顺静专为德,其遇哀而悲,临事而惑.蹈死而惧,盖所当然尔.至于能以义断恩,以智决策,干旋大事,视死如归,则几于烈丈夫矣.齐滑王失国,王孙贾从王,失王之处.其母曰:&qu ...

  • 容斋续笔·卷第十一(十五则)

    古錞于 <周礼>:"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四金者,錞.镯.铙.铎也."以金錞和鼓".郑氏注云:"錞,錞于也,圆如碓(du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