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京剧】戏曲教学为何要口传心授?(上)
相关推荐
-
萧长华先生的生平经历怎样?
感谢好友史海钓客的邀请,我是新霁,一个爱看戏的家伙. 萧长华老先生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他不但帮助有困难的京剧同行,还热衷慈善事业帮助穷苦人家,参加过济贫义演,真正配得上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
-
【戏曲大观】230年前的 “艺术跨界”与“国粹”京剧的诞生
从徽班进京说起 戏曲大观 自1790年起 以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为代表的四大徽班先后进京 南腔北调汇聚北京 众多名角同城竞技 230年前戏曲艺术家们的 一场"艺术跨界" 孕育促 ...
-
草根艺人姚连材
"你们快来看看,这是我前几天和一个徒弟在自家院子里搭起戏台表演的吕剧<李二嫂改嫁>的录像."3月13日,刚迈进家门,热情的姚连材就高兴地拿出他的录像机播放器,让我们看他 ...
-
【侃京剧】戏曲教学为何要口传心授?(下)
"跟"后台的妙用 师傅如果是名演员, 那就免不了要演戏, 于是每逢这时, 徒弟就必然要"后台".请注意,我讲的不是"跟"剧场, 而是早早地就 ...
-
【侃京剧】不会唱戏?来看看戏曲演唱的十二条技巧,包你茅塞顿开!
交易担保 视频供销社 怎样才能唱出京剧的味道 小程序 一."气粗" 是讲运用气息缺乏控制技巧,把吸入的气息合筒呼出,由此造成了声音的浮浅不实."气弱"即气息不足 ...
-
【侃京剧】李玉茹:我学习和认识的荀派(上)
我与荀派渊源很深.从十二三岁起就开始陶醉于荀派艺术,那时候我们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后改称北平市私立中国高级戏曲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戏校)有一节听唱片的课,是在校董会的会议室,各个行当分别听与自己有关的唱片 ...
-
【侃京剧】京剧里的故事(上)
京剧剧团过去叫作"戏班子".戏班里谈起京剧中的故事有一个习惯的说法,叫做:" 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尽的三.列国".有的书里把这句话翻译成京剧演过的戏有" ...
-
【侃京剧】说票友(上)
北京人管玩儿票叫"大爷高乐"(爷在此读二声,非"伯父"之大爷),即指花钱买高兴.票友一旦吃了专业戏饭,叫做"下海",老话儿叫"卖了 ...
-
【侃京剧】王佩瑜在“奇葩大会”上与现场嘉宾互动聊京剧
王佩瑜在"奇葩大会"上与现场嘉宾互动聊京剧
-
【侃京剧】【连载一】老报刊杂志上对马连良早期艺术的评论
按:马连良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就列入前四大须生之中,他成名很早.早在上世纪二十年(那时才二十几岁)便被老的剧评家如邵飘萍.徐凌霄等先生誉为"须生泰斗".为了进一步了解马先生早 ...
-
【侃京剧】【连载二】老报刊杂志上对马连良早期艺术的评论
按:马连良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就列入前四大须生之中,他成名很早.早在上世纪二十年(那时才二十几岁)便被老的剧评家如邵飘萍.徐凌霄等先生誉为"须生泰斗".为了进一步了解马先生早期艺术 ...
-
【侃京剧】早期京剧名角儿挑班演戏的规矩(上)
梅兰芳.肖长华<女起解> 京剧角儿制的出现,是京剧班社由徽班时代过渡到京班时代的最主要标志.现有资料表明,清宣统元年(1909),著名青衣王瑶卿在北京东安市场丹桂园自挑台柱,是近代最早的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