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王宠《春山图》,返璞归真简约之美

王宠的生存环境和性格发展,造就了他在书画上疏淡的品格。他的存世作品大多为书法作品。他精小楷,尤善行草。其行草书一反明代放浪不羁的风格,行笔速度缓慢,以沉着的笔触书写而成,显得从容淡定。他注意点画得失,形成了一种古拙典雅、婉约疏逸的风格。这种沉静的书风在明代书法创作鼎盛时期的吴门地区独树一帜,更显其独特性。王宠的山水画传世较少风格与其书法作品相近,讲求疏淡雅逸之风。现藏于苏州博物馆的王宠《春山图》见下图)便是其少见的绘画作品。

王宠的《春山图》纵100.8厘米、横30.5厘米。画家在画面左上角题跋:“媚眼风光恰似春,白沙黄荻水粼粼。轩窗遍启抛书坐,猿鹤襟期土木人。”此作表现的是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之景。画面构图以高远为主,以深远为辅,为观者营造了一种仰视的角度,来体会山势的巍峨、高耸。这种顶天立地、极具质感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一种撼人心魄的视觉效果。但在这幅画中,王宠又以山间平台缓解了这种高远构图法带来的“山势逼人”之感,给人一种可以跟随画家进入山林之中的亲切感。画面下半部分几棵刚刚发芽的杂树排列在石滩两边。溪水蜿蜒,在山石间穿梭后流入山后。山间平台处树木环绕,画面上半段树木葱郁。画面山势险峻、山石林立,在主峰之后又有缥缈的云雾,使整体内容显得十分丰富。

在这幅《春山图》中,王宠采用了淡墨枯笔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淡雅静逸。画面中的笔墨十分精简,没有太多的重叠、繁复和变化,笔墨的渲染比较少,皴擦则较多,且以线为主。王宠将书法中的线条运用到绘画中,将书法中的平淡之风引入到了画面的笔墨语言之中。在对石滩、树叶的描绘中,他不喜成片地用墨渲染,只是用淡墨进行看似不经意的擦染。他以斧劈皴和披麻皴来表现山石的质感与树木的生机。这些线条或轻或重、或长或短或浓或淡、或毛涩或光滑。他依据自然景物的变化随形取象,线条在有意或是无意间自然表现,流露出平淡自然、返璞归真的简约之美。

——摘自《中国书画报》

(0)

相关推荐